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宋昌浩
頭圖 | 視覺中國
4月18日,受到上海推進集成電路、汽車等重點行業企業復工復產消息的影響,半導體行業板塊難得揚眉吐氣,迎來久違的上漲行情,板塊全面反彈,全天漲幅3.11%。而功率半導體龍頭士蘭微表現更為亮眼,直接以漲停收盤,一掃過去一個月持續下挫的陰霾。
在日前,士蘭微發佈也業績預告,預計2022Q1實現歸母淨利潤2.61-2.95億元,同比增長50-70%;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45-2.77億元,同比增長50-70%,單季度的盈利水平逼近近幾個季度的峯值。
不過,持續的盈利和業績增長並沒有打消市場對於公司的擔憂,僅僅一天後,士蘭微的股價偃旗息鼓,股價在18日漲停加持之下,19日並沒有給出太高的溢價,全天維持震盪,截至收盤士蘭微股價下跌1.03%。
那麼,士蘭微的下跌是正常調整,上車機會?還是反彈一日遊,套人行情?士蘭微近期為何跌跌不休?公司一季報的數據究竟如何?中長期看士蘭微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半導體行業揚眉吐氣,為何士蘭微還在震盪下跌?士蘭微長期看是否有投資價值?妙投為您解析。本文為妙投付費專欄“妙解公司”中《是觸底反彈,還是下跌中繼,士蘭微價值面幾何?》,會員免費閲讀全文。
觸摸千億市值後,士蘭微股價為何下跌?
士蘭微成立於1997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不斷擴充產品線,目前形成了分立器件(MOSFET、IGBT、二極管等)、集成電路(MEMS傳感器、電源管理芯片、功率IC、IPM模塊等)、LED (LED芯片、LED封裝等)三大業務板塊。
2021年之前,受到LED業務拖累和新產線折舊所影響,士蘭微業績和股價均表現平平。在2016-2020年5年時間裏,其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23億、0.99億、0.90億、-1.20億、-0.24億,業績波動較大且連續兩年處於虧損狀態。
2021年以來,隨着新能源汽車、AIoT以及PC端等下游需求的爆發,加上受到疫情的影響,海外半導體公司停產半導體供應鏈收到衝擊,半導體行業迎來高景氣週期。士蘭微也進入到蜜月期,業績不斷釋放驅動士蘭微的市值一路攀升,從2021年1月份到2021年7月份,短短半年時間,士蘭微的股價翻了超過3倍,市值一度突破千億。
疊加產品結構優化、產能利用率提升,士蘭微的盈利能力大幅增強。根據公司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億,同比增長68%,歸母淨利潤15.2億,同比增長高達21倍,扣非後淨利潤為8.95億元,同比扭虧。(公司持有的安路科技及視芯科技股權公允價值變動,影響公司非經常性損益6億左右)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分業務來看,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合計常年佔比保持在80%以上,是公司的核心業務。2021年集成電路板塊收入22.93億元,較上年增長61.50%,分立器件板塊實現收入38.13億元,較上年增長73.08%。2021年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業務在較高基數的情況下實現了較高的增長。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從毛利率看,受全球芯片短缺,公司的芯片價格上漲及產能利用率提高影響,2021年,公司的三大業務毛利率均有較大的提升。其中,集成電路業務毛利率上漲超過15個百分點,分立器件業務毛利率上漲超過8個百分點,發光二極管LED業務在連續2年的虧損之後,2021年扭虧為盈,實現毛利率轉正。
(數據來源:Choice金融終端)
不過,從去年8月份開始,士蘭微的業績在不斷增厚的同時,公司的股價卻處於了橫盤狀態。特別是今年三月份以來,士蘭微的股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跌,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公司股價回撤超過30%。
那麼為何近期股價會出現快速的下跌?
首先是公司的年報數據不及預期。公司此前預告歸母淨利潤15.18-15.31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9.12-9.26億元,年報業績顯示公司扣非後淨利潤為8.95億元,扣非略微不及預期。
其次是市場對於下游需求的擔心。由於上海疫情的影響,逐漸有新能源汽車廠商宣佈停產,加上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漲價,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充滿了擔心。而光伏領域受到歐洲政策的影響,也不斷反覆。新能源汽車和光伏是目前功率半導體應用的增量市場,近期表現不及預期,市場投資者對上游也產生了擔憂。
另外,中低端的功率半導體產品價格也有所回落。從功率半導體近期相關的價格數據也可以看到,中高壓功率器件2022年3月部分MOSFET 產品渠道價格持續分化,部分中低壓MOSFET價格持續下滑,高壓MOSFET渠道價格相對穩定,IGBT整體價格平穩。
雖然短期需求有所擾動,但妙投認為,從長期來看,源於光伏、風電、鋰電和新能源車未來快速發展,而功率半導體是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新能源車電控的主要器件,功率半導體行業仍會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
在汽車領域,功率半導體量價其升。功率半導體的單車價值從燃油車的每輛50美元提高到每輛450美元,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從2016年的32.9萬輛增長至354.8萬輛,5年時間銷量增長了10倍。預計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500萬台,展望2030年,EVTank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4780萬輛,佔當年新車銷售比例接近50%。
在光伏領域,光伏逆變器需要用IGBT進行直流-交流轉換以及控制電壓升降等領域,單GW功率半導體的價值量超過4000萬元,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183GW;據該機構預測,2022年全球光伏裝機將達到228GW,同比增長24.6%。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出口國,全球佔比在60%,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未來會保持高速的增長。
國產替代背景下,士蘭微優勢何在?
在功率半導體應用領域,車規級IGBT是目前功率半導體最景氣及緊缺的一個賽道。
根據產業相關調研,在新能源汽車領域,IGBT的應用主要在主電控模塊,用於汽車的加速變速。從量上來看,15萬左右的A級車目前單車用量1個模塊,高端的汽車目前單車用量2個模塊。從價上來講,目前單車IGBT模塊的平均價值量約在1200元左右。
也就是説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根據機構目前預測500萬台銷量計算,預計國內2022年的IGBT市場空間能達到70-80億左右。
不過國內的車規級IGBT一直被海外廠商佔據,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在國內IGBT汽車市場,英飛凌一家獨大,市佔率超過50%。在缺芯的背景下,英飛凌的供應鏈收到衝擊,交貨週期不斷拉長,在此背景下,國產替代迎來良機。
對於半導體企業來講,持續不斷的品類及應用領域的擴張,可以不斷地擴展公司的邊界,實現營收的增長。對於士蘭微來講,當前公司的IGBT相關產品目前主要應用在家電行業,車規級IGBT作為高價值量及市場高增速的產品,應用領域的突破將給士蘭微未來的業績帶來巨大的增量。
IGBT的壁壘倒並不是體現在純技術領域,比如先進的製程,而是體現在製造工藝和產業鏈進入壁壘。因此,誰能率先實現工藝的積累和迭代,誰先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誰就能更加的擁有核心競爭力。
從製造工藝上來看,IGBT模塊作為工業產品的核心器件,需要適應不同應用領域中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因此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較高,生產工藝複雜,生產中一個看似簡單的環節往往需要長時間摸索才能熟練掌握,對於功率半導體企業來講,不僅需要know-what,更需要know-how。
因此,目前功率半導體企業一般都採用IDM模式,在IDM模式下,生產工藝的開發和設計是同步的,出現問題可以讓設計部門和製造部門立馬協調,快速解決設計開發中遇到的問題,縮短開發時間,IDM廠商迭代一代產品僅3個月,與Fabless設計廠商迭代一代產品需6個月以上相比,IDM優勢明顯。
士蘭微不僅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有5/6/8/12寸生產線的IDM公司,也是國內目前唯三的具有全新12寸特色工藝產線的企業之一。
從產能上來講,在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產能的不斷釋放意味着可以獲取更高的利潤。目前公司的5寸和6寸全年滿產,去年產量大約255萬片。公司8英寸線基本飽和,預計2022年8寸線產能7萬片每月,公司的12寸線產能不斷釋放,預計到2022年公司的12寸線產能由2021年年底的4萬片提升至6萬片/月。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妙投整理)
公司的12寸線的優勢不僅是在產能上,更在於產品的迭代優勢。對於功率半導體來講,特別是12寸晶圓的減薄技術之上,存在很高的技術壁壘,需要產品端進行迭代。
華潤微的12寸產能預計到今年年底才能逐漸釋放,新潔能以及斯達半導(目前正逐漸轉向IDM)仍採用Fabless模式,而士蘭微的12寸線在2020年12月已經投產,預計領先國內同行兩年以上。而高速度的產品迭代意味着企業可以快速的降低自己的成本,在客户中產品更具有競爭力。
另外,士蘭微的12寸線也意味着先行優勢,率先在國內12寸晶圓製造中佔有一席之地。國家發改委對於12寸半導體產線是有嚴格審批機制的,審批政策保障了12寸功率半導體產業的良性格局。除了審批政策之外,人才因素也是有力地限制了新進入者。
本文為妙投付費專欄“妙解公司”中的文章,全文4726字,單篇售價84微信豆,非會員可直接購買本文查看,也可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備註“文章標題”,查看全文。
本文繼續討論:
1、從產業鏈進入壁壘看,士蘭微優勢在哪?
2、短期下跌結束,士蘭微能否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