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包拯,幾乎不會斷案,那歷史上的包拯是怎樣的?
神探狄仁傑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狄仁傑在劇中的表現讓人記憶猶新,其次更是有關於李元芳的經典語錄,最為人熟悉的就是“元芳,你怎麼看?”無論是李元芳還是狄仁傑,在劇中的表現都是非常出色的,可是與歷史上的相比,就出現了很多差異。首先來説,李元芳在歷史上並不存在。
李元芳只是杜撰出來的人物,正史中是沒有此人的。2012年的時候,元芳體火遍網絡。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是一個破案高手,其實歷史上的狄仁傑並不是破案的。狄仁傑身為大理寺丞,是斷案的,並不是破案的。在歷史上,還有一人是斷案的高手,並不是破案的高手,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青天人們肯定是熟悉的,他的知名度與狄仁傑不相上下。隨着文學作品的出現,包青天越來越被人熟悉,可是歷史上的包青天與文學作品中的大不相同。宋朝時期,包青天的名字幾乎是盡人皆知的,只不過當時的包青天並不是因為破案出名的。文學作品的不斷普及,讓人們對包青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包青天並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叫做包拯,大部分人對包拯的印象就是臉黑如碳,其實這都是文學作品的寫作而已。歷史上的包拯可不是臉黑如碳的。關於包拯的説法有很多,比如説斬死自己的侄兒,父母離世由嫂嫂撫養長大等等,這些是否為真的。相信你肯定特別好奇。還有就是包拯斬首公孫策,這都是包拯身上最為人熟悉的故事。
包公本名包拯,字希仁,死後諡號為“孝肅”,生於北宋鹹平二年(999年),自幼聰穎好學,深受父母的寵愛。在《鍘包勉》和《包公賠情》等戲曲裏,説包拯從小受父母遺棄,由包拯大嫂帶養成人,其實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文學作品和現如今的電視、電影等作品中,對包拯的描寫都是非常片面的,單單説臉色就與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中的不同。
包拯的形象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都是清官,其次就是擅長破案。現存的元代公案戲有18種,包拯一人就佔了11種;明代北京永順堂刊印的説唱詞話有13種,反映包拯破案的也有8種。之所以會出現包拯擅長破案,就是因為戲曲的出現,歷史上的包拯並不擅長破案,或者説,包拯的本職工作,與破案無關。
戲曲小説的這般大肆渲染,讓包拯成為了一個盡職盡責的封建清官變成了無所不能、神通廣大的破案能手。歷史上的包公,其實遠非傳説中的那樣神奇。與戲曲小説中相同的是,歷史上的包拯確實是為民辦事,因此受到了後人的敬仰和愛戴。包拯青年時代,確實是破了一次案,這就是一起盜割牛舌的案件。包公在天長縣任知縣時,一個農民來告狀説有人偷割了他家耕牛的舌頭。
宋朝時期的律法明文規定,宰割牛是違法的。包拯對那農民説回家把牛殺了,自己留一點吃,其餘拿到市場上去賣。那位農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殺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報案,向包拯控告那位殺牛的農民,包拯反而將這告狀的人扣押起來。在宋史中,僅僅是記載了類似“斷割牛舌”這樣的幾件小案,關於他如何成為“日斷陽,夜斷陰,三口銅鍘泣鬼神”的破案高手,宋朝史料中並沒有記載。
關於包拯耳熟能詳的推斷明瞭、察識細微、判決恰當、結案迅速的大案要案,大都是來自於晚明時期的《龍圖公案》一書。根據考證來説,這裏面記載的內容不屬實。包拯在29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在此之前他一直很努力的讀書學習。走入官場的包拯開始為民做主。包拯對公務兢兢業業,受到百姓的普遍稱讚。這就是説,包拯中進士後,也沒有來得及審理多少案件。
由於包拯想要照顧父母,因此包拯一直沒有機會出任官職。到了包拯39歲的時候,包拯父母都駕鶴西去,同時守孝期滿了,他才又回到了官場,出任縣令。正是因為這種孝道,才讓包拯名留青史,這是包拯名留青史的一個原因。包拯擔當過多種官職,但從史料記載來看,包拯的主要工作並不是斷案,而是當諫官和財政官。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包拯初任監察官員。他先後向宋仁宗提出了《論取士》、《論縣令輕授》、《請選廣南知州》等建議,還細心考察北面和西面的邊防,寫成了著名的《論契丹事宜》和《論邊將》等奏摺,希望朝廷重視軍隊訓練,警備邊防。終其一生,包拯幾乎沒有時間斷案。總之,包拯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官場的黑暗、百姓的無奈,照出了人們對剛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