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知道:“打遊戲賺大錢”的時代來了嗎? 2015.12.8日
[導語]
近日,王思聰在談及自己2011年進入電競行業時説:“我當時的進入,現在看來有可能不是一個最理智的選擇,因為我來了之後,導致很多有錢的富二代也都進入了這個行業,反而把這個行業炒得特別的高,目前來看也不知道這個是好事還是壞事。”
雖然中國電競業前途未卜,但赤裸裸的“金元誘惑”已讓行業迅速走進大眾視野。參與電競比賽不再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頂級電競選手憑藉打遊戲的技能,變成年入百萬的人生贏家,電競主播的身價更是突破了人們想象的天際。
他們的收入為什麼能這麼高?
●什麼是電競?
“電子競技”是指電子遊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中國電競遊戲著名選手,有“人皇”之稱的Sky(李曉峯)説:“電子競技,在我眼裏就是一項以公平,公正為原則,通過電腦遊戲,以手,眼,腦相結合進行對抗一個新型項目。”
電子競技曾一度背上了讓人沉迷、砸錢的罵名。但業界的劃分其實很清晰:網遊在意的是練級、打怪、做任務;而電競講究有規則、公平對抗。兩者完全不同。
●電競在中國剛起步時,職業選手收入僅夠温飽
電競真正進入中國人的生活,準確地説是從《星際爭霸》這類單機即時戰略遊戲開始的。2001年,韓國舉辦了第一屆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星際爭霸》、CS、《FIFA2001》等六款遊戲被設置為比賽項目,來自37個國家的400餘名玩家參賽。
2003年,是電子競技在中國異軍突起的年代,這一年美國暴雪公司推出的新遊戲《魔獸爭霸3》大火,電子競技也成為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承認的第99個正式體育項目,中國第一個電競節目——CCTV5的《電子競技世界》也正式開播,主持人是段暄,“打遊戲”的孩子們終於得到了主流媒體的認可。
但對絕大多數玩家來説,靠打遊戲養活自己還是有些困難,職業選手普遍薪酬只有2000至3000元,而且還不能按時領取,即使獲得成績,還會遇上主辦方拖欠比賽獎金。
中國CS項目第一個世界冠軍Alex(卞正偉),2001年決定靠打CS生活。當時為了省錢,他和隊友都是晚上訓練,一天下來吃飯只剩下兩塊錢。彼時比賽的獎金極低,卞正偉的業餘隊伍得到重慶冠軍,每個人只分到600塊錢。
李曉峯是站在電競金字塔頂端的玩家。2003年前後,李曉峯與一家電腦遊戲俱樂部簽約,月薪1000元。作為交換條件,他參加比賽的獎金要分給俱樂部四成。隨後WE俱樂部的經理裴樂挖走了李曉峯,給他開出1800元的價錢,獎金全部歸他自己。只有在巔峯期時,李曉峯從俱樂部拿到的月薪才一度接近兩萬,加上比賽獎金和廣告代言費,一年有近百萬人民幣收入。而同一時期,韓國選手林遙煥僅年工資收入,就有上百萬元人民幣(2億多韓元)。
也有少數選手短暫地拿到過百萬年薪。WE俱樂部曾培養過大批韓國選手,其中許多人奪得過世界冠軍。在2007年這一遊戲的巔峯期,一些俱樂部為了搶選手,開出百萬年薪。可是選手轉過去沒幾個月就拿不到錢了。這被視為中國電競業的一次“泡沫”。
●如今,明星選手簽字費達到百萬的也不少見
2011年起,一大批富二代進入電競業,他們投資電競俱樂部,當上老闆,給選手開更高的薪水。而愛玩電競並且把電競“做出名堂”的頭號人物,當屬王思聰。他成立了“iG”俱樂部,開出了萬元月薪。2013年底各方資本的進入第二次拉高了選手的身價。一些俱樂部的主力選手,薪酬已經上漲到7000元到8000元,一些明星選手的月薪已經突破數萬元。某俱樂部老闆2014年接受採訪時説:他給隊員開了5萬的月薪,隊員仍舊無休止地要求漲錢。
比薪酬更令人咋舌的是節節高漲的簽字費、轉會費和獎金。
據媒體報道,被譽為“世界DotA第一人”的徐志雷2011年被DK挖角時,5萬元可稱“天價”;同年8月iG建隊時,王思聰給徐志雷開出10多萬的簽字費;2014年8月徐志雷宣佈退役前,來找他的俱樂部僅簽字費就一兩百萬。
簽字費、轉會費的暴漲,俱樂部之間相互“挖角”被視為電競業的另一次“泡沫”。由於缺乏後備人才培養,很多俱樂部在主力隊員被挖走後,都意味着面臨解散。2012年,王思聰提出成立一個ACE聯盟,制定遊戲規則,規範俱樂部運營,國家體育總局派代表出席了這次成立大會。
獎金是更大的收入來源。獎金池是電競賽事地位最直觀的體現。2014年,DOTA2總獎金達到了24053446.68美元,緊隨其後的英雄聯盟獎金為18517360.89美元。2015年WCA賽事(前身為WCG)獎金直翻四倍,達到驚人的億元冠軍資金池。
2014年10月,來自中國的Newbee戰隊奪得了DotA2國際邀請賽冠軍,5名隊員將分享500萬美元的獎金,這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Newbee俱樂部經理佟鑫曾在採訪中談到,電子競技行業基本處於虧損,除了一些冠軍選手,普通選手的收入還很吃緊。
●主播的賺錢勢頭比職業選手更猛,明星遊戲主播月薪超過百萬
遊戲主播也是電競業造富神話的其中一環。知名遊戲主播大多學歷不高,平均年齡很小,不到25歲,但他們的職業卻比電競選手還更有“錢”途。
作為中國LOL(“英雄聯盟”遊戲)中國唯一的世界冠軍,“草莓”在電競領域也是“明星級”人物。退役前,他的月薪上漲到2萬元。2014年退役後,被某直播平台簽約,每個月只要打滿90個小時的《英雄聯盟》,就能拿到高達500萬元人民幣的年薪。據業內人士透露,一批頂級的主播早已可以輕鬆達到“千萬”級別。
除了賽事解説,自營淘寶店和商業活動正逐漸成為電競明星主播又一開源財路。有報道稱,被譽為“電競雅典娜”的超人氣解説員小蒼的自營淘寶店月銷售量過萬,按照網友的估算月盈利收入可以達到50萬元。
電競的殘酷性,遠比一般體育項目更甚。電競的職業壽命僅有5年左右,而從業的黃金年齡與上大學的時間幾乎完全重合。如果沒能打出成績,選手未來的人生將舉步維艱,所以轉行成主播是不少電競選手的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收入榜排在前20的主播,有12位是由職業選手轉型而來,比例達到60%。草根大神的比例僅僅20%。
遊戲主播的背後,是已經習慣收看線上直播的龐大人羣。在《英雄聯盟》世界賽期間,觀眾們會蜂擁至比賽頻道——2015年10月26日凌晨,直播平台的數據是,當時有超過250萬人在其平台上觀看S5半決賽——一支韓國隊伍與一支歐洲隊伍的較量。每年的世界賽,相當於《英雄聯盟》的“世界盃”。根據遊戲市場研究機構Newzoo預測,WCA今年在中國的網絡直播量將達10億,接近熱門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第二季》的網播量。
線上直播的火熱多少跟禁止電視直播遊戲的政策有關係。2004年,廣電總局發文禁止電視台播放電腦網絡遊戲類節目。這相當於堵死了遊戲行業最重要的變現渠道。那一年,《電子競技世界》也停播了。段暄某次在懷念《電子競技世界》時説:“那是一檔好節目。跟遊戲有關,跟體育有關,跟產業有關,更重要的,跟青年,跟激情,跟活力有關。”
●電競業的明天會好嗎?
Newzoo發佈的《2015年全球遊戲市場報告》指出,在亞太地區所有國家中,2015年中國電競市場收入預計達到3670萬美元,首次超過韓國電競市場收入2890萬美元。
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遊戲直播用户規模增長了154.3%,達3000萬,其預測2015年這一數字可能達4800萬,到2016年則是1億人。
電競業顯然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但清晰的盈利模式還未浮現。電競行業錢賺得快,燒得更快。電競賽事運營費用動輒上億,運營方只能依賴自己的贊助商、商業活動運作、資本運作等手段來融資。這不得不提電競業曾經的第一賽事WCG,每年投入接近天價,三星提供其中80%的贊助費,卻沒有賺一分錢。
而電競俱樂部本身的商業模式也不夠成熟。俱樂部的收入主要來源於贊助商的投資、戰隊官方淘寶店的業績、官方YY平台直播收入、戰隊出席商業活動的推廣費。而比賽獎金通常是用來提高選手的收入,一般俱樂部並不會在其中抽取太多。但據皇族戰隊媒介經理小點介紹,在中國,一般的英雄聯盟職業隊伍是不賺錢的。“一個再怎麼節省的職業隊伍,一個月花費至少得十萬人民幣。一般一些條件較好的一線隊伍,一個月開銷至少得20萬元”
有媒體披露iG在經營上各項贊助加起來近300萬元,但王思聰一年還是要虧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