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妓女,能幹出什麼驚天動地事業來的是屈指可數,但憑藉自己的“不讓鬚眉”的才能,調動槍桿,應對刀兵,卻只有兩宋之交妓女出身的愛國女將軍梁紅玉,可謂國難當頭的精神偶像,被萬代尊崇的“民族脊樑”。
梁紅玉,淮安楚州人。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卒於1153年。雖然家裏獲罪,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甚至到了賣女為娼的地步,但是,父親和爺爺生前都是滿身硬功的大宋將領,只因平滅方臘之亂,貽誤了戰機,最終,雙雙掉了腦袋。
受家庭影響,梁紅玉從小就武功倍兒棒!別看是個嬌滴滴的漂亮女子,早就學成了拉弓射箭、跨馬徵殺的本領。由此看來,梁紅玉原本就是個“誤落風塵若許年”的“將軍坯子”,傍上了當世的英雄豪傑韓世忠,盡心輔弼,建功立業。
其實,韓世忠是兩宋名將,也是梁紅玉的恩人和後來的丈夫,《宋史》有傳。其傳曰:出生陝北延安的韓世忠,年輕時“風骨偉岸,目瞬如電。
早年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家貧無產業,嗜酒尚氣,不可繩檢……年十八,以敢勇應募鄉州,隸赤籍,挽強馳射,勇冠三軍。”但韓世忠認識梁紅玉卻是在花街柳巷。
韓世忠年輕時好鬥,不服約束,平定方臘時,他還只是軍營裏一個小毛毛官兒。但平定方臘,朝廷慷慨勞師,自然官方直轄的京口“營妓”,要紅燈高掛,開始慰勞有功將士。當時,梁紅玉酒因家庭貧困,流落風塵,就在京口被迫充當“營妓”。
梁紅玉濃妝豔抹,卻沒有普通妓女的脂粉氣,她傾慕當代英雄,一見那些脅肩諂笑的花花公子就噁心,哪還有接客的興趣?她“白眼向天”的姿態,竟成為“營妓一景”。
韓世忠和梁紅玉當夜邂逅,由此一見傾心,可惜,韓世忠這樣的小官根本養活不了梁紅玉,直到後來掌握了權柄,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
這一對愛國夫妻,居然特立獨行,在“投降派”、“求和派”、“騎牆派”得勢的兩宋之交,在軍中打出了漢人的威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韓世忠和梁紅玉奉命鎮守京口,與金兵大戰黃天蕩,梁紅玉“親執桴鼓”,指揮作戰,率八千精兵,將金兀朮10萬軍隊圍困在黃天蕩。
為了迎擊金兀朮的軍隊,韓世忠和梁紅玉分別帶兵分割、截殺金國軍隊。在火光沖天、箭如雨發的戰場上,梁紅玉泰然自若,早已把生死置之九霄雲外,衝鋒陷陣,指揮戰鬥,帶領宋軍弟兄拼死殺敵。
她和丈夫韓世忠大贏黃天蕩一仗,不可一世的金兀朮差一點死無葬身之地。至今甚為流傳的京劇《抗金兵》,就是他們抗金兵的真實寫照。
現代人説,戰爭讓女人走開——可是,歷代戰爭,無論受害者,還是反抗者,都沒有離開女性。恐怕不會有人在意梁紅玉是不是妓女了,更沒有人對她不幸的風塵歲月指手畫腳了。其實男女都一樣,英雄,從來不問出身。
只要你做了於國、於民、於時代有意的大事,中國人就捨得為妓女立“活祠”,年年燒香,歲歲繼嗣。韓世忠辭官後,和梁紅玉歸隱西湖。
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抑鬱而終。夫婦倆合葬在蘇堤的靈巖山下。二人去世後,宋孝宗昭令在他們的家鄉豎碑建祠紀念。
梁紅玉的家鄉父老,在淮安縣淮城鎮北辰坊給這位女中豪傑建有“宋代巾幗英雄梁紅玉祠堂”。祠堂為瓦房三間,坐北朝南,有圍牆,門楣嵌有“梁紅玉祠”四字,幾經興廢,1982 年重建。巾幗英雄梁紅玉出生於此,因梁紅玉排行第七,故俗稱“七奶奶廟”。
祠內有梁紅玉塑像,旁有一副對聯“青眼識英雄,寒素有何嫌,憶當年北房鷗張,桴鼓親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紅顏摧大敵,鬚眉有愧,看此日東風浩蕩,崇祠重整,千秋令譽仰淮。”
韓世忠對話秦檜:簡直太有才了
話説岳飛死於風波亭後,韓世忠心中憤懣不平,便氣呼呼地來到秦檜府上。
二人屏退左右入座之後,韓世忠劈頭蓋臉地責問道:“請問秦大人,你為什麼要殺岳飛?!”
秦檜勃然大怒:“放屁!!!什麼叫我要殺岳飛???他岳飛就是和我有天大的過節,我也殺不了他。像你我和岳飛這樣的大臣彼此誰也殺不了誰,能殺我們這些人的只有一個人。你韓世忠在官場上也混了幾十年,難道連這個都不清楚!?”
韓世忠臉漲得通紅,連連拱手:“世忠言語唐突,請宰相大人原諒。”
秦檜往前探了探身子,幽幽地説道:“其實你的潛意識裏是知道我殺不了岳飛,也殺不了你,所以你才敢到我這興師問罪。要不你也同樣去向那個人問罪試試?……我陪你去如何?”
韓世忠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連稱不敢。
沉默了片刻,韓世忠謙恭起來:“剛才都是俺韓某言辭不當,現誠心請教秦大人。岳飛乃忠君愛國之臣,如此死了豈不冤枉?”
秦檜的氣也消了,微微一笑:“你説岳飛乃忠君愛國之臣,那我來問你,這君和國有何區別?可不可以説君就是國,國就是君。”
韓世忠點了點頭:“可以這麼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嘛。”
秦檜:“既然岳飛乃忠君愛國之臣,如今是君要他死,國要他死,他又何冤之有?倘若他有不滿,豈不是不忠君不愛國了?岳飛自己臨死前還山呼萬歲呢,哪裏輪得到你來抱冤叫屈?”
韓世忠一時語塞。思索片刻後問道:“岳飛為何會落到如此下場,還請大人賜教。”
秦檜苦笑了一下:“這岳飛雖然有忠君愛國之心,卻不知道該如何忠君愛國。”
韓世忠:“此話怎講?”
秦檜:“是否忠君愛國誰説了算?皇上。皇上説你忠君愛國那你就是忠君愛國,皇上説你欺君賣國那你就是欺君賣國。所以想要忠君愛國就得揣摩上意,想皇上之所想,急皇上之所急,最起碼得分清皇上説的那些話是真話,那些話是假話。皇上在大會小會、大庭廣眾上講的十有八九都是假話,像什麼執政為民、愛民如子、正大光明、直言進諫等等,都是假話,倘若當了真,輕則丟官,重則丟命。”
韓世忠:“我也知道一些話是皇上用來忽悠草民們的。但是‘收復失地,迎還二聖’這句皇上天天掛在嘴上的難道也是假話?岳飛可是一心一意這麼做的。”
秦檜嘆了口氣:“這岳飛傻就傻在把這兩句話當成了真話。咱皇上能攢上這麼點家當坐上龍椅可不容易,自然是倍加珍惜。保住他的政權,保證他能享受榮華富貴就是皇上執政的根本,也是大宋國的核心利益。收復失地?談何容易!那金人可不是大宋國的賤民,兇悍無比,皇上可不願意冒險,不是被金人逼的沒招了就絕不會去和金國打仗,皇上心理想的就是如何韜光養晦。這個世界上誰最愛和平?大宋國的皇上!為了和平哪怕是割地賠款也在所不惜。”
韓世忠恍然大悟:“難怪有時我們雖然打了勝仗,可籤的都是吃虧的協議。每次我們這些主戰的和你們這些主和的發生對峙,最後佔上風的都是你們,原來主和派的老大不是你秦大人啊。”
秦檜微微一笑後接着説到:“再説説這迎還二聖吧。這二聖一個是皇上他爹,一個是皇上他哥,以前可都是皇帝,倘若真把這二人給弄回來了,咱現在的皇上往哪擺?退回去重新當康王?皇上是絕不會甘心讓位的,因此這弄回來的二聖就會成為皇上的心病,殺不得關不得,得好吃好喝的供着,還得當賊一樣的防着,時刻提防他們復辟,咱皇上還能睡得上一天安穩覺嗎?所以別説是搶回二聖,就是他大金國現在主動把二聖送回來,皇上也會找藉口不收的。”
韓世忠:“多謝宰相大人點破,我以後不會犯岳飛這樣的錯誤。”
秦檜:“岳飛有點傻也就罷了,更要命的是他還有點倔。皇上讓他從朱仙鎮撤兵,他老大的不情願,雖然沒有外界傳説的十二道金牌那麼邪乎,但岳飛已經露出不聽話的苗頭了。聽不出真假話再加上不聽話,皇上豈能容他,若任他岳飛一意孤行,萬一他真的直搗黃龍,迎還了二聖,豈不是把皇上架到了燒烤爐上,所以皇上防患於未然也就不奇怪了。”
韓世忠嘆了口氣:“岳飛還犯了什麼錯,請大人賜教。”
秦檜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接着説到:“這岳飛還犯了個大錯,就是沒搞清自己在大宋國是什麼身份。你別看皇上平時一口一個咱們大宋。
國如何如何,好像這大宋國人人有份,個個都是國家主人。其實這大宋國的主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皇上,那些草民也就是奴隸,而我們也不過是奴才而已,而且還不是一等的奴才。”
韓世忠驚愕地睜大了眼睛。
秦檜微微一笑:“我且問你,滿朝文武都巴結皇上身邊的那幾個太監,你韓世忠敢説沒討好過他們?”
韓世忠有些不好意思:“不瞞宰相大人,我也給他們送過禮,不為別的,我也怕他們背後在皇上那給我上眼藥。”
秦檜:“他們給你送過禮沒?”
韓世忠:“送個屁!這幫子閹貨連禮尚往來都不懂。”
秦檜哈哈大笑:“不是他們不懂禮尚往來,而是根本不在乎你。你韓世忠敢得罪我秦檜卻不敢得罪他們。所以這一等的奴才就是你説的這些閹貨,往下才輪到我們。在皇上眼裏我們和那些太監沒多大區別,也就是多個雞雞而已,甚至還比不上他們貼心。”
韓世忠連連點頭。
秦檜:“草民們若是錯把自己當成國家的主人倒也無妨,皇上還巴不得他們那樣呢,可這岳飛也錯把自己當成了國家的主人,竟然主動過問起立嗣之事來。這立嗣説小那是皇帝的家事,説大那是國家的大事,豈是奴才能過問的?古往今來多少聰明的大臣即使被皇帝主動問國如何如何,好像這大宋國人人有份,個個都是國家主人。其實這大宋國的主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皇上,那些草民也就是奴隸,而我們也不過是奴才而已,而且還不是一等的奴才。”
韓世忠驚愕地睜大了眼睛。
秦檜微微一笑:“我且問你,滿朝文武都巴結皇上身邊的那幾個太監,你韓世忠敢説沒討好過他們?”
韓世忠有些不好意思:“不瞞宰相大人,我也給他們送過禮,不為別的,我也怕他們背後在皇上那給我上眼藥。”
秦檜:“他們給你送過禮沒?”
韓世忠:“送個屁!這幫子閹貨連禮尚往來都不懂。”
秦檜哈哈大笑:“不是他們不懂禮尚往來,而是根本不在乎你。你韓世忠敢得罪我秦檜卻不敢得罪他們。所以這一等的奴才就是你説的這些閹貨,往下才輪到我們。在皇上眼裏我們和那些太監沒多大區別,也就是多個雞雞而已,甚至還比不上他們貼心。”
韓世忠連連點頭。
秦檜:“草民們若是錯把自己當成國家的主人倒也無妨,皇上還巴不得他們那樣呢,可這岳飛也錯把自己當成了國家的主人,竟然主動過問起立嗣之事來。這立嗣説小那是皇帝的家事,説大那是國家的大事,豈是奴才能過問的?古往今來多少聰明的大臣即使被皇帝主動問
秦檜:“這可是犯了皇上的大忌。這大宋國的軍隊也就是咱皇上私家的軍隊,所以只能有皇家軍,豈能有別家軍的存在?咱皇上最危險的敵人是誰你知道嗎?”
韓世忠有些疑惑:“難道不是大金國?”
秦檜:“當然不是。皇上最危險的敵人就是你們這些執掌兵權的將領,最怕的就是你們擁兵自重,尾大不掉。大金國要滅大宋國不是一兩年的事,可你們要奪他的江山卻只是一兩天的事,太祖爺不就是這麼得的天下嗎?為什麼要杯酒釋兵權,就是怕將領們照葫蘆畫瓢,大宋國曆代皇帝都提防這點,你要謹慎小心。如果有人稱你什麼韓家軍,你給他倆耳刮子絕對沒錯。”
韓世忠:“多謝大人提醒,我不僅要給他倆耳刮子,還要砍他的腦袋。奶奶的,叫喚什麼韓家軍,那是把我往風波亭上推嘛。”
秦檜:“我可以明白地告訴你,岳飛的那些罪名都是沒有的,就是那個人認為岳飛威脅到了他的政權,所以要殺岳飛。”
韓世忠:“可就這麼殺了岳飛,難道不怕天下人不服嗎?”
秦檜連連搖頭:“看來你腦子是真的進水了,而且還是開水。你也不想想,如果皇上做事都能讓天下人口服心服,那還要養着你們幹什麼?你們首要的任務不就是維穩嗎?咱們畢竟還屬於利益集團,忠君愛國還説的過去,而那些草民中除了十足的傻逼還有誰會忠君愛國?皇上過的什麼日子?他們又過的什麼日子?怎麼會心服口服。鐘相楊幺不是不服嗎?不是聚眾造反嗎?最後還不是岳飛帶兵把他們給和諧了。”
韓世忠:“大人指教的極是,世忠還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秦檜:“但説無妨。”
韓世忠:“岳飛被殺,大人恐怕以後會落下罵名的,你不怕嗎?”
秦檜長嘆了一聲:“老韓哪,你就這句話説的有點靠譜。怕啊,怎麼不怕呢?也許將來某位君王或者就是咱們現在的皇上根據需要為岳飛平了反,到那時節,他岳飛就成了抗金名將,民族英雄,滿腦袋五顏六色的光環,朝廷會大修嶽王墓,大建嶽王祠,主旋律會把他捧成古今中外的第一忠臣。可這岳飛三十九歲就死於非命,總得有個交代吧。後世的皇帝自然不會説是他的先祖殺了岳飛,現在的皇上就更不會説是他自己要殺岳飛,自然會找個替罪羊。皇上要殺誰只要一句話甚至一個暗示,而剩下的缺德事就得我們去做了,羅織罪名、刑訊逼供、栽贓陷害、屈打成招等等,誰當這個替罪羊最合適?非我秦檜莫屬。
到那時我秦檜就由從犯搖身一變為主犯,而真正的元兇依然享受着頂禮膜拜。揣着明白裝糊塗的和被主旋律洗白腦子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説是我秦檜殺了岳飛,個個對我恨之入骨,恨不能食肉寢皮;趨炎附勢的文人墨客們會發揮他們無盡的想象力,把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到我的頭上,甚至會編造出我是叛徒內奸之類的故事。也許還會用生鐵鑄個我的跪像放在岳廟裏,可能連老婆都得受牽連,子孫後代都抬不起頭。想到可能發生的這些,我怎麼會不怕?”
韓世忠一臉同情地望着秦檜。
秦檜平定了一下情緒:“我雖然害怕這些,可我更怕死。皇上讓我動手殺岳飛,我若不肯,皇上自然會叫別人幹,岳飛終究難逃一死。”
韓世忠點頭贊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秦檜:“岳飛死後我怎麼辦?皇上能饒過我?違抗聖命、抗旨不遵、欺君罔上,還不得找個藉口把我給宰了,只要説我是岳飛同黨就能要了我的命,我又豈能和你在這推心置腹,早到陰曹地府陪着岳飛哭天抹淚去了,搞不好還會株連九族。所以皇上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至少我秦檜現在還是忠臣,還是大宋國的宰相,還依然享受着榮華富貴,沒準還能善終。”
沉默了一會,秦檜緩緩地説到:“韓大人,老夫今天對你可是開誠佈公,該説的和不該説的都説了,你還有想法嗎?”
韓世忠站起身,雙手抱拳深深地一個作揖:“韓某這趟沒白來,大人的話讓我受益非淺,我就是再讀上一百年書也不會明白,因為書上根本就沒這些道理,世忠感激不盡。”
秦檜:“你今天感激我,可難保你的子孫將來不會義憤填膺地痛罵我秦檜啊。”
韓世忠兩手一攤,一臉的無奈:“那我就管不了了。”
從風塵女到巾幗英雄 抗金女英雄梁紅玉
當佳節遇上了戰火,就像黑夜炸響了驚雷。公元1135年10月(南宋紹興五年),中秋剛過,楚州(今淮安)城內已是一日數警,號角陣陣。淮東宣撫使韓世忠隨即沙場點兵,與妻子梁紅玉分頭迎敵。那一刻,楚州人民猶記,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分明是一張明眸皓齒的笑臉,由近及遠,漸行漸逝……
滾滾紅塵,一笑滄桑似夢
梁紅玉,正史上稱她為梁氏,原本也是將門虎女,父兄皆是武官,自幼習練弓馬,武藝嫺熟。北宋末年,江南方臘起義,其父兄隨軍平叛,因失利而獲罪被誅,梁紅玉受連坐淪為京口(今鎮江)營妓,從此風塵中多了一位奇女子。
關於梁紅玉的籍貫,歷來爭議頗多,有説她原籍安徽池州,生於淮安北辰坊,也有説她可能是韓世忠的同鄉,陝西軍户出身,莫衷一是。
由於史料的缺乏,考證者亦無非着眼於各種推測,我的意見比較傾向於“淮安説”,理由如下:一,宋代軍制,家屬隨軍固然不假,然臨時集結軍隊講究兵貴神速,焉能攜帶家小?譬如建炎三年韓世忠南下秀州(今嘉興),梁紅玉母子就未隨軍。如果梁紅玉是陝西人,父兄平方臘之役,她未隨軍的可能性極大,那麼就不該編管於京口;二,北宋之京口的戰略地位並不重要,屯軍也不多,更非偏僻蠻荒之地,西北罪者家屬流配京口的理由顯然不夠充分。三,按《宋史》的説法,前幾次平方臘,都是“就近剿撫之”,也就是江淮贛鄂一帶的廂軍,童貫領導的西北軍,是最後上來的,這才成就了韓世忠的殊功。其時,梁紅玉早在鎮江了。
無論如何,樂悲笑痛的鎮江營妓生涯,於梁紅玉是大不幸,也是大幸。若如《雙烈記》所言可就不妙了----“佔籍教坊,東京人也”,焉能躲得過靖康之難?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人生無常,如夢似幻,一笑滄桑,卻也成就了一段奇緣。罪起方臘,緣起方臘,冥冥之中,莫非真是一場夢?
公元1120年,宋徽宗派童貫率西北精兵十餘萬南下鎮壓起義。1121年(宣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包圍幫源洞。裨將韓世忠偵查到路徑,率驍勇進入方臘所藏洞中,格殺數十人,逼方臘突圍,為生擒之創造了條件。三天後,方臘和妻子、宰相方肥等人被忠州防禦使辛興宗所俘虜,押往汴京,公元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臘被殺。
佛家有言:緣在故緣盡。反過來也是一樣:緣盡故緣在。身在風塵的梁紅玉,似乎一直在等待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緣,她不信蒼天的作弄,淚眼充滿了憂傷,心中卻不絕希望。就在那一年的秋天,西北軍屯鎮江休整,在喧囂的慶功宴上,一個彪悍偉岸的男人闖入了她的心扉。
《鶴林玉露》載:“韓蘄王之夫人,京口娼也。嘗五更入府,伺候賀朔。忽於廟柱下見一虎卧,鼻息齁齁然,驚駭亟走出,不敢言。已而人至者眾,復往視之,乃一卒也。因蹴之起,問其姓名,為韓世忠。心異之,密告其母,謂此卒定非凡人。及邀至其家,具酒食,卜夜盡歡,深相結納,資以金帛,約為夫婦。蘄王后立殊功,為中興名將,遂封兩國夫人。”
這個説法太過神奇,不可信,也不足信。至於流傳甚廣的贖身説,大致也不靠譜。宋代營妓歸屬地方州府管轄,何來“其母”(老鴇子)?何來贖身?電視劇《精忠岳飛》對此的鋪陳倒頗符合史實----童貫意欲籠絡韓世忠,見其兩情相悦,乃促成了他們的婚姻。
洞房花燭夜,梁紅玉流下了幸福的淚水,飄飄灑灑墜落地下,匯成涓涓愛的細流。夢境耶?現實耶?誰説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紅巾翠袖,延祚半壁山河
靖康之後,大宋朝的子民,一如秋風秋雨裏的樹葉,飄落於陰暗的時分。在金人鐵蹄的蹂躪下,曾經的繁華與安逸生活,瞬間成了記憶,成了一種甜蜜的哀傷。1127年,康王趙構稱帝,是為南宋,後三年,倉皇南顧東竄。斜陽草樹,風聲鶴唳;尋常巷陌,疑有追兵。那幾年,宋祚無定,像髮絲懸起的豆腐,稍一不慎,將摔得稀巴爛。
屋漏偏逢連夜雨。建炎三年,高宗的禁軍護衞統制官苗傅勾結劉正彥,在杭州叛反,欲立太子為帝,並威逼孟太后垂簾。因韓世忠擁兵數萬於嘉興虎視眈眈,遂扣押梁紅玉及其子韓彥直為人質。
當時的宰相朱勝非老成謀國,亦深知梁紅玉為人,就假意勸説苗傅,説韓世忠太強大了,得罪誰也不能得罪他呀,你扣了人家妻子,難道不怕他來尋仇?為今之計,應當派梁紅玉去撫慰韓世忠,才是上策呀。
苗傅哪裏知道這是高宗君臣使的一出裏應外合之計,還認為很有道理,就奏明被挾制的皇太后,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並親自向梁紅玉屈膝禮拜,備好鞍馬,請她到嘉興勸説韓世忠。梁紅玉假意應允,帶着兒子飛馬出城,第二天就到了嘉興,與韓世忠商討對策。
不久,韓、梁約集了四方兵馬,一舉平定了苗、劉之亂,維護了南宋脆弱的政權,歷史上稱之為“餘杭之難。”《楊國夫人傳》贊曰:“若楊國者,女中丈夫也。靖康、建炎之際,天下安危之機也。天賜忠武,楊國是天以資宋之興復也”。至此,南宋內亂既平,歷史也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韓世忠因救駕有功,高宗親賜“忠勇”二字予韓並擢升為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稱梁氏“智略之優無愧前史,給內中俸以示報正”,並冊封為“護國夫人”。説明一下,歷史上女子得享“內中俸”者,梁紅玉是第一人,明末秦良玉為第二人,再無其他。恩遇之隆,可謂史無前例。
桴鼓親操,巾幗不輸鬚眉
建炎四年三月,那是一個雨季。所謂春雨貴如油,和平時期,百姓期盼春雨,以求好年景。然而,這一年,金兀朮橫掃江南,幾乎未遇敵手,到處燒殺搶掠,百姓慘遭塗炭。滴滴答答的雨,敲打着的,不光是神鴉社鼓,也有梁紅玉那顆欲碎的心,如這些雨滴,落下就粉碎如血之殷紅。
金兀朮這個搶劫犯終於打算滿載而歸了,他要過江。其時,韓世忠、梁紅玉夫婦奉命鎮守京口,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形下,韓、梁決定採取誘敵深入之計,充分利用地形之利,打一場長江阻擊戰,將金兵誘至金山下之黃天蕩圍而殲之。
斯役,韓世忠在江面上攔截金軍,梁紅玉則冒着箭雨親自擂鼓指揮作戰,將士用命,上下齊心,連續打退了金軍的十幾次進攻,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這是一箇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也是步兵與水軍協同作戰所創造的為數不多的歷史奇蹟。
由於缺乏外援,韓、梁身邊兵力不足,使得金兀朮僥倖的做了漏網之魚。經此一役,梁紅玉名震天下,朝廷念其功,特加封她為“楊國夫人”。這裏要交代一下,有説梁紅玉在戰後曾有上疏彈劾丈夫“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的義舉,不符合史實,當為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所杜撰的情節。
天不假年,紅顏殞命沙場
紹興五年6月,即公元1135年,梁紅玉跟隨韓世忠移鎮楚州,夫婦二人積極備戰,率領軍民於舊城之外再築新城,為抗敵之需。史料雲:“世忠披荊棘,立軍府,與士同力役,其夫人梁氏親織薄為屋”。
對於楚州百姓而言,梁紅玉是他們的驕傲,而不是小小的插曲和一個匆匆過客。是啊,生於斯地,長於斯地,桑梓情,水土親,怎能不在百姓的生命裏留下一份記憶,成就一個童話?!
五個月後,也就是文章開頭敍述的那一幕,當百姓目送梁紅玉率軍離去,那一刻,大家的思維或許是靜止般永恆:他們習慣了梁紅玉的離去,也習慣了在希望中等待她的歸來,她原本屬於傳奇,屬於童話,屬於楚州歷史鏡片上的一抹深深的劃痕。然而,這一次離去,一代巾幗卻不幸血染疆場。
10月6日,梁紅玉所部遭遇金軍埋伏,她腹部受重傷,腸子都流出來了,仍以汗巾裹好繼續作戰, 後血透重甲,落馬而死,終年33歲。《淮陰市志》雲其和韓世忠鎮守楚州十餘年,恐缺乏依據。我以為還是應以《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韓世忠列傳》等史書為準。後來,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後送回。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於蘇州靈巖山下。
歷史綿延至今,那張明眸皓齒的美麗面容依然清晰地留在人們的記憶裏,由遠而近,不緩不急,動人心魄,庇佑四方。
淮水無言,忠魂常在。借用英烈夫人祠裏的對聯來結尾吧:“青眼識英雄,寒素何嫌?憶當年北虜鴟張,桴鼓親操,半壁山河延宋祚;紅顏摧大敵,鬚眉有愧!看此日東風浩蕩,崇祠重整,千秋令譽仰淮塬。”
總結中國古代十大巾幗英雄:花木蘭還不算最強
中國古代的冷兵器戰爭多為近身搏鬥,對力量的要求決定了主要是男人的舞台。但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馳騁疆場、戰功赫赫的巾幗英雄,筆者特地精選其中的十位,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她們的英雄事蹟。
1、婦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
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
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司,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2、花木蘭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户曉,經好萊塢拍成動畫片後更是全球聞名。
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其父名應,乃漢初材官騎士。木蘭秉承父志,自幼習武,尤工劍術。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單于,,冒頓單于之子,名稽粥,,大舉入塞,殺掠甚眾。文帝大徵天下民以御,木蘭父當往,而年已老邁,弟尚年幼。
木蘭憫其父老,便替父從徵。木蘭初為戎卒,以功為小校,後晉升為將軍,守燕山南麓之曲逆。馳奔沙場,塞旗斬將,攻城略地,所向輒克捷,莫有當其鋒者。單于旋退。木蘭從軍凡十二年,屢立殊勳,人終不知其為女子。後凱還,天子嘉其功,封尚書郎,不受,懇奏省親。及擁軍還譙,釋戎衣,服巾幗,同行者皆駭之。木蘭墓位於亳州城東魏村北,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翠竹成林,鄉人又為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致祭。
木蘭戍邊之地曲逆,即今河北省順平縣,該地人民為感激木蘭的恩德,從漢代起就為其立廟建祠,歷經各代,香煙不絕。唐朝乾封元年,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這一年唐高宗偕武則天泰山封禪還朝,路經亳州,朝亳州老君廟和木蘭祠,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蘭為“孝烈將軍”。
3、呂母
呂母(?~公元18),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她是琅琊海曲(現屬日照東港區)人。子呂育,任縣遊徼,掌管一方巡察緝捕。王莽新朝天鳳元年(公元14年),呂育因沒有按縣宰吩咐去懲罰那些交納不起捐税的百姓,以至於被縣宰所殺。
呂母滿懷悲憤,發誓為兒子報仇。她把家產全部拿出來,經過一番周密策劃,很快拉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演練兵馬,等待時機。天鳳四年(公元l7年),呂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稱“將軍”,率領起義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海曲城。經過一番激戰,活捉縣宰,將其處死。從此,呂母聲名大振,遠近貧苦農民紛紛投奔於她。不久,起義軍發展到上萬人。呂母起義,點燃了反抗王莽統治的火炬,並很快形成席捲全國的燎原之勢。
天鳳五年(公元l8年),呂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參加了赤眉軍,其餘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中。
4、遲昭平
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
遲昭平也於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税,蕩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傑中一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
由於鬥爭形勢的發展,於地皇三年,,公元22年,,夏,遲昭平部與徐異卿部匯合,戰鬥在平原、富平、樂陵、無棣、鹽山等地,隊伍很快發展到10萬之眾。這支農民起義軍,不但攻縣郡,殺貪官污吏,搶府衙官庫,砸地方牢獄,拯求身隱囹圄的無辜百姓,給王莽統治集團以沉重打擊;同時,他們也襲擊地方豪強的營堡、鄉聚,,鄉鎮民團,,,無情的打擊那些宦官、王孫、公侯,沒收他們剝削的糧食和財物,分散給貧苦百姓,深受廣大貧民的擁護。
起義軍的風暴,動搖了王莽統治集團的政治基礎,於地皇四年,,公元23年,,徹底崩潰了。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5、冼夫人
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約520—601,,是嶺南俚族,,百越的一支,,傑出的政治領袖。
她出身於首領世家,“幼賢明,多籌略”,善於“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從青年時代起就是一個卓越不凡的領袖人物。她常規勸親族為善,以“信義結於本鄉”,且為人秉公處事,不徇私情,因而在鄉里很有威信,深得當地百姓擁護和愛戴。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進軍嶺南,遭到陳朝舊臣和部分少數民族的抵抗,冼夫人獲悉後立即派其孫馮魂前往迎接隋軍,並以自己所轄八州歸附隋朝,使隋軍得以進至廣州,最後完成嶺南地區的統一。
冼夫人也因此受封為譙國夫人。冼夫人是嶺南少數民族首領,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具備稱雄割據的條件。但她在全國處於混亂分裂之時,不搞割裂分治,而始終擁護封建朝廷和維護祖國的統一,成為支持南朝梁、陳兩代和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為促進當地政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冼夫人還為海南島俚人地區郡縣制度的重新設立起過積極作用。
由於梁朝採納了冼夫人的建議,在海南島俚人地區重新恢復了郡縣制度,使中原地區與海南島的關係日益密切,有利於祖國統一和俚人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冼夫人始終維護中央集權和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行為,深深影響了她的後代。後來她的孫子馮盎堅決不稱王割據,並歸附唐朝,對唐朝統一嶺南地區做出了巨大貢獻。這都與她以身作則,教育兒孫以國家為重有直接關係。
後人為了紀念她的豐功偉業,高風亮節,在兩廣的高、雷、化、欽、廉等州建造了很多廟宇,其中茂名、化縣、電白等地一縣往往就有一二十處。海南島的崖州建有郡王夫人廟,儋縣等地也立了冼夫人廟。
6、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
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這位柴紹在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謀略出眾,善於以少勝多,消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都有他一份功勞。消滅唐朝最後一個對手梁師都他還是主將。李淵起兵的消息就傳來,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子,以其超人的膽略和才識,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連續攻佔了户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非常的嚴明,平陽公主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她肅然起敬。在那亂兵蜂起的年月裏,這支軍隊得到了廣泛的擁護。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平陽公主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她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
娘子關位於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率數萬“娘子軍”駐守於此才更名娘子關。
7、梁紅玉
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淮安北辰坊人,原籍池州,也就是現在安徽省貴池縣。
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飽掠北歸。
韓世忠的部隊已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並進,搶先佔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朮的歸路。當天金兀朮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早已結束停當,戴着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着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鬥,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鬥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朮的軍隊困在了黃天蕩內。
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岳飛被害後,韓世忠憤然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巖山下。
8、唐賽兒
明朝農民起義領袖。明初唐賽兒領導的農民起義發生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起義中心在山東益都一帶。唐賽兒(生卒年不詳)為山東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識文字。
永樂年間﹐明朝為營建北京﹑修治會通河﹑北征蒙古﹐耗資巨大。山東是負擔最重的地區之一﹐加之連年水旱﹐農民以樹皮﹑草根為食﹐賣妻鬻子﹐老幼流移﹐無以為生。唐賽兒於十八年二月與劉信﹑賓鴻﹑董彥升等率數百人起義﹐佔據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發展至數萬人。明青州衞指揮高鳳領兵鎮壓﹐被打死。
明成祖朱棣以安遠侯柳升為總兵官﹐派都指揮僉事劉忠佐之﹐率京營五千人星夜馳赴山東﹐圍卸石棚寨。唐賽兒遣人詭降﹐言寨中食盡水缺﹐謀從汲道撤逃。柳升信以為真﹐統重兵防守汲道。
起義軍乘夜突圍﹐殺死劉忠﹐轉戰安丘﹑諸城等地。但終因官軍眾多﹐又遭山東都指揮衞青﹑鰲山衞指揮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襲﹐於三月失敗。朱明廷為搜捕唐賽兒﹐竟逮捕了山東﹑北京等地的數萬名出家婦女﹐而唐賽兒等人還是安然逃走﹐不知所終。當地人民為了紀念她﹐稱卸石棚寨為唐賽寨。
9、秦良玉
提起歷史上的巾幗英雄,人人都會想到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而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
秦良玉(1574或1584~1648)字貞素,土家族,,也有説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族人救援瀋陽抗擊後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
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明思宗見過女將軍後,感慨萬千,曾寫下了四首詩,誇讚她的功跡,並御筆親謄,賜給了秦良玉:“學就四川作陣圖,鴛鴦袖裏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蜀錦徵袍自剪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上萬裏行。”“露宿風餐誓不辭,忍將鮮血代胭脂;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憑將箕帚掃匈奴,一片歡聲動地呼;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皇帝親題的四首讚美詩,給予了秦良玉極高的評價。
10、馮婉貞
馮婉貞,,清咸豐年間人,,,北京謝莊人,祖籍山東,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以後,四處擄掠,十九歲的馮婉貞與父親馮三保一起,帶領民團打敗英法軍隊,保護了謝莊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1860年,,清咸豐十年,,,英法侵略軍佔領了北京以後,到處殺人放火,搶奪財物。這種暴行很快擴大到郊區。離圓明園5公里光景,有一個小村子,叫謝莊。莊上有個精通武藝的馮三保,他18歲的女兒婉貞,從小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也學得一身好武藝,騎馬射箭,舞刀弄槍,樣樣精通。馮婉貞向父親提出:敵人有洋槍洋炮,咱們應當利用自己使用大刀長矛的優勢,衝到敵人跟前去拼殺,讓洋人的槍炮發揮不了作用。
馮婉貞率領青年們在距離村子兩公里的一片茂密的樹林裏隱蔽起來。下午四點鐘,剛在謝莊吃過虧的侵略軍果然抬着大炮來了,這次他們來了約600人。當敵人來到樹林旁邊的時候,馮婉貞拔出大刀,奮勇當先,率領青年們向侵略軍衝去。侵略軍遭到這突然的襲擊,非常驚慌,隊伍立即大亂。他們想放槍,可是距離太近,不能放,只好勉強用槍上的刺刀與青年們進行搏鬥。馮婉貞帶領大家,揮舞着大刀、長矛勇猛砍殺,侵略者招架不住,就紛紛敗退。狡猾的敵人急於想擺脱這短兵相接的困境,以便用洋槍射擊。馮婉貞看出了敵人的詭計,率領謝莊的青年步步進逼,迫使侵略軍始終不能用洋槍來射擊。這一仗,一直打到黃昏,英勇的謝莊青年打死侵略軍100多人。
剩下的敵人,不得不丟下長槍大炮,倉皇逃跑了。侵略軍受到這次打擊後,再也不敢來侵擾謝莊了。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國女性的吃苦耐勞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她們的英雄事蹟卻很少為世人所知。在國難當頭時,她們巾幗不讓鬚眉,指揮千軍萬馬,馳騁在刀光劍影的疆場,勇氣可欽可敬,事蹟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幗英雄秋瑾詩中所説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