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版全員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發佈 500萬人口以上城市應在3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綜合

國家衞健委官網截圖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張文婷)為有效應對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異株可能引起的疫情,進一步提升全員核酸檢測組織實施能力,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對《全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進行修訂,形成了《全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二版)》(以下簡稱:《指南》)。《指南》表明,500萬人口以內的城市,應當在2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任務,必要時可通過省(區、市)內統籌保障。5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應當在3天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任務,必要時可申請全國支援。

《指南》提到,5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應當儲備2處以上可供核酸檢測支援隊使用的實驗室或可改建的區域;5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應當儲備5處以上可供核酸檢測支援隊使用的實驗室或可改建的區域。每個實驗室或可改建的區域應當至少可容納5支檢測隊(每支隊伍日檢測量按1萬管計算),並儲備相關檢測設備、試劑和耗材。

區市成立核酸檢測工作組 建立扁平化工作機制 

在組織實施方面,《指南》指出,黨委政府負總責。各級黨委政府對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負總責,統籌各級各相關部門,多方聯動,扁平化管理。

同時,建立組織機制。《指南》要求應設區市在當地聯防聯控機制下成立核酸檢測工作組,由市委常委牽頭,組織衞生健康、公安、民政、交通運輸、財政、工業和信息化、宣傳等相關部門,多方聯動,建立扁平化工作機制,出現疫情時緊急啓用,統籌協調核酸檢測工作。以居民小區樓宇、自然村組、學校、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公司、市場、賓館等為最小單元,做到全覆蓋、無遺漏。做好全員核酸檢測物資的統一購買和統一調配。

此外,還應制定工作方案。《指南》提到,市、縣(市、區)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方案,平急結合,可適時開展預警式篩查演練。

與上一版有所不同的是,此次《指南》就組建工作隊伍進行了更為細化的規定。《指南》明確,組建各級核酸採樣、樣本運送、核酸檢測、信息平台技術保障和相應的應急等隊伍,明確採樣和檢測責任區域,全省任一地方啓動全員核酸檢測時,能立即投入開展工作。各應急隊伍保證24小時在崗待命,做好隨時出發的各項準備。

《指南》還提到,應成立三個與核酸檢測相關的指導組:一是成立核酸採樣督導組,採用分片包乾的形式巡迴指導各採樣點,規範採樣、個人防護和交叉感染防控等相關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保障採樣高質高效;二是成立核酸檢測督導組,組織臨牀檢驗專家建立巡查蹲點督導機制,對各實驗室開展巡查,對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進行蹲點督導;三是成立數據專班,核酸檢測信息統一歸口管理,確定核酸檢測信息流轉流程,專人收集、專人統計、專人上報,提高信息流轉效率和準確性。

 

混採陽性處置流程 圖片來源:國家衞健委官網

應對混採檢測陽性 成立應急採樣小分隊24小時在崗待命

在規範陽性病例報告處置程序,《指南》進行了細化。單採樣本檢測結果陽性時,檢測機構應當立即上報核酸檢測工作組,工作組同時推送2條信息(陽性感染者基本信息、核酸檢測陽性報告)至6個部門。一是通知120負壓救護車進行陽性感染者轉運。二是通知定點醫療機構準備接收該陽性感染者。三是通知陽性感染者所在社區(小區)確認並控制該陽性感染者及與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密接)。四是通知公安機關協助進行陽性感染者轉運,並開展該陽性感染者軌跡排查。五是通知疾控中心開展流調、密接排查、研判社區封控範圍、疫點終末消毒等工作。六是通知疫情防控指揮部。上述6個部門同時推送、不分先後。

在混採檢測陽性處置流程方面,《指南》要求,各市成立應急採樣小分隊,24小時在崗待命,做好隨時出發的各項準備。混採檢測陽性時,檢測機構立即上報當地核酸檢測工作組,工作組同時通知應急採樣小分隊、混管樣本所在社區(小區)和公安機關,立即原地隔離所涉人員並進行單採複核。採取首檢負責制,單採複核樣本送至原實驗室進行檢測。如單採複核結果陽性,參照單採檢測陽性處置流程處理,混陽單採檢測工作應在6小時內完成。

各區縣按實際情況成立應急隊,對混採陽性結果及時進行復採複檢。應急採樣隊應當由採樣人員、信息採集人員、司機組成,並配備車輛。公安、社區(村委)等相關人員應當配合應急採樣人員入户採樣,採用鼻咽拭子方式,所採樣本送原檢測機構檢測。

在信息核對與推送方面,《指南》提到,要將受檢人員與人口底數比對,組織開展補檢,確保不漏一人,形成工作閉環。提供檢測結果查詢途徑,便於民眾知曉和結果應用。

風險來源不明 應至少開展3輪全員核酸檢測

在工作準備方面,《指南》還新增了落實檢測能力、科學分析,精準篩查等內容。

《指南》要求,各級衞生健康行政部門應掌握本地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及可迅速調集的第三方核酸檢測力量,做好核酸檢測能力儲備。發生疫情時,能夠迅速調度相當於完成10%-15%實際管理人口單管檢測的核酸檢測力量,以適應全域大規模核酸檢測需要。

《指南》提到,應根據疫情傳播趨勢,以風險為導向,精準劃定核酸檢測範圍,確定核酸檢測策略。

首先是確定核酸檢測策略。根據疫情傳播趨勢,加強研判,第一時間科學劃定風險地區並動態調整。疫情前期,在風險來源不明的情況下應至少開展3輪全員核酸檢測;之後根據流調溯源情況、社區封控範圍、核酸檢測結果等綜合研判,確定後續的檢測範圍和頻次。原則上,隔離點和近3輪核酸檢測出現過病例的街道或社區每日一檢,14天內出現過病例但近3輪核酸檢測沒有出現病例的街道或社區隔日一檢,14天內未出現病例的地區可每5天一檢。

其次確定採樣方式。根據目標人羣已採取的管控措施確定採樣方式,隔離點及其他重點人羣應單採單檢,封閉小區(封閉到户)1户1管,其他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採取5混1或10混1開展檢測。

在合理劃片方面,《指南》亦有所變化。由從前的2000-2500人設1個採樣點的標準變為每1000-1500人設置一個採樣點,500-1000人設置一個採樣台(各地可按照社區、街道、鄉鎮、農村、城郊實際人口數量統籌設定),原則上以小區為單位設置採樣點。

採樣點應當在4-6小時內完成規範建設和啓用,在固定採樣點的基礎上,採取網格化管理模式,以小區採樣為主,通過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等形式細化完善佈局,方便市民採樣、提高採樣效率。60歲以上老年人、孕婦、殘障等弱勢羣體應設置綠色通道獨立採樣。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提到要加強信息化,做好採、送、檢動態匹配。一方面是建立核酸檢測信息系統。各省統籌建立核酸檢測信息系統,做到信息的快速錄入,包括受檢者信息(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居住地址、聯繫電話)和採樣信息(採樣點名稱、所在區(縣)、樣本編號,樣本採集的日期、時間、採集部位、類型、數量),迅速反饋疑似陽性樣本的受檢者信息。實現核酸檢測採、送、檢、報信息的快速準確和實時監測,做到核酸檢測工作的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統上線使用前要按實際管理人口數的30%提前進行壓力測試,確保信息系統穩定性。

另一方面是做好採、送、檢匹配。啓動大規模核酸檢測前應提前做好採、送、檢匹配,並進行動態調度。按照設置的採樣點採樣能力,各檢測機構實際檢測能力,提前做好劃片採樣送樣的匹配及準備。根據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檢測進度與節奏,分批次送樣,動態調度,做到檢測能力足量利用,提高檢測效率。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