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崔健真瞧不起粵語歌嗎? 2015.12.3日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綜合

  [導語]

  香港歌手許志安日前參加內地某音樂節目時演唱了張學友的《怎麼捨得你》,導師林憶蓮聽完表示深受感動,而導師崔健則稱自己“聽不懂粵語”,並反問許志安“我覺得咱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2015年,你唱的讓現在的觀眾,讓現在的年輕人聽一個老歌,而且它是用廣東話唱,你的寓意是什麼?”

  “崔健炮轟粵語歌”,大陸和香港,搖滾和港樂,沒有比這更能令輿論高潮的了。香港本地作家陶傑批評,“請崔健……不要裝瞎,也不要裝傻。”很多內地網友,包括不少崔健的支持者也認為崔健説了一句蠢話。走出象牙塔的崔健終於第一次被娛樂工業好好消費了一把。鋪天蓋地的批評,其實都只帶着兩張面孔,一張是敏感,一張是惰性。

  ●崔健沒有瞧不起粵語歌,他瞧不起的向來是不思進取

  《怎麼捨得你》是粵語經典情歌,林憶蓮認為它足夠代表香港樂壇近些年來的沉澱。但崔健的態度是:“也許很多人會認為,二十年以前的香港情歌已經足夠代表香港了,但是我堅決不同意”。

  這是崔健真正的態度。筆者認為,崔健並不歧視粵語歌,他關注的是粵語歌的守舊落伍,不思進取。30年來,他一直堅持“音樂要永遠平行於時代”。

  近年來,隨着內地音樂節目的興起,香港樂壇也興起了一股歌手北上風。回憶這幾年的內地綜藝,站上舞台的香港歌手,唱功都不錯,態度也認真,但風格單一陳舊,吃老本,以成人抒情風為主,都是懷舊芭樂歌手的底子。

  網絡的便利讓內地年輕人在音樂上逐漸開了眼,各種小眾、新奇、另類的風格都有了固定的受眾,而曾經擔當啓蒙者的香港老牌歌手,交出來的作品顯然落後時代太多。

  當然,香港歌手在節目中的“千人一面”也跟內地大眾對口水歌的偏好有關。樂評人@耳帝説:“芭樂情歌,這種音樂最不值得發揚,但是大眾卻最能接受,勢力最龐大,把中國流行樂壟斷在一個舒服但腐壞的區域。號稱‘大型音樂評論’的節目應當承擔起一種職責,不要再挖掘出更多的林志炫、齊秦、張宇等。”

  崔健是什麼人?“崔健對音樂類型有着很強的包容與接納,他最早模仿威猛,翻唱歐美熱單,後來學警察樂隊玩雷鬼,《紅旗下的蛋》更是華語音樂的巔峯,用中國傳統打擊樂玩放克,音樂性與思想性都極高,能量驚人,90年代玩嘻哈採樣、模仿化學兄弟玩電子、Drum&Bass,可人們一提他永遠是《一無所有》,只能看到情懷的一面。”(耳帝)

  對崔健來説,一個不創新的音樂人顯然是失職的。某期《鏘鏘三人行》中,崔健就説過:“所謂的腐敗生活對我來説是一種特別無聊的工作,完了就幹那些你幹了三年以上還要繼續幹的,內心裏邊就沒有興趣了,我覺得沒有創新的東西對我來説那就是腐敗生活。”

  ●崔健確實不懂粵語歌:老粵語歌已死,香港新音樂有突破沒市場

  崔健在説這番話的時候強調自己並不懂粵語歌,而聽了多年粵語歌的內地人實際也大多不瞭解粵語歌的現狀。那些對崔健不滿的大陸歌迷,多是在保護自己的青春記憶。他們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典粵語歌充滿了忠誠與膜拜。

  近十幾年,香港音樂逐漸失去了它原來最大的市場內地。2003年,黃霑公開宣告“港樂已死”。“那時每家吃飯的時候都開着電視,用電視下飯,可以説每個香港家庭都在聽那些聲音,這種現象是不能再回頭的。當年我在上海看見幾個不會粵語的年輕人在唱《莫妮卡》,他們不懂粵語,但是電影和音樂是他們看外面最方便最便宜的窗口,以前是通過香港才能夠看到,現在不用,他們都可以出去了,可以邁過香港了。”

  霑叔走了九年,“港樂已死”的爭論從未停止。“不思進取”也成了香港樂壇的標籤。

  但就是在2003年,林一峯、粉紅 A、大頭佛、在草地上、Elf-Fatima 等小眾音樂公演日漸密集且頗受好評。接下來的三四年時間裏,香港樂壇出現了林一峯、周國賢、My Little Airport、方大同、謝安琪、側田、王菀之、衞蘭、鄧麗欣、泳兒、吳雨霏、衞詩、關楚耀……他們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近年來,“Band Sound回潮”,RubberBand的出現為獨立樂隊帶來了生氣。2014年,香港組合 CAllStar的專輯《Cantopopsibility》更被樂評人譽為里程碑式的進步。

  在粵語歌一直引以為豪的“詞作”上,香港音樂人也在語言上另闢蹊徑,題材上大膽地冒犯社會禁忌。黃偉文曾經推行“新廣東歌運動”,即把粵語俚語填進歌曲——譬如楊千嬅的《傻仔》、李彩樺的《你唔愛我啦》。林夕發起了新一代“非情歌運動”,以抗禦情歌氾濫的力量。他在《皇后大道東》後不斷迴歸社會題材,甚至把多年來的一些哲學體會融入到歌曲中。

  在林夕看來,現在的香港樂壇更開闊。“大家都很喜歡對比,一對比就會拿出上世紀70、80年代那些作品,但其實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在題材的開拓上,香港樂壇比以前開闊了很多,以前的歌不會有那麼多社會性的題材,也不會有那麼多真正生活化的東西在裏頭。”

  總體來看,現在的香港樂壇影響力大大下降。但相比較過去,如今的港樂風格更多變,類型更豐富,更加註重原創,更加小眾化。

  絕大多數內地人對港樂的變遷是茫然的,他們眼中的港樂其實已非今日港人口中的港樂,留存在他們記憶中的還是那一班老面孔和老歌,也只有在懷舊時,他們才會想起粵語歌。2014年,在某選秀節目中,謝安琪作為唯一的香港歌手出戰,她在粵語地區早已紅翻天,黃健翔卻“不認識”,就連從廣東走出去的資深音樂人畢曉世都説沒聽過她的歌。當然,這也説明香港樂壇的缺少能真正扛大旗、挑大樑的人物。

  ●這次與音樂無關,拙於言辭的崔健無意中觸動了敏感心絃

  崔健説:“我覺得真正代表一個區域的一個文化,不光是語言,應該有它的精神,它的獨到之處,甚至有它的堅持。我更渴望聽到來自香港的,代表他們香港本地人聲音的一些音樂。”

  港樂曾經的精神是什麼?在筆者看來,對港人影響最大的歌曲當然是《獅子山下》。1970年代以來的系列劇《獅子山下》,講述七十年代香港的底層生活。那個年代的香港,草根暴富或成名的神話層出不窮,只要你有智慧,能打拼,肯堅持,就有成功的機會。而在香港這個移民城市裏,各地漂泊而來的難民佔了大多數。因緣際會,黃霑創作,羅文演唱的同名歌曲同時觸動港人和大陸人——“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地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這首歌代表了一個時期香港人樂觀向上,百折不回的精神,但如今香港人的精神格局好像變了,變得有些敏感,有些脆弱,有些熱愛懷舊。時移世易,令人唏噓。

  崔健可能不瞭解今日的香港,今日香港人未必不懂得崔健。2014年3月15日,香港紅磡體育館,香港歌手黃耀明蒙着另一種“紅布”,唱起了崔健的《一無所有》,全場掀起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