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最多提到的就是補“氣血”,人體只有五臟六腑,軀幹四肢這些形體還不夠,還需要有一些專門的物質來營養、激發這些臟腑的功能。這些物質,就是“氣”和“血”。 血的概念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運行不息,流動不止的血液。 血主要的作用在於為全身提供營養。
氣究竟是怎樣的物質呢?我們知道五臟六腑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但一個活着的人,與一個死去的人,體內的臟腑實體其實並沒有根本的不同。那麼生與死的關鍵在哪裏呢?
用生活中煮飯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説明臟腑與氣之間的關係。我們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鍋裏,過上3天的時間,米也不會熟。但如果在鍋下架起火來煮,那麼半小時後,一鍋米飯就可以吃了。米還是當初的米,水也還是當初的水,一個冷冰冰無法充飢,一個香噴噴令人垂涎,關鍵就在於有沒有火。對人體而言,氣的作用就像這鍋底的火。人體正是由於這一份“氣”的存在,才使得臟腑運轉起來,才使得生命真正成為生命。具體來講,由於肺臟有氣,肺才可以主持呼吸運動;心臟有氣,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亂;脾臟有氣,脾才可以主持胃腸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臟有氣,肝才可以疏理氣機讓氣的運行暢通;腎臟有氣,腎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謝。俗話説“人活一口氣”,如此看來,確實還是有道理的。中醫基礎理論把氣的作用歸納為推動、温煦、防禦和固攝四大方面,可見氣對於人體之重要。
“血從何而來”?《黃帝內經》這樣講: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簡單翻譯過來:血的最初原料是食物,食物進入脾胃加工廠進行製造,變成“精微物質”,然後在五臟六腑的合力努力下,化為血。血虛的人需要補血,因為體內的血不足了,無法濡養身體,出現以下血虛的症狀: 面色淡白或萎黃,眼瞼、口唇、爪甲色淡。頭昏眼花、失眠多夢、健忘、經期血量少色淡、舌質淡舌苔白、脈細無力。
那麼如何補養氣血呢?要抓兩個關鍵點:
一:食物要經過脾胃運化第一關,才能化生為血,補血需要考慮健脾;
二:氣血是聯合行動的,補血需要氣的推動,《醫宗必讀》裏講:“血氣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
所以臨牀上補氣和補血一般會同時運用!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