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證監會給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有何深意?利好銀行股還是券商股?

大家好,我是南野論股,獨立股票投資者,專業科班出身,秉承價值投資理念,卻以技術分析見長,每天都會更新投資策略、優質個股分析等文章。遇見就是緣分,歡迎大家關注我!

昨夜晚間,一則消息刷屏了朋友圈,財新週刊援引權威人士消息稱,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消息一出,便在金融人士羣體中引發了熱議。

傳證監會給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有何深意?利好銀行股還是券商股?

媒體爆料證監會計劃向銀行發放券商牌照

有人看到了希望和新空間,但更多人看到的是擔憂和驚恐,直呼“狼來了”。

其實,這則消息並不是昨晚才有的,早在2015年,證監會將向國有四大行發放券商牌照一事就被市場熱議,以至於2015年3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就在召開的例會上回應稱,證監會正在研究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申請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相關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公佈實施尚無明確時間表。

因此,昨夜的這個消息,不確定是真新聞,還是“舊聞新炒”。

很多人士認為,證監會給四大行發券商牌照,是直接授權四大行自行籌建券商子公司,按照目前四大行的資產與業務體量,這幾家新設券商子公司無疑會成為當前券商市場的巨無霸,其他券商的好日子將提前到頭了。數據顯示,37家上市券商2019年的淨利潤還不及工行一家的三分之一,實力懸殊太大,確實有點“狼來了”的味道。

關於允許給銀行發放券商牌照的原因,很多人士認為,是為了打造“航母級”券商,是為了對抗境外券商的衝擊。截至目前,已有6家外資控股券商獲批,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國際頂尖的投行,確實會對國內券商中長期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數據顯示,國內第一大券商中信證券2019年實現投行業務收入43.08億元,尚不及高盛的十分之一。

但在南野看來,以上可能並不是監管部門的真實意圖。

關於發放牌照,通過收購還是新設來實現持股券商,哪種路徑更好?很明顯,收購會更好。

目前,我國有133家券商,但在頭部效應不斷集聚的情況下,很多中小券商的生存與發展出現明顯問題。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讓幾家大銀行直接收購市場上現成的券商,收購後給券商注資,擴充資本金,比發牌照來的實在、好操作,也是消化過剩產能的一種更好的方式。

關於政策意圖,並不在於對抗國外券商,畢竟國外券商在國內發展已接近20年,並沒掀起太大波浪,核心在於做強股市與股權融資市場。

通過允許銀行持有券商牌照,實現理財資金向股市的不斷轉移,是主要目的。只有做大股權融資市場,才能讓企業實現低成本融資,才能進一步發展壯大,而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根本。

關於時間,該消息2015年就開始熱炒,2018年工行就提交過一份試點投行的方案,但至今依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一方面,目前我國金融業依舊是分業經營的格局,混業經營從頂層設計上還未明確,金融混業是大事,法律障礙也很多,需要頂層考慮,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我國剛經歷去槓桿、整治金融亂象,控制風險依舊是當前的重大課題。因此,短期內,要想實現銀行持有券商牌照,是有難度的。

關於週一股市的反應,從2015年3月9日消息爆出後股市的反應看,銀行股普漲,券商股普跌,市場明顯解讀為利好銀行,利空券商。預計下週一,A股的反應也是如此,利好銀行,利空券商。但是,如果是銀行通過收購實現券商牌照的持有,如果政策意圖就是為了做大直接融資市場,則一定是利好券商的,我相信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傳證監會給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有何深意?利好銀行股還是券商股?

2015年消息,利好銀行股,利空券商股

不管如何,對於從業者而言,都是一個更大的歷史機會,因為未來是一個股權融資的大時代。無論是銀行直接持有券商牌照,還是銀行收購券商,人才的爭奪都會不斷髮生,人才的價值會得到進一步的凸顯,市場給人才的溢價空間也會不斷被打開。

歡迎關注“南野論股”,我們會不定期就行業優質股進行系統分析,敬請期待!

友情提醒,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2 字。

轉載請註明: 傳證監會給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有何深意?利好銀行股還是券商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