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歷史名將:別再為趙括洗白了,真實歷史上的他真的只是一員庸將!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經典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為之前的歷史人物翻案成了很多人喜歡的事情。卻是,有些歷史人物因為演義或是民間傳説的原因蒙受了數千年的冤屈,但是有些歷史人物也有很多人翻案,但是實際上理由卻很牽強。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趙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今天我們就來説一下,為什麼為他翻案不成立,解釋一下為什麼他在真實歷史上真的是一員庸將。

影視劇中的趙括
趙括, 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自幼熟讀兵書,前260年,趙孝成王換下老將廉頗,改任趙括為帥。趙括改變廉頗的戰鬥策略,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被秦將白起誘入包圍圈殺死,此戰讓趙國損失四十五萬精壯,從此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
雖然趙括的戰敗讓趙國大受損失,但是從這一仗技能判定他是一員庸將嗎?是,但也不全是,從這一場戰鬥的細節,我們完全可以看出趙括的軍事指揮水平,再配合其他的相關史料,最終得出他是個庸將的結論。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一下這一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第一:名將的低評

趙奢
一個人的名聲在某種程度上是比較準確的,尤其是當評價者的水平夠高的時候。趙括的父親是趙國名將趙奢,曾經在闕於之戰大敗秦軍,讓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首次在軍事上受挫。隨後又和齊國名將田單談論兵法,讓田單佩服不已。可見趙奢在軍事上是有着很高的水平的,可是他是怎麼評價自己的兒子趙括的呢?《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了趙奢對自己兒子趙括的評價:“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要説哪個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有出息呢?假如趙括在軍事上哪怕有一點靈性的話,趙奢恐怕也不會把自己兒子説的這麼不堪。趙奢能這樣評價趙括,原因只有一個:趙括真的不行。當趙孝成王改任趙括為帥的時候,已經身患重病的藺相如極力反對,藺相如身為一代名相,能夠為了國家利益忍讓廉頗對自己的侮辱,説明他是非常客觀公眾的一個人,連他都不看好趙括,也能説明趙括真的不行。
第二:軍事指揮水平低

紙上談兵
為什麼説趙括是庸將?其實根本原因還是長平之戰中他所暴露出來較低的軍事指揮水平。趙括在長平之戰中犯了很多錯誤,首先,趙括不仔細分析就貿然進攻。當他接手帥印的時候,便立刻改變策略發動進攻,他對老帥廉頗的勸導視若罔聞,也沒有找下面的將軍詢問軍情,而是立刻更吏換將,準備實行自己的戰術。一般情況來説,除非趙括有很高的軍事指揮水平,或者是手下有一幫精兵強將,這麼做才有獲勝的可能。但是在二者都沒有的情況下貿然換將,充分説明了趙括在軍事上衝動自大的缺點,這是兵家大忌。

影視劇中的白起
其次,小勝之後就被衝昏頭腦。要知道,在趙國換帥的同時,秦國也秘密調任白起為帥,很多朋友抓住這一點,説趙括不知道秦國主帥是白起,才會貿然進攻,以至於進入白起精心設置的包圍圈。但是實際上,就算趙括不知道情況,也不應該犯這種錯誤。因為上一任主帥廉頗在與秦軍的交戰中已經失利過幾次,而對手也不是白起,只要稍微冷靜一下就知道,趙括在繼任之初取得的勝利應該是有問題的。然而趙括卻被盲目的自大沖昏頭腦,帶着主力一頭扎進白起的包圍圈,這可以説是他在長平之戰中最大的錯誤。

長平之戰衞星圖
最後:趙括用兵過於盲目。即便是進入了秦軍的包圍圈,秦國這個時候再戰場上的部隊與趙國軍隊在數量上應該是相差不大的,而趙括在糧草不足的情況下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而是選擇了最糟糕的戰術——固守待援。要知道首先趙括手中已經是趙國大部分的兵力了,而四十餘萬人固守待援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不足,這個時候選擇固守,等於白白消耗自己的糧草。等到士兵餓到自相殘殺的地步才突圍,怎麼可能成功?此外,白起只派遣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就將趙國的四十多萬人分為兩節,由此可見趙括在戰場上的鎮場能力也真的不行,很容易就被敵人迷惑,實在是過於盲目。
第三:為人過於狂妄

趙括戰死
其實趙括早年就跟隨趙奢打過仗,很早就進入行伍,但是他和自己老爹水平差的實在太遠。昔日趙奢為帥之時,忙於軍事無暇顧及家庭,趙王賞賜的財物也大都分給手下將士,因此他在軍中聲望很高。但是趙括恰恰相反,他根本不跟將士打成一片,只關心哪裏的地更值錢,趙王賞賜的財物也都自己存着。在他掛帥之時廉頗曾經勸導他:秦軍千里奔襲,利在速戰,應以守為主。但他不但不聽,還蔑視廉頗,氣的廉頗丟下帥印就走。在長平之戰前他就看不起之前的秦軍主帥王齕(he),直言只有白起才配做自己的對手。《史記》記載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也能看出他有多狂妄。沒有真本事的盲目狂妄讓他輕敵冒進,最終導致長平之戰的失敗。
綜上所述,趙括其實就是一員作戰水平很低的將領,充其量算是一般,他是一個不值得洗白的人,因為歷史並沒有冤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