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朝人的一首短詩,深得唐詩神韻,入選現代教材,小學生都會背!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休閒

清朝人的一首短詩,深得唐詩神韻,入選現代教材,小學生都會背!“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記住了他的詩卻忘了他的名。

在一般讀者的印象中,清代的詩歌是很難與唐詩比美的,但是,有一首清朝詩人創作的七言絕句,卻深得唐詩神韻,往往被人誤解為唐人作品。因為入選小學的語文教材,並且為必背篇目,所以,小學生人人會背。這首清新歡快的小詩,就是高鼎的《村居》:

所謂“村居”,就是住在農村,全詩寫的是春季農村學校兒童放學後在田野放風箏的情景,全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洋溢着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農曆二三月間,正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拂堤楊柳”是指楊柳枝條很長,垂下來,微微擺動,像是在撫摸堤岸。而春天水澤、草木等蒸發出來的霧氣,狀如春煙。楊柳披着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着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着。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鳶乃老鷹。“紙鳶”係指鷹狀的風箏,詩中泛指風箏。如此美景良辰,最開心的是放了學的孩子,他們急忙跑回家裏,甩掉書包,趁着東風正吹,將風箏放上藍天。

作者高鼎,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於上饒地區的農村。《村居》就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於上饒地區、閒居農村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遠離戰爭前線的村莊,寧靜的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受到田園氛圍感染的詩人有感於春天的來臨,而寫下此詩。

其實,詩中的恬靜祥和,只是作才眼前的短暫幻像,人生更多的是無奈與彷徨,因而,高鼎的其他詩作中,透露出的多為羈旅之苦與落寞之痛。比如他的《早行》:

“江湖無遠近,莫問幾時歸。”寫盡了漂泊的無奈與匆匆。另如他的《偶書》:

在詩中,詩人自比喪家之輩,日子過得只是比“秦贅”稍有尊嚴些。何謂為秦贅?秦贅,典故名,典出《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秦代男子家貧無以為婚者,得入贅婦家。後因以借指贅夫,就是倒插門的女婿。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