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辦不成事”,別讓政務窗口成形式主義“盆景”| 新京報快評
很多問題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去辦,未必就想不出好辦法。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影視劇《人民的名義》
文|龍之朱
有的政務中心窗口“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窗口只受理不審批,長期“體外循環”;有的地方政府法律顧問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事前把關不問、事後滅火忙問”,“顧得上就問、顧不上就不問”……
據新華社報道,4月21日,司法部召開媒體通氣會披露,去年底,中央依法治國辦對內蒙古、黑龍江、上海等八個省區市開展實地督察,督察發現各類問題219項。針對這些問題,中央依法治國辦已向八省區市反饋,指導各地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人、責任單位和整改完成時限。
近年來,依照中央部署,各地都在積極推動政務公開、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可在個別地方,依法行政的“成色”仍不夠——一次實地督察,就發現各類問題200多項,足見在某些地方,從政策出台到民眾獲得感之間仍有距離。
拿政務窗口來説,其設計初衷是把分散的政府辦事機構集中在一起,實現一地通辦、一事快辦,讓市場主體和民眾辦事更便利、效率更高。也因如此,很多地方都興建起專門的政務服務大樓、政務服務大廳,各種硬件設施配置也很先進。
遺憾的是,在有的地方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有些事還是難辦,或者説根本辦不了。依次排開的政務窗口,變成了只受理不審批、只諮詢不辦事的展示窗口。
這些窗口當然有自己的苦衷,比如窗口工作人員只是一般值班人員,並不具備甄別和決策的能力。而涉及行政審批事宜,往往會比較複雜,政策性也很強。這就導致,很多事項還得從窗口轉回機關處室,轉來轉去效率就很難講了。
説好的“窗口辦”變成了“窗口不辦”;説好的“一地通辦”變成了“一事不辦”,不僅讓市場主體和民眾疲於奔波,也影響了政府為民服務宗旨的落實。如此依法行政,民眾當然不買賬。
此番中央依法治國辦明確要求涉事各地加快整改、限期完成,就體現了很強的問題導向和問題意識,也是對各地的督促。
現實中,對政務窗口服務不到位這一痛點,各地也在不斷完善調整。據媒體報道,河北省保定市、南京市玄武區等地,就在政務服務中心專設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這就是針對民眾辦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開闢的專門處理渠道。
官方網站截圖。
保定市行政審批局公共服務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每日收集到的羣眾反映的辦不成事項將登記彙總,按職責分類派發給有關處室,核實處理或限期整改。
有了這個“辦不成事”窗口,對各個行政單位是一記提醒,也讓市場主體和民眾多了一個便捷的渠道。
把能辦成的事情依規依法辦成,確實辦不成的事情也要向辦事人説清楚,讓民眾的煩心事有人管,讓民眾不白跑,這是依法行政的本義。
事實上,類似政務窗口不審批之類的現象並不鮮見,如行政執法還需切實規範、地方政府法律顧問作用發揮不夠等。這些頑疾的存在,也讓民眾很鬧心。對地方政府而言,有必要將其置於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框架下去審視與糾正。
政務窗口不應該成為形式主義的“盆景”,很多問題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去辦,未必就想不出好辦法。而依法行政的落地落實,關鍵就在於願不願意踏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多些服務意識;在於肯不肯深化“放管服”改革,“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在於是不是真的想為民眾辦實事。
□龍之朱(媒體人)
編輯:陳靜 校對: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