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中國車市堪稱是全球最為火熱的市場,之所以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不僅僅是因為我國的汽車消費體量極大,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的自主汽車品牌在近幾年實現了井噴式的增長,為中國的車市注入了數量繁多且質優價廉的高品質車型。
而在自主品牌冉冉升起的同時,它們也積極地開始了“衝高”,推出更加高端的車型,意圖拔高品牌身段,並且徹底摘除過去“老破小”的標籤。
例如長城推出了魏牌、吉利推出了領克、奇瑞推出了星途、長安推出了阿維塔、東風推出了嵐圖等等,這些品牌經過幾年的運營如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有部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大家仔細想想,這些品牌其實走的都是相同的套路。什麼套路呢?就是母品牌低端的形象過於根深蒂固,導致品牌衝高難以獲得認可,並且遭遇了瓶頸,而後集團方面便單獨成立一個全新的子品牌用以衝擊高端。
雖然説這些個“定位更高、出身更高”的子品牌能夠集成到整個集團的尖端資源,而且這些品牌的車型如今表現不錯,但問題在於消費者對這些新品牌的接受度是高了,但如果集團主品牌要想試圖衝高(高端車型漲價),那消費者依舊不會買單,這也正是許多國產中高端品牌如今所面臨的尷尬情況。
雖然上述提到的大部分自主車企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是有一個品牌是例外,它就是比亞迪。為什麼説比亞迪是例外呢?大家仔細想想,在國產各大家紛紛成立高端子品牌的時候比亞迪是不是沒有動靜?因為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比亞迪都在潛心研發技術,並用心經營它的王朝系列車型。一直到2022年的中旬這段時間,“騰勢”以及更高端的“星際”才剛有消息傳出。
在小編看來,比亞迪現在推出高端品牌其實才是真正明智的做法,因為它在這幾年裏已經逐步將包括DM-i超級混動技術、刀片電池技術以及全新的e平台3.0推廣了出去,現如今市面上搭載這類技術的車型不僅價格低廉,產品綜合表現也是非常不錯,諸如宋PLUS DM-i、秦PLUS DM-i、漢EV以及元PLUS等車型,售價十幾萬,銷量火爆,已經擁有了非常龐大的用户基數。
用户實際體驗後的正面評價對於車企來説才是最好的宣傳,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是明白的,比亞迪通過在平價車型上配備高精尖技術成功地將自家的技術宣傳並推廣了出去,這在無形中很好地為比亞迪打下了良好的口碑,也打響了品牌的“技術牌”。
而前段時間比亞迪與奔馳合作的高端品牌——騰勢推出的騰勢D9就提供有DM-i的版本,而此前DM-i車型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如今DM-i技術在國內的口碑表現也十分不錯,而e平台3.0純電車型的表現同樣如此。除此之外,e平台3.0電池車身一體化結構(CTB)也是比亞迪近段時間的一項爆款技術,搭載了這項技術的比亞迪海豹在預售六小時內訂單也是成功突破兩萬台。
總的來説,CTB技術同樣成為了為比亞迪衝高賦能的一項高精尖技術,這套技術其實就是將電池的“三明治”結構進化成整車“三明治”結構,並且將原本一排排的刀片電池做成了蜂窩狀排列在一起,再加上一排排的電池累加,使得整個結構宛如一把筷子聚在一起,原本作為儲能單元的電池如今還作為車身結構的一部分,總體強度提升巨大。因此CTB技術不僅提升了整車的結構剛性,節省了車輛的空間,同時還進一步優化了整台車的配重,使得原本電動車電池過重的問題迎刃而解。
除了有上述這些技術的賦能以外,比亞迪品牌本身的供應鏈也做得非常完備,使得其品牌即便在車市供應鏈日益緊張的當下依舊擁有非常不錯的產能。
寫在最後
無論成功與否,國產品牌近幾年在衝高這件事上所做的努力是值得所有人肯定的,不過沖高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上述提到的許多自主品牌的高端子品牌目前都處於比較尷尬的情況當中,銷量也不是非常理想。
而反觀比亞迪,一步一個腳印,將自己的技術以一個更低廉的價格普及到更多消費者的 生活中,這樣的操作對於品牌的積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也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比亞迪的騰勢以及即將問世的“星際”將會迸發出其他品牌所沒有的生命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