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咕嚕”轉動的大水車有種莫名的魅力,吸引着人們奔向幹施岙。
穿過當地標誌性的木質仿古牌樓和一片茅桃園,四幢簇新的小樓依次排開,清一色的三層半,前庭後院窗明几淨,最靠村口的一家是篾香民宿,沿外牆的花壇裏,繡球、月季爭相競放。
今年63歲的孫志素樂呵呵地説:“去年10月1日,阿拉幹起了民宿。”
去年,孫志素將自家三層半小樓翻修成民宿,一間自己居住,其餘的房間做客房,開始了在家中賺錢的日子。
“歲月悠悠走馬樓,星火點點五匠館”,這句對聯描述出了幹施岙的前世今生。
“大展螺門頭,有天嘸日頭。”曾經的幹施岙偏僻而貧困,村裏的勞動力基本上是船匠、木匠、泥匠、石匠、篾竹匠,這些“五匠”長年早出晚歸在外討生活。
如今的幹施岙,風景已是資源,隨着一個個旅遊項目建設投用,遊客慕名而來,村民們紛紛回鄉創業,樂享發展紅利。
村民孫志素:接軌村莊發展,吃上“美麗經濟飯”
走進孫志素家,一樓是寬敞的客廳、廚房和一間主人房。樓上6間客房用《詩經》的篇章取名,都有着寬敞的落地窗,望出去就是村裏的桃紅柳綠、水車悠悠。
“去年,街道里請設計師免費幫阿拉設計,本來我只想弄兩間,大家都説兩間做什麼生意,我便牙齒咬咬,投了60萬改了6間客房。 ”在當地街道的幫助下,孫志素成了幹施岙第一批開民宿、“吃螃蟹”的人。
去年“十一”假期,孫志素的兒媳把客房在網上一掛,立刻就引來了兩個訂單。“遊客們一走進來,‘阿姨阿姨’叫得親,屋裏一下熱鬧起來。 ”第一次招待客人,孫志素印象深刻,他們來的時候沒吃晚飯,她就下麪條給他們吃。
幾盤方便麪餅,加上小鮮魚頭、蝦,熱氣騰騰的海鮮麪吃得客人直誇又鮮又香。“我説幾碗方便麪不要錢,沒想到他們一定要留下100元當飯鈿,説下次還要來。”孫志素笑着説,從來沒忖過,呆在家裏就能賺錢。
時間倒回到40年前,孫志素嫁到幹施岙,丈夫是當時有名的泥瓦匠。“人家做泥瓦匠一天1元8角到2元,阿拉老公有2元2角。”對丈夫的手藝,孫志素十分自豪,可是日子還是過得艱辛。“當時我們只有一間平房,還揹着債,感覺生活就像一座山。”孫志素感嘆。
窮則思變,上世紀80年代初,孫志素與丈夫商量幹“行販”。
“每天,阿拉老公半夜12點騎着自行車出門,到沈家門水產碼頭拿貨。”孫志素清晰地記得,那時候,道路沒有現在這麼筆直平坦,燈光又昏暗。“自行車座掛着三個籮筐,去的時候還好,回來裝了200多斤魚蝦,過塔嶺時騎不動,只能下車推着走,一來一去起碼幾個鐘頭。”而她自己天矇矇亮,就揹着兒子去菜場賣貨。“剛開始小菜場裏只有五六隻攤位,後來慢慢才多起來。”孫志素説。
這幾年,村裏旅遊業紅火,農家樂開始興旺,老兩口也商量着轉行。
“今年情況特殊,受疫情影響還沒賺到錢。但在政府的帶領下,相信一定會好起來。”孫志素説,她打算平整家門口的自留地 弄個小型停車場,讓遊客住得更舒心。
黨支部書記李斌忠:依託本土文化,打造美麗鄉村
孫志素家門口的文明路,大小車都能便捷掉頭,來去自如。這條人人稱讚的“小康路”是幹施岙環村大道的一部分。
“曾經的村道,一段水泥路接一段泥巴路,車開進去沒法掉頭。”普陀展茅街道沙井村幹施岙黨支部書記李斌忠記得,十多年前,他帶着工匠們自己畫設計圖,開排水溝,從山上挖石頭修路。現在,這條4米多寬、800米長的環村大道像一條銀色緞帶,從村民房前屋後穿過,四個輪子的汽車隨意開。
“接棒之前,幹施岙可以説是個貧困村”。 2008年,泥瓦匠出身的李斌忠成為幹施岙黨支部書記。如何讓又土又窮的村莊打個翻身仗?村裏決定因地制宜做“土”字文章,傳承發展“五匠”文化。
2009年,五匠館開館。“這裏收藏的工藝品,是歷史更是文化,不少城裏人在週末慕名趕來。”李斌忠説,回想起來,這是幹施岙發展旅遊邁出的第一步。
隨着五匠館開館,水上樂園、小豬賽跑等遊樂項目陸續開放,遊客紛至沓來,幹施岙鄉村遊成功開啓。“幹施岙標誌性的大水車,是我與村裏的工匠一起設計、建造的。”李斌忠自豪地説。
2014年,是幹施岙全村上下為之振奮的一年。多年的建設終於見效,遊客人數達到13萬人次,這個網紅村有時甚至被逼開啓“買票進村”模式來限流。
“那時候,一天的燒烤遊客1000多人,單是烤爐租金收入就上萬。”李斌忠説,村集體收入從10年前的10萬元提升至2014年的80多萬元,這些收入除去成本,悉數投入建設,用於村口大型停車場建設等項目,繼續為美麗經濟打基礎。
“我們要用好資源和文化這個金山,今年還將與一家公司合作打造百鳥園項目。”李斌忠説,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一個集觀賞、科普、娛樂於一體的休閒綜合體,更好地盤活鄉村資源,讓村民詩意地棲居家園,分享鄉村發展的紅利。
2017年幹施岙獲得中國最美村鎮宜居獎時,李斌忠這樣鞭策自己。
村裏老年人:年年享受兒孫孝敬鈿,孝敬風尚傳四鄰
日前,幹施岙禮孝學堂暑期研學體驗課開始招募。這不僅是幹施岙的旅遊產品,更是幹施岙“孝”文化精髓的傳承。
“阿拉村老年人很幸福,村裏給口糧費,我們做子女的也有標準的。”孫志素又説起了村裏的幸福生活。
曾經的幹施岙,青壯年出外討活,老人在家缺乏照顧和慰藉,相應的矛盾糾紛很多。“為了寬慰老人,村裏給每位無退休金的老年人發口糧費,小病醫藥費實報實銷,還為村民制定最低贍養標準。”李斌忠説。
2000年,村裏制訂了家庭子女敬老計劃書,子女每年至少向每位老人提供包括口糧、醫藥費、零用錢等1200元供養費。幹施岙村還實施了家庭上榜評星制,讓先進和落後一目瞭然。在這種風氣下,幹施岙村人以孝敬老人、爭當星級家庭為榮。
“村幹部們自己以身作則,經常對老年人噓寒問暖,逢年過節更是從沒空過手,做子女的要做得更好才是。”村民孫素亞笑道,“在這裏當老年人真幸福,晚年的日子有盼頭。”
“雖然村裏大部分青壯年都在外工作,但只要家裏老人有需要或身體有了毛病,他們都會及時趕回來。”李斌忠説,現在村裏孝星越來越多。幹施岙人講孝敬,成了幹施岙發展旅遊的又一張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