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以上資訊,看官老爺們有什麼要補充的,可以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哦。
很多網友特別喜歡在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發現一些特別的細節,並進行熱烈的討論。
公元前202年,劉邦、韓信、英布等人將項羽圍困於垓下,並逼迫這個西楚霸王在烏江邊自殺。從此以後,漢朝天下一統,劉邦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三位皇帝。
在楚漢戰爭初期,劉邦一度被項羽揍得非常慘,幾乎戰無不敗。如果沒有關中的人力物力作為支撐,或許早就敗在項羽之手。除此以外,項羽手下還有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將領,比如季布、龍且、鍾離眛。在他們面前,劉邦很少能討到好。因此劉邦不僅憎恨項羽,也仇恨他手下部將。
項羽自殺後,他的部將們四散奔逃,在民間藏了起來,其中就包括著名將領——季布。季布本是楚地著名的大俠,急公好義,人脈很廣。秦末戰亂,季布被項羽徵用為將。在楚漢戰爭中,季布屢次擊敗漢軍,打得劉邦困窘不堪。
西楚滅亡後,劉邦立即下達通緝令,懸賞千金抓捕季布。同時,劉邦還強調,膽敢窩藏季布者,夷三族。雖然命令十分嚴苛,但仍有勇士不將其當回事。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俠客收留了季布,將之隱藏了起來。
但是老這麼躲藏也不是辦法,想拿季布人頭換錢的投機者可謂到處都是。因此,周姓俠客想了個辦法,他將季布打扮成奴隸,將之賣給魯地的大俠——朱家。在交易時,朱家一眼就認出了人羣中的季布,但是他並沒有直接點明,而是暗地裏跟自己兒子説:“這人不是凡人,不能將他當傭人看待,要讓他和我們吃一樣的食物。”
安頓好季布後,朱家便驅車去往洛陽,拜見了老相識——汝陰侯夏侯嬰。夏侯嬰與劉邦是布衣之交,擔任他的太僕,也就是私人司機。此人戰功卓著,忠心耿耿,很受劉邦賞識。夏侯嬰見故友來訪,非常高興,於是請他吃了好幾天大餐。
在酒足飯飽之際,朱家突然問夏侯嬰:“陛下為何要抓捕季布?”夏侯嬰回答:“因為他多次讓陛下難堪,陛下恨極了他!”然後朱家又問:“你認為季布為人如何?”夏侯嬰答:“非常有才幹。”
聽到這裏,朱家便笑道:“季布當年之所以痛打陛下,只因他是項羽的忠臣。受人之託,忠人以事,這有何不妥?現在陛下剛剛奪得天下,僅僅憑着個人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這豈不是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再説憑着季布的賢能,北逃向匈奴,南逃向南越國,在哪不能受重用?如果逼季布太急,必然會將賢士逼向敵國,到時候楚臣伍子胥奔吳滅楚之事,就要重演了!”
夏侯嬰聽了朱家的言論,很快變猜到了季布的所在。然而在他看來,朱家的話不無道理。於是他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劉邦奏明。劉邦性格寬大,從諫如流,知錯能改,他很快便追回了通緝令,並赦免了季布。其後季布親自面見劉邦,向其謝罪,而劉邦不計前嫌,任命其為郎中。之後,季布歷事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三代君主,成為漢代的名臣。
季布飛黃騰達後,曾準備重謝朱家。但令人感嘆的是,朱家卻選擇避而不見。他之所以幫季布,完全是為了“義”,根本不是為了求回報。古代俠客的高義,直到今天仍讓人高山仰止。
季布得救了,然而他同母異父的弟弟——丁固卻沒那麼幸運。如果説季布是劉邦的仇人,那麼丁固反而可以稱得上是劉邦的恩人。
彭城之戰時,劉邦大敗。當時,丁固和季布一樣,都是項羽手下大將。在彭城以西,丁固追上了狼狽逃竄的劉邦,兩軍短兵相接。情急之下,劉邦對着丁固大喊:“咱倆都是賢士,何苦相害呢?”
丁固一聽,認為這是個兩頭下注的好機會。於是他故意網開一面,放走了劉邦。垓下之戰後,丁固得意洋洋地謁見劉邦,想求得封賞。然而劉邦卻帶着丁固去自己的軍隊中示眾,並説:“丁固不忠於項王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固也。”隨後,劉邦斬殺了丁固,並説:“我可不想後人效仿這位不忠之臣!”
就這樣,劉邦在取得天下後,殺了一個恩人,赦免並重賞了一位仇人,並以實際行動告知自己的臣民,什麼叫忠誠。
司馬光認為,對於人主來説,進取與守成,必須要用兩種不同的手段。在進取之時,要學會招降納叛,不能因對方是叛徒就不任用;但在天下一統,需要守成之時,就必須使大家明瞭為臣之道,就必須要“斷以大義,使天下曉然為臣不忠者無所自容。”即使這位不忠之臣對君主懷有私恩,也不能使之存活。
在司馬光看來,劉邦不受個人好惡所驅使,殺一恩人卻讓天下不忠之臣惴惴不安,賞一仇人鼓舞天下忠臣之士,其目光之遠大是無人可比的。在他看來,漢朝之所以有四百年太平江山,正是源於劉邦的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