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文宏為什麼“最怕過節”?長假裏一天跑了100公里,去了哪兒?

由 宮繼梅 發佈於 健康

過去這8個多月,把張文宏稱作國內“頂流”應該沒有異議。這位因年初新冠疫情時喊出“黨員先上”而紅遍全國的醫生,上月捧回了全國抗疫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榮譽。最忙碌的日子已過,是否可以喘口氣?黃金週上哪裏玩?

長假首日,張文宏醫生查房

“哪裏有空玩!你來看看就知道了!”面對提問,張文宏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於是,長假首日,新民晚報記者跟隨“老司機”張文宏飛馳了100公里,跑了四個地方……

⬇️

你們最愛過節 我最怕過節

華山醫院有個傳統,逢年過節第一天,科主任都會到各個院區轉轉,看看值班的醫生,也看看病人。

張文宏也不例外,十一當天,他的安排就是查房,一口氣排了4個院區。根據“經驗”,從總院出發,按照西-北-東的路線,最後回到總院。這個線路距離最短,驅車約100公里,但即便一路暢通,在路上也要耗費近3小時。

10月1日上午8點的華山醫院虹橋院區

陪他一起來的是科室副主任張繼明教授,兩人像配合默契的雙打選手,又像是交往多年的老友。和其他科室不同,張文宏查房的行程只有小部分人知道,他不要求所有人“夾道歡迎”,洗手換上白大衣立即進病房。

張繼明教授(左一)和張文宏教授一起查房

為什麼要在國慶節查房?張文宏説,“年輕醫生都在值班,主任怎麼能休息?去看看他們,也是一種精神鼓勵。”

至於第二個原因,他要了解重症病人的信息,指導治療方案。感染科病人病情變化極快,生命可能稍縱即逝。“你們最期待放假休息,我們最擔心放假。怕病人突然出狀況,怕搶救人手不足……”所以,放假第一天把所有病人“過”一遍,看看哪些重點對象需要關注,他才安心。

年輕醫生別混日子

平時面向公眾講話,張文宏風趣幽默,深入淺出,但查房時聽他講話,身為外行完全聽不懂。那些菌種、藥物、各種英文交疊出現,彷彿暗號,讓人一頭霧水。而他很快就能從主管醫生的彙報中抓到矛盾和重點,切中要害。他語速比電視上更快,年輕醫生一定要對答如流,答不上來或者講錯,免不了要“捱罵”。

在華山醫院北院,幾個年輕醫生也沒少捱罵。“你的上級醫生怎麼説,你就怎麼做,這樣子的醫生太好當了。”“病人的生命都在你手裏,一定要非常努力才可以。”

他特別鼓勵年輕醫生要多思考,多質疑,可以頂撞上級醫生,但不可以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張繼明教授説,年輕醫生絕對不允許混日子。“他們都是科室的未來,現在不鞭策,以後科室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華山醫院感染科連續九年在全國專科排行榜單中排名第一,這是壓力,更是動力。

姑娘別怕 我們一起想辦法

在浦東院區查完房,張文宏得以喘口氣,坐下來吃飯。他的確很忙,就在從北院趕往浦東的路上,還停下來參加了公衞中心的視頻電話交班會議,聽了幾個專家討論病例,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總院的病房裏,25歲的山西姑娘發燒4個月了,他叮囑醫生用藥,強調了要給予營養支持。“有時候營養上去了,病就好了一半。”張文宏看了病人的所有檢查報告,治療方案比較明確,得知姑娘是當地的一名年輕護士,他立即彎腰鼓勵,“別怕,我們一起想辦法,讓你儘快好起來,病人們也需要你。”

在張文宏的科室裏,病人五湖四海,毛病五花八門。在張文宏看來,感染科做的事情,就是找到病人感染的“元兇”,並且對症治療。

做純粹的醫生 就是最享受的狀態

查房結束,已是下午3時,張文宏打開手機,回覆錯過的微信消息。查房的時候,經常有病人或家屬主動跟他打招呼,護士們排隊要求合影,只要有時間,他通常不拒絕,此時,張繼明就退後一步,默默看着他笑。

科室裏的年輕醫生説,兩個主任都姓張,一個叫“張爸”,另一個就叫“張媽”。在張文宏院外任務繁重的時候,援鄂歸來的張繼明主動挑起科裏的重擔。

面對網絡上分裂的評價,他選擇不看。“我要操心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哪裏還有精力?”“你喜歡站在病房裏,還是鏡頭前?”張文宏回答説,“做科普也是臨牀醫生的責任,大眾有需求,我們就多説兩句;疫情過了,沒需求了,我們自然就少説話了。”他不擔心自己“過氣”,“我想,能做一個純粹的醫生,就是最享受的狀態。”

文字/攝影:左妍

編輯:王雨濛

資料: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