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教“偏激性認可”局面已悄然轉變,國際學校教師結構迎來大調整?

  文/Sophie

  目前北京已經恢復線上授課,雖然各學校已經有了相應的經驗,但新學説了解到有很多國際學校不僅苦於招不到外教,也疲於為外教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買單。比如外籍教師素質不過關、外教背景及資質難審查、外教行為難約束、來去由“薪”等問題。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外教在國際學校市場上受到家長的“偏激性認可”,家長們往往迷信外教面孔。但經過此次疫情,家長們逐漸意識到國際學校中的中方雙語教師更為認真負責。對外教盲目崇拜的局面正伴隨着疫情悄然發生改變。

  招聘:外教身份、資質難辨別

  新學説了解到,目前各國際學校正在積極進行外教招聘工作,招聘的節奏與往常年差不多,但外教能否在八月按時到崗仍然具有不確定性。首先外教能否順利入境還是未知,其次外教的相關資質、道德素質等方面是否符合學校的要求也難以審查。

  無證外教

  根據國家部門相關規定,在華外教需滿足身體健康,無犯罪記錄,年齡在18到60週歲之間,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和2年及以上的相關工作經歷的條件。從事語言教學的外教,應持有教師資格證書或國際通行的語言教學資格證書等。

  2016年9月起,國家外國專家局啓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試點工作,將“外國人入境就業許可”和“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整合為“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未取得“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外教均為無證“黑外教”。而在國際教育行業中存在着機構“為黑外教洗白”的現象(點擊瞭解詳情)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學校在通過機構尋找外教時需要注意外教是否具有國家出局的合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

  無德外教

  此外,在審查時還需要特別關注外教的道德素質方面的背景審查。這裏需要嚴查外教在母國或其他國家有無強姦、行竊等不良罪行,是否為國外在逃人員,是否憑藉偽造身份、學歷證書等入境,在中國大學、國際化學校或語培機構任教期間,是都有騷擾學校師生等行為。

  此外,還需注意外教任教期間,是否有種族歧視行為,外教不尊重校方、同事及學生,辱罵其他教師、學生、體罰學生等行為。

  如果學校招聘到無德外教,一旦發生問題對學校的聲譽將是巨大的損害。如2019年爆出的“青島某雙語幼兒園外教性侵女童”,該外教實際上是在美國犯下姦殺罪的在逃犯人,隱瞞身份在中國幼兒園任教。事件發生後該幼兒園的口碑嚴重下降,更有家長表示學校如此不負責任將會為孩子轉學。

  管理:外教行為難約束

  此外,學校往往也面臨着外教行為難約束的問題。新學説從部分國際學校家長處瞭解到,中國教師比外教上課更認真、負責,並且外教在與家長溝通、軟件使用方面都表現的不如人意。

  家長們對學校的外教授課質量和授課時長都提出質疑。據西安某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家長反饋,該校外教在四月末基本均已返校,但外教等線上教學的課時每週仍然只有一節課。而學校為避免外教離職,沒有對此作出任何調整和安排,讓家長感到不滿。

對外教“偏激性認可”局面已悄然轉變,國際學校教師結構迎來大調整?
  部分學校在管理上的力不從心,使外教行為難以約束。首先,這部分學校往往位於二、三線城市,由於外教招聘難、流動量大等問題,學校對外教的不良行為儘可能容忍。其次,在很多國際學校中,“外教抱團”的行為導致外教只服從外方校長管理,學校形成了外教為主導的局面。

  這種現象也使得學校的中方總校長陷入尷尬境地。新學説了解到,在上海某國際學校中,外方校長經常越級向董事會彙報,並且主導外教的管理和招聘。這一做法不僅導致中方校長的權力被架空,也使得董事會在管理中陷入兩難。

  首先外方校長為了籠絡住外教不僅會在招聘時許諾給外教福利,也會在後期工作中不斷要求學校為外教加碼,這讓學校在管理上很難平衡中外教薪資;其次,外方校長作為招聘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也很難對外教形成真正的約束和管理。這些問題都導致在突發事件出現時,學校很難調配外教。

  薪資:高薪難辨外教真心

  據新學説了解,目前中國的很多國際學校中的外教和外方校長薪資已經超過一些中東國家的學校。學校設置誘人薪資的首要目的是吸引優質的外籍教師,但這同時也帶來了外教為“薪”而來但不為學校負責任的問題。

對外教“偏激性認可”局面已悄然轉變,國際學校教師結構迎來大調整?
  在國際學校中,外教往往簽訂的是短期合同,並且較長期的合同通常為3年以內,很多學校的外教僅是在中國短暫停留,對學校的認證等相關建設表現出不負責任的狀態。在某國際學校中,外方校長在進行學校的課程建設方面經常表現出拖延的狀態,在做相關課程的認證時,流程跨度的設計往往要比校長自身的合同期長。這就意味着在合同期內外方校長,可以不必承擔認證結果的相關責任。

  在外教身上也存在着相似的問題,作為外教首先並沒有瞭解學校課程的體系設置、實施方式,並且自身對相關概念也並不清晰,反而以此散播學校的不良傳言。

  針對上述情況,清瀾山學校校長辛穎認為“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國際教師本土化,在國際教育教師本土化的前提下,加強教師培訓。疫情期間發生的這些問題,應該對我們以後的工作帶來啓發,否則我們在特殊情況下面對外教問題會總會顯得非常被動。”

  疫情暴露的組織管理矛盾集中體現在外教管理方面,家長髮現外教對課堂和學生的負責程度都不如中方教師,並且外教在與家長的溝通、軟件的使用方面都表現的不如人意。另外,在二、三線城市中,外教的流動量較大,學校礙於外教離職對學校教學的影響,對外教的管理也較為寬鬆。導致在特殊時期,學校無法調配外教的授課,導致家校矛盾。

  對於學校來説,高價聘請的外教未必就可以滿足學校的需求。據新學説了解,很多外教或外方校長均來自中東國家的知名國際學校,並且相關工作經驗豐富。中國的國際學校往往花費大價錢聘請來以後才發現,很多教師或校長只是空有“外國面孔”,但其工作能力和效率並不如中方人員。

  因此,新學説認為對於國際學校來説,未來應該注重雙語教師的培養。經歷這次疫情部分家長開始認識到,並不一定是外國的教師才能教好國際課程,中國的教師在課程準備的認真程度,以及對學生的負責任程度都比外教高。並且增加雙語教師的培養,也可以避免學校受到外教流動性的掣肘。尤其在二、三線城市中,雙語國際學校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9 字。

轉載請註明: 對外教“偏激性認可”局面已悄然轉變,國際學校教師結構迎來大調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