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文章作者:琢磨君

老子在《道德經》中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物誌·序》中則説:“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即:聖人賢者美好的地方就在於明察事理,明察事理可貴的地方就在於知人善任。

我們若想自己變得智慧、賢明,不妨堅持每天學習一點老祖宗的識人術!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談到識人術,不得不提到“以貌取人”這個話題,因為有的人説“人不可貌相”,也有的人説“相由心生”。到底以貌取人靠譜不?

其實,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才更加準確。正如鬼谷子先生所説:僅從外形來看相,如同從一根小管子裏看豹子(看不到全貌)。不將形體分開,不拘泥於方法,從“無形”中去觀察,從“無聲”中去辨識,才是真正的識人方法。

比如説,老祖宗的這2條識人術經驗,就可以教你準確地“以貌取人”,非常值得借鑑。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1、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託焉。——《鬼谷子》

釋義:一個人的外貌不是特別美,也不算是特別醜,這樣的人更值得信賴,可以託付真情。

為什麼説不美不醜的人更值得信賴呢?我們可以用排除法來分析:人的相貌分為三種,一是醜的,二是美的,三是不美不醜的。奇醜無比的人,形象氣質差,讓人看着不舒服,自然遇到的磨難和挫折要多一些,也更容易自卑和走極端,因此他們身上往往充滿負能量,可以同情可憐,但是不能託付真情。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而長得太漂亮的人,往往又容易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繼而招致禍患或是非。正如老子所説:“美好者不祥之器”,過於完美的人或者事物,都自帶不祥的預兆。

由外貌説到人品或能力,也是一樣的道理:過於完美,不可靠!

比如電視劇《少帥》中,張作霖告誡兒子張學良説:“人得有點毛病,有毛病的人才可交,看不出毛病的人,説明他沒真情,沒真情的人你怎麼交?”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還比如,企業家雷軍説:“我面試了一個我們高管推薦的人,高管覺得這個人非常非常厲害,我覺得這個人不行,高管説為什麼,我説這個人跟我聊了一個小時,他的簡歷接近完美,4年內將一家年產900萬美金的工廠做到2億美金的規模,他還説有能力把稻草賣成金條!”

最終,雷軍並沒有錄用這位所謂的“完美而又優秀的人才”,雷軍的解釋就是:我們不需要一個把稻草賣成黃金的人,這樣的人不符合我們企業的價值觀。

其實,分析外貌、能力、人品的方法都差不多,那就是:表現得越是完美的人,越不可靠!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正如老祖宗的識人術口訣所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巧言令色鮮矣仁”,“輕諾者,必寡信”等等。

綜上所説,過於醜的人不可信賴,過於美的人也不可信賴,那就只剩下不美不醜的人值得信賴了。而這也是大自然的規律,更是人們歷經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這就好比:弱肉強食,但樹大招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最後反倒是那些不強也不弱的事物能夠得以長久地存活下來。

因此,相貌不醜也不美的人,實則是更值得信賴,可以託付真情!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2、臉色始終沒有什麼表情的人,往往是厲害角色。——曾仕強

曾仕強的這句識人術口訣,還可以理解為: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往往更厲害。

他的解釋是:一個人,如果兩個眼睛麻木不仁,你有大成就!因為眼睛是最誠實的,容易把你心裏的事情流露出來,看一個看眼睛,就把他人瞭如指掌。人家要是修道眼睛,沒有表情,高興是這樣,不高興還是這樣,這樣的人有大成就!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俗話説“眼睛是心理的窗口”,讀懂了一個人的眼睛,也就讀懂了他的內心。又“相”是隨着一個人內心世界的變化而變化,於是古人總結説:“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然而,一個人若能喜怒不形於色,讓你對他的真假表相分不清,也就不可知曉他的內心世界了。而往往就是這樣的人,屬於厲害角色,能夠“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比如説,史書中記載劉備是“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説隋文帝楊堅是“天性沉猜”。而這些外貌上的特徵都是成大事者身上常見的品質。因此,臉色始終沒有什麼表情的人,喜怒不形於色,往往是厲害角色!

每天學點識人術,記住老祖宗的以上2句識人術口訣,可以教你如何準確“以貌取人”!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9 字。

轉載請註明: 老祖宗的2條識人術經驗,教你準確“以貌取人”,值得借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