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歲SMA患者的“六一”: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就很幸福

(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 李爽)即將到來的“六一”,是小羅生命中第三個兒童節。小羅是一名3歲的SMA患者。

2歲時,他被確診為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據小羅媽媽回憶,從確診開始,兒子的身體機能就一直在退化,“退化到腿都不會動,也就小臂能動一動,手指頭能動一動,特別差。”

作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2022年第五屆人民名醫·優秀風範稱號獲得者,54歲的羅蓉已經在兒童神經發育領域傾注了多年的熱情。她對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表示,自己見過太多小羅這樣的例子,學會接受、積極治療是面對這個疾病的第一堂課。“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孩子,他們都還沒長大,他們本應有着很長的人生。”

一名3歲SMA患者的“六一”: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就很幸福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羅蓉(左)正在出診。受訪者供圖

基因檢測是SMA篩查確診的有效標準

“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種由神經元缺失或異常導致的罕見病,常見於嬰幼兒。多數患兒在6個月內發病,生存週期不超過兩歲,因此有‘嬰幼兒第一大遺傳疾病殺手’之稱。”羅蓉介紹,脊髓性肌萎縮症的發病率在新生兒中為1/6000~1/10000。患者脊髓前角和下腦幹中的運動神經元丟失、變性,因此出現嚴重的肌肉萎縮和無力表現,通常連翻身、蹬腿和爬行都做不到。

與其他罕見病不同的是,SMA的臨牀表現差異較大。“自然病程中,SMA 1型患兒生存率低,2、3型患兒運動、上肢、行走等功能呈明顯的進行性下降。保存或改善日常生活所需的能力是所有SMA患兒家庭的共同期望。”

羅蓉介紹,SMA在全球的誤診率都很高,起病越晚,誤診率越高。“基因檢測是SMA篩查確診的有效標準,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認識、早診斷。如果SMA能夠在症狀出現前就篩查出來,對於家庭來説是一個特別大的幫助。”

家庭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治療的過程很漫長,從家鄉到大城市,常常要輾轉幾個醫院,耗費幾年光陰。2020年發佈的《中國SMA患者生存現狀報告白皮書》指出,SMA患者面臨確診時間長、誤診、漏診等問題。診斷過程中,北上廣等醫療資源及經驗較豐富地區的患者能少走彎路,而其他省市的患者就不那麼幸運了,甚至需要跨省、跨地區求診。

經過多年的努力,SMA在診斷、護理和治療上有了很大發展。當然,這些微小的進步,也並非一蹴而就。羅蓉介紹,SMA患者主要是肌無力,但隨着疾病進展,病情可以累及到呼吸系統、循環系統、骨骼系統等多系統,甚至有的患兒也需要一些心理支持,因此多學科診療對SMA治療意義重大。

“新的研究表明,綜合管理很重要,除了藥物以外,還有康復。因為在患者中發現,如果家長對於康復很積極地配合,療效就更明顯。但是也有某個孩子,有一段時間因為特殊原因沒有堅持做好康復,就能看出差別。在這個過程中,包括營養管理,太胖、太瘦都不行,營養康復、營養管理很重要。”

自2018年起,國家衞健委等5部門聯合先後制定《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年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連續出台三批《臨牀急需境外新藥名單》,連同優先審評審批政策,加速罕見病藥品在中國上市進度。現在罕見病政策環境越來越好,社會幫助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惠民,每一點點的進步都支撐着SMA家庭的信念。

羅蓉表示,隨着用藥家庭大幅增加,SMA患者的身體機能也在穩步提升,他們中的更多人走進了校園、職場和婚姻,這個羣體也被更多大眾看見。對於SMA患者,如果説“像普通人一樣生活”曾經是遙不可及的願景,但如今,這個夢想正化作一道光,逐漸照進他們的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7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名3歲SMA患者的“六一”: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就很幸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