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女考上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是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傳承中華民族立德樹人的瑰寶,成人才成材,將優良品質觸及幼苗的心靈深處,用心澆灌,靜靜等待他們生根、發芽,最後成長能經歷風雨的參天大樹,此時四周便會花香四溢,芬芳滿懷。
自古家中有人中舉,好事傳千里,十里八鄉的人都會前來慶賀。現如今,一户人家中有人考取名校,媒體便會將喜訊傳至十里、百里、甚至千里,更何況是家中三個孩子全都踏上名校,人們道喜的同時不禁想是什麼樣的家庭、怎樣成功的教育,才會三喜臨門惹人羨慕?
黃克智是我國知名固體力學家,與妻子育有三個孩子,令人感到驚歎的是,三個子女都金榜題名考取了好學校,老大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來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老二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又取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老三於斯坦福大學就讀,從本科一路讀到博士。
若是隻有一個孩子成功或許其中有幸運的成分,但是三個小孩都獲取成就,如此小概率事件就不是幸運的事了,這離不開二老成功的家庭教育。
提及此事,黃克智表明,自己一直全身心投入於科研事業中,家裏的事一般是妻子在管,孩子的教育妻子功不可沒,直言"孩子們取得的成就主要是老伴的功勞,如果按百分比計算,我只能佔20?老伴要佔80?strong>。"
回顧起兩人對孩子的教育,其實主要是育人為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賦予孩子堅韌不拔的品質,才是他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後續的學習之路,人生之路憑着他們自己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黃克智還説到在孩子小時候打好基礎,大了便順心了,人們都羨慕他們,小孩不僅讀書聰明,還團結友愛,懂事孝順,實在是品學兼優,紛紛向兩人討教教育心得。
相比於其他兩個小孩,老大的求學路就艱苦得多,黃老在她身上也付出了不小的心力。
老大是個生在動盪年代的女孩,當時人們對教授的子女懷有歧視的心態,並且當時盛行"讀書無用論"的風氣,老大想讀書並非易事。
準確來説,對於老大讀書不僅並非易事,更像是白日做夢般不可觸及。老大畢業於清華附中後就被分配到毛紡廠做擋車工的工作,做擋車工可是一件苦差事,每天在紡織機前不停來回走動,結束一天高強度的工作,回家後耳鳴又腳腫,實在是辛苦。
若輪到上夜班那更是苦不堪言,夜班下班時間晚,深更半夜才能回家,雖然她是與其他幾個女孩結伴回家,但二老還是整日提心吊膽,畢竟是一個女孩,若是遇到危險可怎麼辦,他們等不到老大回家的開門聲,便怎麼也睡不着。
女兒辛苦操勞了一年,黃克智將她的疲態都看在眼裏,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便勸女兒去參加高考,即使當時讀書無用論盛行,但他還是堅持稱,掌握科學知識永遠是有用的,讀書才有出路。
決心迎戰高考後,就開始了刻苦艱難的漫漫複習路。高考備考十分辛苦,如果再上夜班,那對身體與意志都是極大的挑戰,權衡之下,老大決定不上夜班了,上完白班回家就立馬開始複習。黃克智全力支持女兒,決定親自輔導,幫她一門一門的複習,每日不間斷。
那段時間,夫婦倆乾脆不睡覺,備好飯菜等女兒下班回家,囫圇吃過幾口父女倆就開始複習了,這樣的場景在家裏每天都在上演,只有十七八歲的孩子,每天辛苦上班回到家裏還要複習到深夜,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意志的磨練。
夫婦兩人也很不容易,每日輔導孩子到深夜,第二天一早還要照常上班,女兒這一戰,竟出動了全家的力量。幾十年過去,二老回憶起來都感慨道,家裏上下但凡有一人意志不堅定,就堅持不下來了,只有堅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全家齊力奮鬥了一年多,大部分科目都複習完了,其中有兩門科目黃克智不甚瞭解,為了讓女兒能決勝高考,他硬是先學習再專研,才親自輔導女兒。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女兒以優異的成績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夫婦倆在孩子教育上最注重的是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榜樣,父母先做好才有教育孩子的説服力,這也是他們在實踐中得出來的結論。
夫婦倆人平時都非常忙,回到家一起吃完飯做完家務後,又立刻投入回工作中,孩子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刻苦專研,勤勉付出的品質也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
夫婦倆從不操心孩子們的功課,他們學習非常的自覺。從小學開始時,他們就知道學習優先,如果晚上有其他的娛樂活動,就要提前把作業完成,不能耽誤學習。
更具體的例子體現在小兒子身上,小兒子從四年級開始聽廣播學英語,黃克智雖然也會英語,但是擔心自己的口音會帶跑孩子,便不像輔導大兒女那般輔導他,而是選擇每天陪着兒子一起聽廣播,共同學習英語,這一陪就是四年。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兒子高中時參加托福考試,考場中還有許多研究生同考,強大的競爭中他竟然考取了第一名,離滿分僅有幾分之差,這與那四年裏的努力不無關係,父親的堅持給他立下榜樣,日積月累,才達到了現在的水平。
突出的英語成績吸引到遠在美國的中學,高中還沒畢業他就開始遠洋留學了,最後以美國高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獲得了來自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學院三所世界頂尖高校的全額獎學金,最終他選擇進入斯坦福大學,一直攻讀至博士學位。
黃克智夫婦倆用自己質樸方式,一路陪伴孩子們成長,在他們文化生命的起點上,儘自己所能,啓迪他們的心智,温暖他們的心靈,為他們插上夢想的翅膀,讓勤勉之光照亮他們成長的天空,照亮未來之路。
文/煙寒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