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等災難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往往超出人們的日常應對能力,容易引發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情緒、生理、認知、行為等應激反應。
一、應激反應的表現
當災難事件發生時,人們可能會目睹破壞及死亡,失去家園或親人,這種突如其來的意外,會引發各種應激反應,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從生理層面來説
可能出現心慌、氣喘、失眠、做噩夢、疲乏、頭暈、頭疼、腹瀉或便秘、皮炎或皮疹、肌肉痙攣,免疫功能降低和容易生病等。
●從心理層面來説
可能表現為認知方面的敏感、過分思考,或記憶力變差、意志力下降等;以及出現緊張、焦慮、坐立不安、恐懼、煩躁、內疚、無助、抑鬱等負面情緒。
●從行為方面來説
可能迴避、退縮、沉默、失去目標,還可能有耐性降低、易激惹等行為改變。
●從社會功能層面來説
可能出現社會交往收縮,社交質量降低,與人交流不暢,自信和自我評價降低,失去自我效能感等。
二、應激反應的分級
按應激反應的嚴重程度,一般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種:
1. 輕度的反應
我們可以稱之為心理失調,如急性的失眠,階段性的緊張、害怕、擔憂、憤怒、悲傷等,這種狀態大多較為短暫,一個月內能夠自行調節恢復,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干預。
2. 中度的反應
我們可界定為心理問題,如持續一個月以上的失眠、焦慮,自我調節仍無法改變,可能影響工作和生活,這就需要心理專家或醫學專家進行幫助。
3. 重度的反應
我們稱為心理障礙,比如,三個月到六個月後,災難情境依然反覆在腦海中上演,出現高度警覺或情感麻木等,這就提示可能存在創傷後應激障礙,此外還有焦慮障礙、抑鬱障礙等,這些心理障礙嚴重時可產生精神問題,需要專門的臨牀治療和心理治療。
三、應激反應的調適
1. 正常化的態度
重大災難引發的負面身心表現,本質上是我們的自我保護,也是對環境的適應,是人類應對壓力和威脅時產生的正常反應。但是應激的程度過大或是持續時間過長,有些人可能會產生應激障礙。
2. 差異化的視角
儘管每個人都受到災難事件的衝擊,但人們的感受和表現卻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應對機制啓動迅速高效,在遭受打擊時快速麪對現實、尋找資源、積極進行自我調節;有些人可能很長時間都不知所措,內心感到無力、無助、無為、無能;還有人則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反應,情緒失控,認知功能下降,甚至表現出木僵、解離狀態,身心健康和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3. 具體化的策略
根據不同的年齡羣體、不同的受災經歷,需具體化和針對性開展心理援助。例如,喪親羣體的心理變化。聽到喪親消息,人們可能出現劇烈的哀傷反應,反應包含不同的階段,首先是麻木、否認,其次是反抗、憤怒、傷痛,接下來出現抑鬱、內疚、悲觀,最後才進入接受、面對和調整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最好有陪伴和支持,避免喪親者獨自陷入悲觀絕望。
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導。未成年人理解能力不如成年人,缺乏一定的表達能力,應激狀態下更可能出現緊張、害怕、哭泣及其他的退行表現,如大小便失禁、不能自行吃飯或穿衣等。對於未成年羣體,除了言語安慰,輕拍安撫可在必要時使用,特別是對更幼齡的孩子。
老年羣體的心理疏導。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和情緒控制不如壯年人,出現更嚴重的不良反應概率增大,可能固執、依從性差、疑憂過重、注意狹窄、負面歸因、情緒消極、溝通不暢或者極為脆弱依賴,需要心理救助人員給予更多的耐心與關注。同時,老年羣體對於專業人員所表現出的冷靜素質,有着更強烈的信任感,心理服務應傳遞關愛、鼓舞信心並重。
四、災後救援人員心理防護
出現災難事件時,子弟兵、醫護人員、政府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及志願者總會第一時間赴急救難,救援人員同樣需要做好身心防護。
1. 在可能的條件下保持體力
救援工作爭分奪秒,一線救援人員體力支出巨大,連續工作數小時可能出現耗竭。救援戰線拉長時,最好在儘可能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措施手段兼顧一定的體力和精力保持。
2. 警惕替代創傷反應
人類的天然共情能力,對他人的痛苦能夠感同身受,越是善良負責的人越有可能出現“替代性創傷”反應。如果救援人員感受到複雜強烈的情緒衝擊內心的穩定,乃至難過、痛苦、崩潰時,一定要重視,要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與身邊的隊友分享,向心理專業人士傾訴求助,這對於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還可以通過呼吸放鬆練習(如“3-1-4”呼吸法,即 3 秒吸氣,1 秒屏息,4 秒吐氣)快速平復情緒。
圖片來源:
“公益心理”“出彩聯勤人”“萃英醫聲”微信公眾號
解放軍報微信發佈
作者:空軍軍醫大學軍事醫學心理學系 王卉 申洋洋
整理:武炎洲
編輯:毛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