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舅是八仙中出現最晚的一位,關於他的材料和傳説也是最少,比他有資格進入“八仙”的神仙比比皆是,他的最終入選頗有湊數之嫌。
關於曹國舅的身世有三種説法。
第一種説法是説他是宋仁宗曹皇后的長弟,名景休,據《歷代神仙史》卷四《宋仙列傳》載:
天資純善,不喜富貴,酷慕清虛。……國舅有弟驕縱不法,後罔逃國憲。國舅深以為恥,遂隱跡山岩,精思元理,野服葛巾,經旬不食。一日遇鍾離、純陽二祖,問曰:“聞子修養,所養何物?”對曰:“養道。”曰;“道何在?”曹舉手指天,曰;“天何在?”曹引手指心。二祖笑謂曰:“心即天,天即道。子親見本來面止矣。”遂授以還真秘術,引入仙班,有仙傳、文集於世。
《神仙通鑑》説的更為具體,曹景休弟名景植,恃勢妄為,曾不法殺人,包拯審理此案,景植伏罪。景休深以為恥,於是隱跡山間,矢志修道。
但這樣的材料根本靠不住,因為史上並無曹景休其人。《東遊記》一書中所敍,與上面的故事略同,只是將曹景休改成了曹友。當然,曹友也是虛擬的人物。
第二種説法是説曹國舅乃是宋仁宗朝的大國舅,名諱不祥。據明代佚名所撰《龍圖神斷公案》卷七《師兒巷》載:曹國舅乃宋仁宗之大國舅。時有廣東潮陽縣秀才袁文正,攜妻張氏往京城赴試。二國舅貪戀張氏姿色,邀袁生夫婦入府,絞死袁生,逼迫張氏。張氏不從,於是被他關進了房間裏。
袁生死後,以魂靈的形式去包公那裏起訴二國舅。大國舅考慮此事被包公嚴辦,就告之其弟,要他把張氏置於死地,以絕後患。於是二國舅準備把張氏投入井裏,張氏逃跑,太白金星化作老人將她引走。張氏在路上遇到大國舅,誤以為是包公,向其投呈訴述冤情。大國舅接呈大驚,以衝道為名,用鐵鞭打她。沒幾下,張氏就暈了過去。大國舅以為她死了,就把她扔了僻靜的巷子中。
張氏醒後,往訴包公。包公問清真情,以詐病為由誘騙大國舅來府中探望。大國舅來府之後,包公令張氏出訴,將大國舅長枷監禁了起來。又修了一封假書騙二國舅來府中,令張氏出來訴説冤情,又將二國舅枷入牢中。曹皇后發動仁宗前來説情,包公不從,令人將二國舅押赴刑場處決。仁宗頒詔大赦,大國舅獲釋。
大國舅撿回一條性命,大徹大悟,於是入山修行,得遇真人點化,引入仙班。
類似的題材還有傳奇《袁文正還魂記》、《雪香園》,詞話《斷曹國舅公案傳》。這一傳説故事,倒符合皇親國戚的本來面目。二國舅是個地地道道的小混混,仗着皇后姐姐的權勢為非作歹,大國舅也並非什麼良善之人。可就是這麼一樣邪惡之徒,只要能改過行善,竟也能加入仙班,頗似佛家所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宗旨。
第三種説法即是説曹國舅是宋朝的曹佾。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他是宋初名將,魯國公曹彬之孫,其姐即是宋仁宗趙禎的皇后。曹皇后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史稱其性慈儉,重稼穡,常在禁苑之中親自種谷養蠶。她還擅長書法,善飛白書。一次宮內突發兵變,曹後當機立斷,組織近侍相拒,頗有章法,迅速平叛,真可謂是智能雙全,不愧為將門虎女。神宗即位後,她成為太皇太后,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
她的弟弟曹佾,字公伯,性情和易,通音律,善於奕射,喜作詩,多才多藝。靠着姐姐的權勢,他做到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高官,後封濟陽郡王。曹佾是一個很低調的人,明哲保身,在當時政治動盪的年代,他卻能安然度過各種風波。他的訣竅就是一出朝門,從來不談國事。神宗曾對大臣們説:“曹王雖用近親貴,而端拱寡過,真純臣也!”這位純臣靠着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悠哉遊哉地活了七十二歲,這在古代可以算得上是高壽了。
但起初民間並沒有他成仙的傳説,之所以將曹國舅的帽子扣到他頭上,是因為八仙中出了個曹國舅,大家才去歷史上找對應的人物的。正如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説:
曹國舅,相傳為曹太后之弟。按《宋史》慈聖光獻太后弟曹佾,年七十二而卒未嘗有成仙之事。此外又別無國戚而學仙者,則亦傳聞之妄也。
那麼曹國舅是如何進入八仙之列的呢?在後來的八仙形象中,曹國舅不是葛巾野服,一身隱士裝扮,而是身着紅官袍,頭戴紗巾,臉上塗着豆腐塊,一副小丑縣官的模樣。八仙故事普及之後,民間的廟會扮了他們來娛神,也是娛樂大眾,富貴人家的筵宴上也會扮了他們來祝壽。八仙的形象服飾也與戲曲掛上了鈎,戲曲中的生旦淨末醜的形象也搬到了八仙身上。這樣扮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是有些熱鬧。在宴會中,如果只有才子佳人、綠林好漢,總讓人覺得缺少點什麼,而在其中如果夾雜着一個花花公子的小丑,跳來跳去,做出各種滑稽的表演,那氣氛就顯得相當的活躍了。所以有人認為,八仙之中的曹國家極可能就是以這種形式登場的。後來才慢慢地脱離了小丑形態,一副正經官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