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敢笑馬保國太極拳“接化發”的人,該為自己的行為埋單了
馬保國在擂台上一戰翻車,受到了很多人的吐槽。
但是,不以成敗論英雄,馬保國的太極拳“接化發”理論,卻是真真實實的傳統太極拳的心法真傳,不能因一人、一時的失敗,就全盤否定了。
太極拳“接化發”的理論依據、舉例
《太極拳譜》中的“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就是太極拳“接化發”的原始依據。
比如,太極拳的母式“攬雀尾”,就是“接化發”的典型模式,或者説,“攬雀尾”就是訓練“接化發”的這種能力,日久天長,形成一種“一觸即發”的本能。
掤、捋、擠、按四手組成“攬雀尾”四個動作,一掤為接,二捋為化,三擠四按為發,合起來的節奏就是一、二、三,也就是1—2—34,四個動作合併為三拍,接、化動作稍慢,發的動作急促抖彈,這才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的真實用意與練法。
馬保國雖然擂台上翻車了,但是作為一個教練、教法、心法真傳都是沒有問題的,能把傳統的正統心法技術傳承下去,就是大功一件、人才一枚。
太極拳的“接化發”練法,是支撐太極拳的核心
如果拿到現在的整個太極拳界來看的話,馬保國太極拳的教學體系中,還保留有“接化發”的心法傳承。你再看那些個門派傳承,一片“陰柔”之氣,連這種正統的“靜中觸動”的“接化發”練法都斷絕了,正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你還敢笑馬保國的“接化發”嗎?
現在常見的“攬雀尾”練法,比劃比劃看就是五拍“M/”,這就叫“勻靜、穩靜”,是求得身心內部修養的養生功效,這就是養生,還有人在這裏面發揮掤、捋、擠、按的擊打用法,真是緣木求魚。若要恢復原始的“靜中觸動動猶靜”,就要把五拍的“M/”換成三拍的“接化發”練法——1-2-34,靜中生動,快慢相間。
“攬雀尾”用五拍的養生練法,全身鬆柔,是單練“陰氣”的一面之法,是入門的初級練法;而用三拍的“接化發”練法,則是陰中有陽,陰陽相間,陰陽兩全,是入門以後的比較高級的練法。
“接化發”是傳統太極拳的正宗風骨,誰笑話誰是外行
馬保國作為傳統功夫的教練是正統的,不能因一時的成敗就全部都否定了。這就像經濟學家未必就都是大富豪、實業家一樣。經濟學家去投資的話也會有失敗,但在大學中教學育人就是正統的學問傳授。
在傳統的太極拳技藝中,會了“接化發”不等於,百戰百勝;但不會“接化發”,那就丟失了傳統太極拳的正宗風骨,只能是“買櫝還珠”,走下坡路了。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取法乎下,必將一無所得,這才是一個要避免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