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電影動畫分鏡手稿的畫工優劣 互影響成片質量嗎?

  這個問題看似很小,其實很寬泛的。因為日系美系的分鏡不一樣,分鏡、故事版(Storyboard)和活動故事版(Animatic)又有點微妙的不同。電影和動畫的分鏡應用不同,電影裏真人片和特效片的分鏡又不一樣……所以看這個問題覺得頭好大,但是還是爭取説的大家都懂些:)

  比如【分鏡頭腳本】11 位導演的分鏡頭手稿對比,姜文最任性! 這篇貼的真人電影導演的分鏡,首先很多不是導演本人畫的,而是僱傭專門的故事版畫家畫的。還有其實很多並不是像動畫電影那樣從頭到尾都是分鏡畫出來的,因為真人受制於拍攝環境和演員,還有鏡頭機位和後期剪輯,畫的分鏡和成片效果是有極大出入的,不像動畫電影那樣分鏡有極其重要的根本意義,動畫分鏡基本扮演了大部分的剪輯的功能。

  所以一部真人電影畫全本分鏡真的不是特別有性價比的事情。

  第一耗時長價格高,第二未必能照着拍來實現分鏡的效果。

  所以很多你看到的電影分鏡都是隻畫重要場景,給導演和劇組團隊畫的示意圖,表示清楚就行。所以其實我更願意把姜文畫的更像是一種示意圖的塗鴉拿出來説:“我要畫面裏那種解放軍綠軍裝一排排的效果。” “啥子效果?” “諾,大概就是這樣的效果。” “我要馬小軍和米來在湖中心划船的。” “長啥樣?” “諾,大概這樣。”(姜文就蹭蹭蹭蹭塗鴉出來了,喂喂,根本不是講故事的分鏡啊,分鏡應該是有連續上下鏡頭的= =,就是大家看到的那種圈圈人。在講《陽光燦爛的日子》拍攝的幕後書《誕生》裏面講述了姜文畫這些圖的背景,PS:製片人表示拍開場飛機歡迎那段戲就拍掉了一大半預算,這本書非常好,一定要看哇。

  當然,有土豪的劇組會請故事版畫家來畫很細的故事版,現在國內也多起來了,比如:張勃 -《畫皮 2》故事版

  更土豪的是《鋼鐵俠 3》宅邸被轟段落分鏡頭動畫,共六分鐘。鋼鐵俠這種其實不能叫分鏡和故事版了,而是 Animatic,為什麼使用這種方式?因為涉及到大量特效和虛擬場景,所以用如此細緻的 Animatic 可以清楚看到成片的效果。

  所以你看啦,電影中使用到故事版 / 分鏡的都是比較偏重虛擬的重要場景,導演和劇組需要能看到影片最終效果的一個勾勒。簡而言之:對於真人電影來説,分鏡 / 故事版對畫面的精細度還是要求很高的,因為某種程度就是最後的成片的效果圖,對於鏡頭和鏡頭的銜接其實並不是那麼看重。(我有非常優秀的畫動畫故事版的同學,真的對於鏡頭和時間掌控非常好,去應聘過張藝謀的《長城》,然後被嫌棄畫風不好看,囧死,其實對於分鏡 / 故事版,對鏡頭和時間的掌控和敍事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可惜對於真人電影,尤其國內導演來説,他們對於故事版的需求更在於畫面本身吧……更像是一種系列化鏡頭的概念設計圖示……)

  所以其實故事版和分鏡師的天堂還是動畫,因為動畫才能完全體現出他們的想法,才能體現出分鏡 / 故事版真正的威力。

  動畫成本特別高,需要提前定好每一個鏡頭,所以分鏡在動畫中極其極其極其重要,甚至説故事版畫家等同於半個導演了,所以超屌的動畫電影導演基本都親手畫分鏡,因為只有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表現的是什麼。尤其是在日本,很多動畫都是沒有劇本的,而是導演直接畫分鏡了。比如宮崎駿爺爺的電影從來沒有劇本,都是:“好煩啊,與其有時間寫劇本,我直接畫出來得了。” 細田守、今敏、大友克洋、痞子庵野都是喜歡直接畫分鏡的導演,所以你看關於他們的影片花絮,都是前半部分片子已經下發去做了,但是後面結局導演還在改分鏡沒想好故事呢。

  美國工業化比較細緻,一般分鏡就交給一羣故事版畫家,然後他們每個人都畫同一個場景,然後導演挑選覺得適合的(所以説國外動畫電影預算真 NB,養得起一羣故事版畫家隨便挑 TAT)。個人覺得 BRAD · BIRD 導演可謂美國動畫中懂鏡頭的第一人,有志於學習鏡頭的一定要去拉《超人特工隊》,這是我覺得米國商業電影中分鏡最強的動畫電影!最強分鏡不是説鏡頭有多麼酷,而是毫無破綻一氣呵成為故事服務,要文戲有文戲要武戲有武戲,吊炸了!(PS:武戲分鏡最強的是《功夫熊貓 1》吊橋一戰……徹底跪倒)

  這裏推薦下夢工廠《小馬王》的故事版,全電影一共 1145 張,畫的非常精彩,無論畫面結構和鏡頭銜接本身,非常值得學習。

  小馬王分鏡稿(1145p)rayfile (添加永久鏈接地址)

  不過美國的故事版和日本的,以及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分鏡運作方式不一樣,他們故事版是一張張貼到牆上,然後主講的故事版畫家上去手舞足蹈講故事。

  壓箱底的好東西:馬達加斯加 2 創作者親配故事版—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這是當年傳媒 ANIWOW 動畫節,美國夢工廠的故事版藝術家和同學們講新作的《馬達加斯加》的一段戲。你看,經過故事版藝術家聲色並茂的演繹,和我們看靜態的一張張故事版是不是全然不同?太 NB 了。

  所以表看有些美國的故事版畫的簡單,那個並不是 Storyboard 的全貌,美國動畫電影在故事版畫家畫完故事版之後,會交由專門的剪輯師放在時間軸上,配音,配聲效,來達到傳達出所有故事版畫家想要傳達的效果。

  (上圖是《怪物公司》的製作流程,故事版 - Layout - 動畫 - 成片,角色走位和鏡頭其實最後是靠 Layout 定位,故事版只是個大概,但是基本確定了節奏和時間以及大致機位,但是精確 + 工業化傳達要靠 Layout)

  甚至可以説,無論在日本還是美國,你要升級當動畫導演必須要是 Storyboard Artist,就是必須是畫分鏡 / 故事版出身的。這個是導演的基礎。

  日本分鏡大家比較熟悉,是這種豎排版的,基本沒有美式那種做動態故事版的流程,因為節約成本,但是因此一般也會畫的比較細,這樣傳達的比較清晰。

  (上圖為細田守的《海賊王》劇場版分鏡)

  日式分鏡有兩大極端:人肉打印機大友克洋、今敏和衝浦啓之,畫的鉅細致!簡直堪比 Layout 慘無人道的細緻!

  (上圖為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分鏡)

  還有一個極端是禽獸不如押井守。關於押井守不會畫畫這點是真的= =,所以他自己畫的分鏡畫面很蠢萌,和兒童畫一樣。並且基本都需要 Layout 師給他修一遍(求求你們表説《人狼》分鏡是鴨子畫的啦,那是人肉打印機衝浦啓之畫的)。

  不過並不妨礙他是一個優秀的導演,其實對於鴨子我一直覺得他屬於電影導演而不是動畫導演……畫得好,成片爛還是沒有用的。

  所以對於動畫來説,分鏡 / 故事版畫面如何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動畫電影中更注重鏡頭本身,強調的是敍事。但是細緻的畫面有助於讓流程更便捷,畢竟你作為導演,如果下面的人總是噠噠噠跑過來:“導演導演,這個畫的是啥子?” “導演導演,這個圈是啥?”,肯定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為了説明畫面不重要,舉個例子,當時我們做《功夫兔與菜包狗》時候,這段戲的動態故事版是導演自己畫的,你看他就畫了一個方塊和一個圓圈代表角色……但是我們都看得懂導演的意圖,原畫也有自由發揮的空間,這就是水平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21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電影動畫分鏡手稿的畫工優劣 互影響成片質量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