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張居正墓區位於湖北省荊州市沙市西北張家台,佔地15畝。墓地原有的石人、石馬、石龜、石獅等大多在動亂期間損毀。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墓地已被修葺一新。

萬曆皇帝,十歲登基,張居正受先帝所託,成為首輔大臣,竭盡所能輔佐幼帝處理政務,雖然,他不是真龍天子,但對國家,對百姓卻有着無法推卸的責任,一生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梁啓超曾這樣評價他:“明代思想家,細數起來,只有張居正可以擔此名號。 ”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眾所周知,明朝統治時間超過兩百年,人才輩出,首輔大臣也有一百六十多位,梁先生唯獨給予張居正如此評價,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他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據史料記載,明朝有好幾個皇帝不喜歡上朝處理政務,只想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儘管,有那麼些個不靠譜的皇帝,明朝也在歷史上存在兩百多年的時光才被清朝取而代之。

這大概都是因為有很多能力非凡的重臣把持朝政,將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不過,這樣一來,時間長了,皇帝就會形成習慣,老想着:“反正有人會幫我把事情料理好,不需要我瞎操心了,那就安心的做個無為而治的皇帝吧!一身清閒,怡然自得。”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張居正就是在這樣的局勢下閃亮登場的。

他家裏貧寒,生活艱苦,但是,這些外在因素都沒能磨滅他想要展翅翱翔的想法。自幼聰慧的他敏而好學,深知自己非池中之物,只要好好充實自己的頭腦,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完成自己夢想,以此報效國家。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便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出身微寒的張居正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萬曆皇帝的老師。彼時朱翊鈞還是太子,他竭盡全力的教導太子,傾注心血教導,希望可以培養出一位備受尊敬的千古名君,造福百姓。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朱翊鈞深知他的用心良苦,尊稱他為先生,由此可見,他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後來,太子坐上龍椅,身為皇帝老師的他成為了朝廷的一把手,輔佐年僅十歲的“學生”處理國家大事。十年的首輔生涯,在磨礪中成長,掌握大權。

此時的他,雖然不是皇帝,卻勝似皇帝,毫不誇張的説:“朝廷沒了皇帝可以,但是絕對不可以沒有他張居正,只要他無心朝政,朝野上下必定會亂成一鍋粥。”

肩負着國家重任的張首輔秉持着以天下為先,不怕被人彈劾曲解,一心為民原則,為百官做表率,敢於擔當的他廣受讚譽。除了近代梁啓超,同時代的李贄也説他是“宰相之傑。”清朝人也説:“明朝年間,只有一個宰相,此人便是張居正。”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據悉,張居正把持朝政之時,明朝局勢緊張,內憂外患,封建制度開始衰敗落沒,好不安生。看到如此景象,他毅然決然推行新政,大力改革,在危難時刻挽救了明朝經濟,奄奄一息的朝廷恢復生氣,出現了短暫的繁榮,人們親切的稱呼他為“救時宰相。”

從歷史大局看,張居正新政無疑是繼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際革新之後直至近代前夜影響最為深遠最為成功的改革。張居正改革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瀾,奇蹟般地在北疆化干戈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長了明王朝的國祚。

太多的溢美之詞給他增添光彩,但是,人活在世上,始終無法做到毫無瑕疵,面面俱到,事事完美,有人欣賞也會有人苛責。史學家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偉大卻又渺小,講義氣卻也無情,正直卻又諂媚,矛盾點重重,頗具爭議。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雖説逝者已逝,功與過也不應該都做評價,不過,由於他不是一般人,所以,後人還是將他剖析開來,重新審視一番,發表看法。

這位名氣大盛的宰相歸西兩年,便有人上書彈劾,萬曆皇帝一道聖旨下,褫奪了他的太師封號,撤銷諡號,派人抄家。之後,張府的十幾口人被活活餓死,長子也被逼到自殺身亡,次子流放荒野,真的是應了那句“人走茶涼”的話。

張家此前是何等榮光,明明是一手扶持自己的恩師,縱使萬般不對,也不至於如此吧!這種喪失理性,不合常理的行為被人們解析為:“幼年時期的皇帝一直生活在張居正的管教之下,再加上他功高震主,使朱翊鈞成為別人口中的昏庸無能之君,長久積壓的情緒與不滿,轟然爆發,必然會灼燒起熊熊大火。”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不過,人畢竟是有良知的高級動物,曾經和張居正勢不兩立的競爭對手看不下去了,跳出來為他聲張正義。還有那些個被他打壓排擠的官員也紛紛上書,請求聖上寬恕,甚至,有因為得罪張居正降職工部的右侍郎因為維護張居正再次被降職,還有拖着一條瘸腿為他四處奔走的御史鄒元標... ...

人在做天在看,張居正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名相,最後死於縱慾過度,當然,此説法源自野史,真實性有待考究。

但是,也有一個記載較為可信,那就是他的死因是因為一次痔瘡手術。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醫學上有所謂“久坐成痔”一説,多年的文牘生涯,使張居正得了很嚴重的痔瘡。痔瘡本非致命,但張居正為了根治,卻請了一位“名醫”動手術割除痔瘡。按當時的醫學條件,以中醫的外科水平,開刀動手術無疑是在跟死神開玩笑。

果然,在萬曆十年三月間動完手術後,張居正就再也起不來牀,接旨也只能伏枕叩頭。之後,於萬曆十年六月張居正卒,享年五十八歲。

參考資料:

『《張居正之死》、《明史》、《曠代宰相之傑張居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27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個對國家有功的英雄, 死後卻受盡了唾罵之聲, 至今都是眾説紛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