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孩子有沒有出息,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響。
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孩子就會獲得積極的自我價值感,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也為以後取得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若是教養方式不當,孩子就會獲得消極的自我價值感,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以後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家庭影響孩子的性格
出生後,個體最早接觸的環境是家庭,家庭的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在單親家庭或是寄養家庭中,孩子的性格更有可能會出現缺陷。如果缺少了父親在身邊,孩子就會缺少男性的果敢、堅韌等特點。
當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與父親同等重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父親更重要。
在單親家庭中,母親與孩子相依為命,有些母親想着要補償孩子,因此過度溺愛孩子,以至於孩子長大以後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性。如果是男孩,甚至行為方式會偏向女性化。
而有些母親清楚父親的離開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因此她們在扮演母親角色的同時會有意識地也表現出父親角色的特點。
例如恩威並施——既給予孩子母親的温柔關懷,也給予父親的嚴厲和堅強。
這樣一來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父親不在身邊的不良影響。當孩子長大以後,他們會深刻地明白母親的不容易,因此會格外孝順。
在學習和工作上也始終會記着母親的諄諄教誨,性格也會表現出雙性化的特點,而不僅僅是女性化。
此外,家庭氛圍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幫助孩子形成友好、熱情、開朗的性格,這有助於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獲得人脈,間接影響學業成就或者工作成就。
雖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母親較之父親一般佔據弱勢地位,但隨着人們觀念越來越開放,母親佔據強勢地位的家庭越來越多。
在這種家庭中,父親具有温柔、關懷、安慰等特徵,而母親往往具有敏鋭、堅強、獨立自主等特徵。
因此,在這種家庭氛圍中,孩子一方面會將母親對人對事的態度內化為自己的態度,這種態度有助於孩子分辨是非、獨立自主。
另一方面由於父母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且相互之間互補,因此孩子通常會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徵,而這會有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
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特點,而母親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相夫教子”的角色,母親的教養方式深刻影響着孩子的性格特點。
明事理的母親會採用民主型的教養方式,她們傾聽孩子的心聲,關心孩子的心事,是一個耐心且合格的傾聽者,同時也會給予孩子嚴格的要求。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形成自主、自信、友好等特點,而這些特點為他們取得成就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好媽媽”總是相對於“不合格的媽媽”而言的。不合格的教養方式會對孩子的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一項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溝通方式的研究表明,與正常家庭比較,患者的家庭成員之間在交談方式上彼此較少感應。
並且缺乏人際感受性,家庭成員之間不願意傾聽對方的話語,很少有信息交往。
在有退縮性的青少年家庭中,成員間無法預測彼此在一個測試情境中的反應。
這項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關係和家庭氛圍與孩子患精神分裂症存在相關關係,而懂得家庭對孩子影響的媽媽則會盡力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從而為孩子的發展添磚加瓦。
學習論強調學習在人格形成中的決定作用。
母親是孩子模仿的重要對象,孩子會自覺不自覺地模仿母親的行為。
因此,如果母親發揮榜樣作用,讓孩子模仿良好的、社會期望的行為,孩子就會形成健全的人格。
如果母親經常表現出不為社會所接受的行為,孩子就會走上歪路,形成不良的人格,從而阻礙孩子取得成就。
例如,一些母親愛看書,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地看書。一些母親愛護花草、小動物,孩子也會對動植物產生興趣。母親喜歡畫畫、彈琴等各種藝術活動,孩子也會模仿母親從而受到薰陶。
總之,孩子會模仿母親的行為。
合格的母親會有意識地收斂自己不當的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從而為孩子將來取得成就奠定人格基礎。
-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