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叫王羲之,兒子叫王獻之,父子之間為何不避諱
父親叫王羲之,兒子叫王獻之,父子之間為何不避諱原創
小珏説歷史
3小時前
在中國歷史上,父子都是書法家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三國時期的鐘繇和鍾會父子,又比如唐朝時的歐陽詢和歐陽通,再比如宋朝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但是,最出名的還應是東晉時期的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王羲之自不待説,被後世尊為書聖,其實王獻之也被尊為書壇亞聖,與父親並稱為“二王”。而且,王獻之的名氣一度超過父親,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更被世人認可。
就是因為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名氣太大,儘管都是從事同樣的工作,即便是不懂書法,對歷史也不精通的人,也不至於將他們弄混。但是,許多朋友會向小珏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王羲之和王獻之明明是父子,名字裏面卻都帶有一個“之”字,難道東晉時的人不需要避諱嗎?
那當然不是,避諱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現象,它是指在説話和寫文章的時候,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説出來,而是採取其它方式迴避,以表尊重之意。在古代的避諱方式很多種,但基本上都是遵循着“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的總原則。
避諱到底是從何時開始,並不明確,但在唐宋和清朝達到兩次高峯。這並不是説其它朝代不重視避諱,而是沒有藉此成為黨同伐異或者文字獄的手段而已。在晉朝,著名的避諱故事就有不少。
比如當桓玄被任命為皇太子洗馬時,許多朋友前去道賀,他也設宴接待。結果在席間,有位客人嫌棄酒涼,要求温酒。不料桓玄聽説之後,竟然大哭起來。原來,桓玄的父親就叫做桓温,温酒這個詞犯了桓玄的家諱,偏偏不知者不罪,桓玄只能自己哭泣。不過場面立即非常尷尬,客人只能道歉告辭,宴會也不歡而散。
又比如在當時,朝廷任命王舒為會稽內史,卻遭到了拒絕。王舒的理由非常簡單,他的父親叫做王會,他應該避諱,所以説什麼也不去上任。結果朝廷也很遷就他,將會稽臨時改名為“鄶稽”,這才促成王舒的走馬上任。
另外,我們所知的王昭君又被稱為明妃,並不是當時漢朝朝廷給的封號,而是因為晉朝人在記載史書中要避司馬昭的諱而加的。可見,當時東晉的避諱風氣也是非常講究,而且形成了相當規範的一套制度。那麼,王獻之為什麼不避諱?
其實,王羲之一共有七個兒子,這七個葫蘆娃的名字中都帶有“之”字,分別叫做玄之、凝之、渙之、肅之、徽之、操之、獻之。不光如此,王獻之本身沒有親生兒子,他將王徽之的兒子過繼為嗣,而這個兒子的名字叫王靖之,也有史籍記載為王靜之。不管是哪個名字,肯定也帶了個“之”字,並沒有避諱。
再研究深入點,王羲之同輩中有12人的名字中帶“之”字,子侄輩有22人的名字帶“之”,孫輩中有12人帶“之”字,曾孫有13人名字中帶“之”字,玄孫中有9人名字帶“之”字,即便到了五世孫,還有4人名字中帶有“之”字。可以説,這個“之”字竟然是家族共享,想用就用。
其實,陳寅恪先生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在《崔浩與寇謙之》一文中明確表示:這並不是疏漏,而是因為王羲之家族信當時天師道,在那時候的信徒中,這個“之”是暗號、徽章。
説實話,這個問題並沒有記載在古代史料之中,正史沒有提及,文人筆記也沒有涉及,陳先生的這個觀點可謂十分新穎,卻又石破天驚。可惜的是,陳先生只是順便提到,並沒有做詳細的論述,更沒有論證過程。
但是,我們發現,在整個六朝或者南北朝時期,名字最後一個字為“之”的人比比皆是,並非王氏家族的特有。南朝名將陳慶之、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其它大族中沈氏家族的沈攸之、沈演之、沈慶之。哪怕是司馬皇族中也有司馬尚之、司馬恢之、司馬允之、司馬休之、司馬楚之、司馬景之。
因此,陳寅恪先生的推斷是有相當大的可信度。也許,這個“之”字,就是在當時代表自己的地位或宗教信仰。就像荷蘭人名字中的“範”,法國人名字中的“德”,德國人名字中的“馮”,都是貴族身份的象徵;就連近鄰日本女性名字中某某子,在大正時代之前,只有宗室的女兒才可以用。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