如今隨着時代的發展,新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水平質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時我們也面臨着更多的壓力和挑戰,尤其是作為有些80後90後們更是壓力山大不僅要面對工作上的壓力還要顧及家庭孩子,可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往往我們為了家庭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導致我們在面對孩子成長的問題時多少會有些力不從心在面對孩子的錯誤和問題時往往會缺乏耐心甚至亂髮脾氣,這樣非但無法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七歲的小女孩瑤瑤已經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了,可是最近幾天這個可愛的小女孩總是悶悶不樂做什麼事情都感到漫不經心,還經常上課遲到上課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跟隨着老師的節奏一起學習,唱歌,做遊戲。充滿了活力臉上都是喜悦的微笑,可是瑤瑤卻無動於衷凡事都提不起興趣,瑤瑤的表現被老師們看在眼裏下課休息的時候把瑤瑤叫到一旁去詢問她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或者是不是心情不好之類的,可是瑤瑤卻一句話也不説。沒辦法老師只好在放學的時候把瑤瑤的媽媽叫到辦公室告訴了媽媽瑤瑤最近的狀態,剛説完這位媽媽卻開始抱怨起來。
"老師,你們是不知道啊最近公司正在面臨轉型要進行裁員大家都精神繃緊工作都小心翼翼的,即使這樣每天還要面對家庭和孩子,我們家孩子瑤瑤一直就有做事愛磨蹭喜歡拖延的壞習慣,就在前兩天都馬上上班快遲到了我早飯都做好了,瑤瑤還沒起牀,好不容易起牀了穿衣,洗漱,吃早飯都非常墨跡。每件小事都要我催促,當然也怪我當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朝瑤瑤亂髮了一通脾氣。我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你説我們做家長的在外面努力拼命掙錢不都是為了孩子以後能少受點罪過上好地生活嗎,可是現在非但孩子壞習慣沒改,還整天鬱鬱寡歡,我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我相信上面的故事很多家庭都曾遇到過只不過是形式不同罷了,本質問題是一樣的,那麼在面對孩子拖延,磨蹭問題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催促也好,發脾氣也好都是於事無補的不僅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負擔。此外這個時候孩子雖然都還小,可是已經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了,在面對父母的催促和亂髮脾氣孩子也會表現出不滿只不過他們會把這些不滿的情緒轉化成做事拖延,或者沉默寡言,負面情緒都是需要疏通和流動的如果負面情緒長時間得不到處理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被動攻擊"。那麼我們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去做才能有效的改掉孩子的壞習慣而不受到情緒上的傷害呢?
把責任還給孩子
很多80,90後家庭的父母在自己小的時候父母對自己的溺愛,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責任。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他們樹立一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父母們有時為了方便解決問題對於本該孩子的事情卻時時代勞,在自己孩子有動手能力的時候已經形成習慣依然幫忙穿衣、洗漱、、這時孩子的潛意識會覺得這些事好像和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都是父母的事情。催促自然也就對孩子沒有用了,作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幫着孩子做一些本該是他們自己的事的時候,表面上是節約了時間,實際上會讓孩子的做事能力越來越弱,孩子們也會變得更加拖沓和懶惰,十分地依賴自己的父母同時這讓孩子也失去了很多自我鍛鍊的機會。這些機會對於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作為家長在以後不僅不能去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反而我們要主動為孩子去創造有利於他們成長的問題,激發孩子在面對問題時的勇氣和信心。
作為家長我們的一些"越界"行為,把孩子的問題變成了自己的問題,導致孩子慢慢的缺乏責任感。
所以在以後我們不僅要不孩子的責任還給他們,讓他們去想辦法解決我們也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的一部分,有些時候得去肩負起家庭成員的責任。
換一種方式催促孩子
孩子們6歲之前在他的意識形態裏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他們並不知道時間意味着什麼,我們家長可以適量的增加孩子的緊迫感但是一定不能過度,作為一個6歲的孩子來説各方面的生理、心理機制都不如大人所以孩子在做一件你認為很小的事情的時候一定不要去催促他,只要讓他單獨一個人去完成不拖延就行。如果我們在孩子一件事情都還沒做好由於時間的原因我們家長就要去催着孩子趕緊做,這樣是非常不對的,就即使孩子把事情做完了也會是一團糟甚至放棄最後心態受挫。
一味的催促帶給孩子的只是一些緊張、壓迫的情緒。會讓孩子感知到父母對自己沒有信心"我怎麼連這點小事情都做不好,我是不是很笨我是不是不如其他聰明的小朋友"產生負面情緒甚至自卑。我們也會在平時的生活或者影視屏幕是上看到這樣的搭配:一個做事墨跡的孩子後面跟着一個愛囉嗦抱怨的媽媽。
對於年級很小的孩子來説,他們的天性就是感知世界感受快樂,慢慢做事是一種天性各位家長在以後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孩子在探索未知的生活和領域時不妨多一點耐心和對孩子的信心。我們家長可以嘗試將"你趕快怎麼樣"變成"我希望你怎麼樣"當然最好是讓孩子們做出選擇,比如我們去外面看電影馬上就要遲到了如果不快點的話我們只能看一半的電影或者下次去看了。讓孩子知道自己每次做的決定都是要付出相應代價的。
我們家長和孩子的生活節奏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我們家長可以在忙了一天之後嘗試着改變角色態度在孩子的角度和節奏中感受,而不是一回到家就把在外面的垃圾情緒帶到家裏面給孩子帶來緊張、焦慮的的感受,那樣孩子只會質疑自己造成心理失衡。
讓孩子承擔拖沓的後果
可能我們的孩子按時吃飯,睡覺。作業按時完成,上學不遲到一切事情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但這一切都是在父母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並不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
其實我們的父母對於孩子的事情大可以不用去操心,讓他們自己處理即使上學遲到作業沒能按時完成。讓他直接面對懲罰和後果他麼會意識到按時做完事情的重要性
對於有磨蹭拖延的孩子多一些鼓勵和讚揚
孩子們在家磨磨蹭蹭寫作業的樣子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磨洋工"
其實不僅是孩子我們大人在面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難免也會思想拋錨,注意力不集中。這時我們不妨對孩子對一些鼓勵和表揚當孩子們感受到正面的刺激時會激發他們的幹勁他們會為了不讓父母失望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我們還可以和孩子達成一種契約,只有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之後才能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