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似松非松”究竟是怎樣的?

一、“似松非松”反映了陰陽相反相成的辯證性

鄭曼青先生在《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説他跟隨楊澄甫先生學練太極拳,“澄甫師每日必重言十餘次:要松!要松!要松淨!要全身鬆開!”。

鄭曼青先生還説:“此皆澄甫師所不輕易傳人者。每一語出,輒叮嚀曰:餘如不言,汝雖學三世不易得也。此言何止重提數千遍。”

反映楊澄甫先生對“松”的反覆強調達到了不厭其煩的程度,也反映太極拳所謂的“松”是一種特殊的“松”,平常人是不能憑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太極拳之“松”的。這種“松”既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蓬鬆”,也不是氣功鍛鍊所要求的“放鬆”,用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的話説,就是“似松非松”。也就是説,太極拳所謂的“松”既是“松淨”的也就是徹底放鬆的,又是表現為“非松”的。

很多人包括有的名家不理解這“似松非松”。其中有的以為“似松非松”就是太極拳不是徹底放鬆,因而認為太極拳應該是半松半緊的、半柔半剛的;而有的則又以為“松淨”就是氣功鍛鍊所要求的“放鬆”,就是表現為沒有絲毫阻力的“松空”。其實這些認為都是錯誤的,原因之一是他們不明白太極拳的“似松非松”正是太極拳“松淨”的一種表現。

“似松非松”與“松淨”相互矛盾,怎麼會是“松淨”的表現呢?許多人對此不理解,其實這種情況正是反映了宇宙世界的一種普遍規律。從陰陽學説角度説,萬事萬物都是各種不同的陰陽,陰陽具有明確的確定性,表現為陰就是陰、陽就是陽;然而陰陽同時又具有相反相成的辯證性,表現為陰陽的對立互根、消長與轉化等。世界中許多事物都尤其明確反映了陰陽的確定性,而也有許多事物則尤其反映了陰陽相反相成的辯證性。對於陰陽這種辯證性的反映,《老子》用“反也者道之動”來表示。比如《老子》所説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就是這種“反也者道之動”的反映。這種現象不是事物本質的假象表現,而是事物本質的真實表現。

舉例説:

養生必須“養氣”,這所謂的“氣”包括了現代所説的“營養”、“體能”等,而人只要一有肢體活動,比如勞動、舞蹈、練拳,就必然“耗氣”,這“耗氣”用哲學語言説就是“損氣”,這“養氣”與“損氣”顯然是相矛盾、相沖突的。然而,人又只有適當的“損氣”,才能有良好的“養氣”。如果光“養氣”沒有“損氣”,人就不僅不可能良好地“養氣”,而且會滋生各種疾病阻礙和破壞“養氣”,比如現在許多人都知道這樣的人會“營養中毒”而患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等疾病。因此無論古今,養尊處優十分“養氣”的人總是疾病纏身短命的。而適當從事體力消耗工作與活動而“耗氣”的人卻能夠健康強壯,可見“養氣”必需“損氣”。

故而《易傳》説:“損盈益虛,與時俱行”。用現代醫學解釋,這其中的原因一個是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是心臟強健,而心臟強健,就必須冠狀動脈供給的血流量多、動脈應清潔而不要損傷、老化;而增加、增強運動必然會增加心臟搏動的強度,心臟就要消耗更多冠狀動脈所供給的血液,也就是會減少冠狀動脈的血液,而且心臟容易損傷;然而在一定的活動強度限度內,只有增加與增強運動也就是減少冠狀動脈所供給的血流,才能使得冠狀動脈供給的血流量更多,心臟也就能夠更不容易損傷更清潔而健康強壯。這“減少”與“增加”就辯證地形成相反相成的相互依存關係了。

道家內丹功修煉所最“關注”的、或者説追求的中心內容是特殊的生理物質“氣”,追求隨着功夫的提高,這“氣”的強度也提高。然而,在修煉中卻又必須勿忘勿助、若有若無、順其自然地去對待這“氣”,嚴禁意念故意地去關心、指揮這“氣”,也就是説“不能關注”,不然就會出偏,甚至走火入魔,釀成嚴重的禍害。道家經典之言“內煉訣要唯在神靜”就包含了這樣的意思。這“關注”與“不能關注”也就辯證地形成相反相成的相互依存關係了。

太極拳鍛鍊中,實質為力量的“氣”也是鍛鍊意願所十分“關注”的中心內容,也是必須“關注”與“不能關注”辯證地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對待的,就是既要追求肢體所有動作都由這“氣”來帶動,追求這種“氣”在身上的傳輸順遂暢通,追求用於發勁的“氣”越練強越,所謂是“心中力量”、“刻刻留心”等,同時,又不允許意念放在這“氣”上,如果放在這“氣”上,別出心裁地發明什麼“循經太極拳鍛鍊”,練拳中去關注臆想“氣”到何處甚或什麼經什麼穴了,這“氣”的傳輸必然反而遲滯了,甚至發生出偏而嚴重損害健康。因此,古代太極拳經典拳譜有“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之誡。

物理科技中也有相反相成的例子,比如為使交流電信號輸出幅度“高”,就要使無信號時的基準電壓歸於零電位之“低”,這樣交流輸出才能最大、也就是幅度最“高”,如果基準有一定的電壓,交流輸出反而小了,這“低”與“高”也就這樣辯證地、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地聯繫在一起了。自然界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生物鏈中的每一環節都是即對環境有破壞,又對環境有保護作用,也是相反相成的例子。太極拳的即“松淨”又“似松未松”正是尤其反映了這種陰陽相反相成的辯證性。

二、太極拳“似松非松”的具體表現

“似松非松”在太極拳中有多種形式的表現,舉例如下:

1、腰的“松淨”與“氣騰然”

太極拳無論是“沾粘連隨”還是“發勁”對於腰腹的放鬆是十分重視的。楊澄甫先生因而將“松腰”列為太極拳的十要之一。然而,太極拳的所有肢體動作都是腰的“主宰”也就是由於“轉腰”所引起的,這“轉腰”引起所有肢體動作當然是不可能“松腰”而是“實腰”的。這種情況就像是表軸帶動錶針,表軸如果不堅實,錶針怎麼能夠帶動?而之所以會“實腰”就是因為“氣騰然”。具體地説,腰的“氣騰然”反映為腰骶時時的下沉後撐與移動。然而腰骶時時的下沉後撐與移動又必須以局部毫不用力的放鬆來保證,以局部毫不用力的放鬆作為基礎,不然就不可能有好的高效的以下沉後撐與移動帶動所有肢體動作的效果。這種情況與物理科技中交流電信號基準電壓越接近零電位,交流電信號輸出越高尤其相似。因此,《十三勢歌》才有“刻刻注意在腰間,腹內松淨氣騰然”之句。

古代漢語有十分豐富精妙的表述方法,很多語句的理解是不能象現代漢語那樣完全被標點符號所限制的,況且古代是沒有句子標點符號的,詩文語句所要表述的意思有藏頭的、藏尾的、斜行的、連環的等等。如藏頭句,每一句的首字依次連起來聯成的句子才是詩文要表述的中心意思。

《十三勢歌》中的這兩句話就必須當作一個整句來理解,認識到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刻刻注意在腰間腹內的氣松淨與氣騰然”。這“腹內”與“腰間”是密切相關的,“腹內”是太極拳所有動作原動力的孕育發生部位,就像是自來水廠的水塔;“腰間”則是勁力下送上傳引起全身活動的樞紐。如果“腰間”與“腹內”沒有關聯,那就既“腰間”沒有了下送上傳的動力,“腹內”之“氣”也沒有用處了。“刻刻注意在腰間,腹內松淨氣騰然”就是説“腰間腹內”是即“氣松淨”的又是“氣騰然”之處。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氣騰然”反映全身活動所需要的“氣”是動態的“氣”。而“腰間腹內”的“氣松淨”顯然就是徹底的“松”,而“氣騰然”顯然就是“極實”,也就是“非松”。“腰間腹內”只有十分的“松”而沒有局部固定的“氣”;“腰間腹內”動態之“氣”活動的範圍才能最大,也就是才越能“氣騰然”。如果“腰間”局部總是堅實,“腰間”之“氣騰然”的幅度就必然小了,也就不能很好發揮將“氣”下送上傳的樞紐主宰作用了。所以,“腰間腹內”的“松”與“實”是必須辯證相互依存的。

有的名家不明白上述這樣的道理,其中有以為“松腰”就是“腰間”不能有力量也就是“氣”,以為有力量就是沒有放鬆,將“腰不要局部用力”與“腰有力量”混為一談,甚至在一本新著的“前言”中説什麼“空腰”、“腰沒有東西,不能有一點力”,還在“錯位”一節説什麼不應該“腰帶手腳”,這是對太極拳嚴重的誤導。而又有人認為“太極拳的腰必須是實的,不能松腰”,同樣也是很錯誤的。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太極拳的練用就應該“腰間”始終“松淨”不要局部用力,但又必須始終有動態的力量的“實”而將動態的力量傳於腳。這動態的力量是來於“氣沉丹田”的“腹內”;“腹內”也是必須始終不要用力,“氣沉丹田”的力量是來自於“頂頭懸”與全身的“沉着”;而全身的動作必須是由於“腰裏有東西”從而能夠“腰帶手腳”;這“腰裏有東西”就是腳傳上來的“如練一氣”。太極拳“腰間腹內”這樣的情況就是“似松非松”。

2、肩臂的“松淨”與“掤勁”

別人最能夠體會到的練太極拳者的“似松非松”是其肩臂。對於太極拳肩臂的放鬆,李雅軒先生形容為兩手像是“吊”在肩上,鄭曼青先生形容為是“斷臂”,意思其實是一樣的,就是“松淨”。然而,這樣像是“吊”在肩上之“斷臂”的兩臂絕對不是總是能夠由別人輕易擺動的,而是表現為李亦畬先生所説的“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這樣的情況也就是楊澄甫先生所説的“太極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綿裹鐵分量極沉”、“純粹太極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

這樣的“柔軟沉重”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

一是手臂與別人接觸可能會表現出十分的沉重,李雅軒先生形容為是“鋼鐵樣的重”,鄭曼青先生説成是“重於人數倍”。這“重於人數倍”的“鋼鐵樣的重”不僅表現為由上向下的重量,還表現為前後左右的阻力。這種阻力就是“沾粘連隨”中的“掤勁”。而這“柔軟沉重”對於別人又是因人而異的。別人用力小則“柔軟”越明顯;別人用力大則“沉重”越明顯。這種情況就像是身上綁了一條大木頭游泳,越不用力地游泳就會感到越輕浮,越用力地游泳就會感到越沉重。對此我深有體會,對於我來説同樣是不用力的放鬆,然而有的人感到我的手臂十分輕、沒有阻力,有的人卻感到我的手臂十分重、阻力很大,其實我十分清楚輕與重、阻力小與大全在於對方自己。

二是小臂與大臂的夾角比較容易被改變,而大臂與肩胸的夾角幾乎不變而“不易引動”,這也是楊澄甫先生所説的“練太極拳者不動手”的一個內容。這樣的反應對於往往能夠立於不敗之地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客觀而言,一方面,肩臂確實是局部一點也不用力的放鬆而“柔軟”的,反映為“松淨”;另一方面,肩臂往往又確實是“沉重”的、肩臂夾角是“不易引動”的,反映為“非松”。這是太極拳“似松非松”的一個重要表現。

3、全身的“松淨”與“不易引動”

很多人都將太極拳全身的“松淨”想象為是全身輕飄飄的,就像是站在厚厚的地毯上,或是站在茂密柔軟的草坪上,就像一陣小風就能夠吹倒的感覺。於是有的人將“輕靈”想象為是別人將你往左撥,你就輕飄飄地往左;別人將你往右擺,你就輕飄飄地往右,以為這就是“落空”。這是將氣功的放鬆當成太極拳的放鬆了。有的名家就是不斷這樣的宣傳,充分反映這樣的名家其實根本不懂太極拳。太極拳所謂的“放鬆”十分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沉”,這是“以靜制動”的重要反映。而由於“沉”,兩腳就會有李雅軒、鄭曼青等先生反覆所説的“落地生根”的感覺,就會如楊澄甫先生所説的“兩足有力。下盤穩固”、不“易引動”、不會“腳跟易於浮起”。這樣往往反映為手臂的不易引動表現為兩手能夠借人之力隨人而動地旋轉,從而體位朝向很難被破壞,因而很難形成背勢。而這樣的由於“松淨”的不易引動往往被人以為就是沒有放鬆,所以這種情況也是太極拳“似松非松”的一個表現。

總之,太極拳學練必須“松淨”,而“松淨”往往表現為“似松非松”。因此,對於太極拳的“似松非松”不能理解為不是徹底的放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78 字。

轉載請註明: 太極拳的“似松非松”究竟是怎樣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