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我的年貨都在微信羣裏
(新春見聞)我的年貨都在微信羣裏
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30日電 題:(新春見聞)我的年貨都在微信羣裏
作者 奧藍 王鳴遠
“過年都要囤貨,生意非常火爆。”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小毛是空運水果羣的羣主,裏面465個羣友都是口耳相傳進來的。臨近春節,小毛幾乎24小時在線,水果報價、優惠活動分享、回覆顧客問題……“看上的水果從微店拍下付款。”“車釐子放心吃,現在沒有核酸檢測報告都出不了庫。”
“有人幫忙做品質把關,還能送貨上門。”“80後”上班族張勇是被朋友拉進羣的,如今是忠實粉絲。“今年過年的水果我打算都在這個羣裏買。”
網購已成為不少中國家庭的主要購物方式。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19全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40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超10萬億,比上年增長16.5%。2020年面對疫情,選擇網購的民眾也越來越多。
近日來,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相較於在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傳統購物平台搜索關鍵詞購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微信羣扎堆購物。隨着越來越多的網絡購物平台“下場”,微信羣購物曾被質疑的維權難和售後難現象也有所改善。
“羣裏主要是同事和朋友,還有他們的親朋好友,已有百餘人。我每天都會把喜歡的產品鏈接推送到羣裏,人們也會在羣裏諮詢、曬單、交流‘種草’‘剁手’心得。”羣主娜娜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兩個月前組建的“薅羊毛團購小隊伍”微信羣已為她帶來了數百元的收益。“最近春節快到了,吃的賣得最多。乾果、紅酒禮盒、牛排、烤腸還有意麪之類的西餐類半成品,都賣得特別好。”
“相較於購物網站推送,我現在更愛從微信羣聊天中找靈感。”呼和浩特的王超在不忙時總愛刷手機看看。“都不是剛需,就是跟風薅羊毛而已。前幾天下單了珍珠耳釘,反正還有運費險,試試唄。如今的微信羣購物也跟以前不一樣了,售後服務更好了,也有無理由退換貨了。”
“對,不是你需要什麼去找什麼,而是羣主每天推薦。有些東西不是必備品,但價錢合適,也會跟着搶。”呼和浩特市民張揚一年來加了好幾個這樣的羣,她也會在被拉進不喜歡的羣時毫不猶豫退羣。“沒幾天就把年貨都置辦齊了。最近一次下單是給3歲女兒的水果麥片。”
“往年年底都要到花市選幾盆適合過年的花,今年情況‘特殊’,我在鮮花羣裏買了一束紅柳,週末就可以在家門口的自提點取花了,很期待。”徐紅霞是怒放鮮花微信羣裏的一員,羣裏有200餘名像她一樣來自呼和浩特市各個城區的鮮花愛好者。
“這樣的花友羣我經營着4個,成員主要是花店的顧客。每個月我都會在微信羣裏組織一次鮮花團購活動,既保證了鮮花銷量,又能滿足顧客需求。”羣主鄭壹鳴同時還經營着一家線下的鮮花店。他告訴記者,運營微信羣讓他在疫情中比其他實體門店少受很多影響。
如今不少商場也在創新服務模式,把促銷活動搬到微信羣。
每天一早,服裝店店員張曉就把當日的新款衣服和試穿圖發到自家門店的會員微信羣裏。“因為疫情防控局勢緊張,很多人不願意出門逛商場,我們的微信羣就相當於是為顧客建的網上商城。”
“我經常消費的幾家品牌的導購都開了羣,把我們都拉進去了。我看到感興趣的也會諮詢,或讓導購幫忙留一下貨,但我不輕易在微信羣裏下單,怕尺碼不合適、上身效果不好。”之前只愛在線下購買服飾的呼和浩特市民王晶晶如今也不能免俗。她認為,相較於其他人,她對微信羣購物還算理性和剋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