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專家學者線上線下“把脈”醫學人工智能發展
中新網上海10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在過去的幾年中,人工智能已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醫學人工智能發展怎樣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成為海內外專家學者等關注的話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尅戎11日表示,本世紀以來,手術機器人、可穿戴檢測裝置、遠程會診、和手術系統、以生物3D打印為基礎的組織與臟器的培育與運用等顛覆了醫學創新。未來,人工智能將在世界普及。
第二屆醫學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峯論壇11日舉行。記者瞭解到,中國人多、患者多、數據多,優質醫療資源不足且分佈不均衡,給醫學人工智能提供發展空間。戴尅戎指出,醫學人工智能發展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着不少風險和挑戰,例如:政策法規不夠健全,互聯互通標準不夠統一,運行機制不夠完善等等,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醫學人工智能的應用推廣和效能的發揮。
吳韜解釋,智慧醫療的本質就是通過優質、高效、經濟的照護,獲得最大化健康效益。上海交大醫學院供圖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吳韜看來, 後疫情時代,面對醫療資源儲備不夠、應急救治能力不足等瓶頸,亟需解決“醫-防”分離、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早期響應機制不健全、 協同攻關意識不強、轉化應用渠道不暢等痛點和難點,發展智慧醫療勢在必行。 吳韜解釋,智慧醫療的本質就是通過優質、高效、經濟的照護,獲得最大化健康效益。他認為,目前, 中國智慧醫療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並與全球智慧醫療同步高速發展。
近幾十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大大提升了人類分析、判斷、決策、思維的效率。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助力解決醫療資源不足、醫療成本過高等諸多問題。 吳韜表示,近年來,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與醫療行業深度融合,為健康事業發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他看來,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不斷髮展和創新的科學技術。 吳韜説,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技取代人工的意義逐漸凸顯。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亦指出,疫情中,人工智能醫療系統助力醫學防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醫工轉化與健康產業融合專委會聯合主辦的本屆高峯論壇聚焦“融合、創新、發展”。當日論壇 “線上+線下”同步舉行,彙集了海內外300多位醫學人工智能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醫療機構管理者等,搭建了激盪思想、交流互鑑的平台。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所專家楊廣中,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謝曉明、上海交大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吳韜以及日本專家——Iwate Prefectural大學的Hamido Fujita教授分別作主旨報告。
論壇上,楊廣中描繪了醫療機器人未來發展方向。他表示,過去25年中,手術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了臨牀,現在,手術機器人輔助開展了越來越多的微創手術。他認為,手術機器人從原始多孔發展到現在的單孔,今後會實現軟體手術機器人。他認為,連續體機器人將使手術器械更靈活、更有效。楊廣中解釋,很多癌症都源於自然腔道,如蛇形連續體機器人研發成功,將對許多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產生重大影響。
日本的Hamido Fujita教授通過視頻連線作主旨報告。上海交大醫學院供圖
日本的Hamido Fujita教授當日通過視頻連線作主旨報告。他表示,大數據對人類生活產生重要影響,而機器學習能夠更好地進行分析與優化,使得醫生的研判與治療更加精確。Hamido Fujita教授展示了他參與研究的可穿戴設備通過機器學習在醫療等場景中的應用,還介紹了其團隊研究的人工智能數據收集分析系統。(完)
【編輯:田博羣】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