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曉、婦孺皆知。他是一位大思想家,是儒學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對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至今都在影響着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今後還將繼續影響着中國人的一切。
可以説孔子那一套忠君、仁愛、中庸思想已經在中國人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深入骨髓、揮之不去。
孔子被歷代統治者成為孔聖人,大成至聖先師,抬到了高高的神壇。但孔聖人並不是天上的神,而是人造的神,他是有血有肉的。
作為一個來自凡間的神,孔子當然不是跟孫悟空那樣,是從石頭中縫蹦出來的,他不但有母親,還有父親。
史料説的明白,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魯國的一個叫顏徵在的貴婦人分娩,隨着一聲巨響,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了,這個孩子就是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孔丘、孔聖人。
孔子出生後,像全世界所有的父親一樣,他的父親叔梁紇也欣喜若狂,把他抱在懷裏愛不釋手。接下來該做的事,就是和天下所有父親一樣給孩子起名。
起個什麼名字好呢?也許是因為太興奮了,父親這個才高八斗的學子一時間竟然想不出合適的名字。這時候,他忽然看見孩子的頭頂有凹陷,就像起伏的山丘,於是靈機一動,就給兒子取名丘,這樣一來孩子就有姓名了——孔丘。
説到這裏,細心的朋友發現不對勁了,孔子老爸叫叔梁紇,母親叫顏徵在,孩子不隨母姓不跟父姓,姓孔,有沒有搞錯,難道孔子的母親她?
我們知道中國是血統論最盛行的國家,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凡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無不是名人之後,哪怕不是,也要追根溯源找上一個名人去攀附。
而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祖上也一定不是泛泛之輩,可以説是家世顯赫。
孔子自己就曾經説過,自己祖上是商朝貴族,由此可知,孔子如此偉大,祖上跟上古聖王殷一定有血緣關係,後來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商朝貴族被封於商丘,建國宋國。
而作為殷的皇族,孔子家族自然也就成為宋國新貴,地位非常顯赫。不過世事無常,到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這一代,宋國局勢出現動盪,搞得人心惶惶,貴族的護身符也不管用,而且還首當其衝成為動亂的受害者。
叔梁紇一看還等什麼,撒丫子吧,於是就拼命向東,一溜煙跑到了魯國。
兒子英雄爹好漢,孔子學問如此了得,父親叔梁紇也不是省油的燈,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博古通今,文武雙全、滿腹韜略。
史書中説他"人品出眾,博學多才,孔武有力,且能文能武"。
是金子,到哪都要發光。移民到魯國之後,叔梁紇立馬受到重用,被錄用為公務員,不久之後就得到升遷,任職陬邑大夫。
都説亂世出英雄,由於春秋時期天下大亂,叔梁紇的文采沒有得到發揮,武功倒是大顯神威。
在一次征戰之中,魯國士兵士氣高昂,吶喊着潮水般湧向城門,城門馬上就要攻破,這時候狡猾的敵人故意放水,打開城門,等魯國軍隊衝進去一部分的時候,守城軍隊突然要把城門放下。
這樣一來,進城的士兵就會孤立無援被包餃子。
在此千鈞一髮的時候,叔梁紇大喊一聲,以閃電般的速度衝上前去,用自己血小山一樣的肩膀死死頂住了城門不讓落下,城裏的魯兵趁機出城轉危為安,叔梁紇一扛成名。
叔梁紇回國後受到嘉獎成為戰鬥英雄,魯國君號召全國人民向他學習,可謂是功成名就。
但是人沒有萬事如意的,叔梁紇事業順利,家庭幸福,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接班人,沒有後代,都六十出頭了,依舊顆粒無收。
不過説沒有後代也不符合事實,叔梁紇妻子都沒有生育,小妾倒是生了一個兒子,但有腿疾,不是完人。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叔梁紇對此耿耿於懷,為了完成使命,年過六十的叔梁紇決定再娶一個,就不信了。
既然娶妻是為了傳宗接代,就要門當户對,要讓將來的孩子有個純正的貴族血統。叔梁紇聽説就魯國貴族顏氏家中有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就託人前去提親。
顏氏共有3個女兒,大女兒和二女兒都一聽叔梁紇年齡都連連搖頭;因為那時候人的平均壽命不到三十歲,六十歲的人隨時都會向閻王爺報到,説不定嫁過去蜜月沒過就要守寡。
只有三女兒顏徵在不在意對方年齡,説只要對方人品可以,身強力壯比什麼都好,於是顏徵就成為叔梁紇。
新婚之後,叔梁紇為了要兒子也是拼了,不僅到處祈禱,求神拜佛,還非常注意養生。功夫不負有心人,尼丘山祈禱後,顏徵在終於懷孕。
孔子出生後,因腦袋上有一個凹陷,又在尼丘山得子,因此取名丘,家中排行老二取字仲尼,所以那個年代人們叫他孔老二。
由此可見,孔子母親人品沒有問題,那麼孔子為什麼沒有隨父姓呢?這跟春秋時期的姓氏習慣有關。
眾所周知,現在的人是有名,有姓,而古代人則有姓有氏還有名字,非常複雜。
所謂姓,是大單位,也就是一個龐大的族羣的代號,族羣裏衍生出小的單位,就是氏。
孔子身上有商朝貴族血統,是殷的後代,根據史料查知,商朝的王族姓子,因此,孔子也是姓子的。
根據《孔子家語·本姓解》記載,孔子家族傳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的時候,已經"五世親盡",也就是到了分支的時候了。按照規矩,分支的時候,應該用族長名號,於是族長孔父嘉的名號就成了氏,孔氏家族由此誕生。
問題來了,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開始就已經有了孔氏家族了,孔子的老爸為什麼沒有姓孔,而是叫叔梁紇?
原因很簡單,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天下大亂,禮崩樂壞,沒有權威,什麼規矩都沒有,人的稱呼也是非常隨便,有喊姓加名的,有喊氏加名的,有的則直呼其名。
這就像現代人如果單位裏有個高力士,有人喊老高,有人喊小高,有人喊大力,有人喊小士,而他的父母則會親暱地喊他"士"。有所不同的是,現代人不管咋喊,身份證、户口本上不會亂,古代則是亂到家了。
比如千古一帝秦始皇,叫嬴政,贏是他的姓,而他的氏為趙,母親就被稱為趙姬,因此叫他趙政也沒叫錯。
而孔子的父親叔梁紇,裏面沒有姓,叔梁是他的字,紇是他的名,如果很規範地去叫他,孔子父親應該叫孔紇。
《論語》在中國歷史上其實一直充當着學習教材的作用,兒童啓蒙階段尤其如此。
馬雲在一次採訪中説:“這麼多年來,我最近在看、重複看的、不斷看的書,就是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和佛經,我從中受益最深,這才是真正人類的智慧。”
思想家章太炎:“讀《三字經》不如讀《百家姓》,讀《百家姓》不如讀諸子百家,讀諸子百家不如讀《論語》。”
北宋名相趙普:“《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作家餘秋雨:“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論語》。”
現在的國學教育方興未艾,學習《論語》,是青少年瞭解傳統文化的必要途徑之一。作為家長來説,自己最好也能夠讀《論語》,如果工作忙做不到,至少可以勸自家的小朋友能讀《論語》。修身養性、提高禮貌修養不説,學習考試中也離不開《論語》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