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部分行政區劃優化調整,已過去一月有餘。
新設立的臨平區,正錨定“融滬橋頭堡、未來智造城、品質新城區”發展定位,乘風破浪、再創輝煌。
為何是這三大定位?它們對臨平的未來又意味着什麼?
創新加持
製造業能激發更大潛力
製造業是經濟增長“穩定器”、社會發展“助推器”、實體經濟“壓艙石”。當前,發展製造業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最大共識,我國也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
而臨平產業的最大底色,就是製造業。這也是該區未來發展的強勁動力。
我們耳熟能詳的廚電品牌“老闆”、摩托車品牌“春風動力”、研發抗癌藥的“貝達”、國產電梯品牌“西奧”、時裝品牌“伊芙麗”“麥檬”等,都在臨平。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臨平共有628家規上工業企業,17家上市企業大部分也都屬於製造業,形成了以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主導的特色優勢產業。
不僅如此,臨平也是數字賦能製造業轉型的“先行者”:3家企業入選全省首批“未來工廠”,佔全省四分之一;7家企業入選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14家企業列入杭州市級“未來工廠”體系培育名單……
一句話總結,臨平是浙江工業經濟的主要陣地之一。
但是,在擁有較好製造業基礎的同時,臨平也面臨着創新要素集聚度不夠等產業高質量發展短板。當前,該區正直面這些短板,在高層次人才引培、高能級研發機構引進、高品質孵化器建設等方面不斷髮力。
越來越多的創新要素正不斷匯聚:國家級SupET工業互聯網平台、工信部服務型製造研究院、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浙大高端裝備研究院、浙大基礎醫學創新研究院等創新載體已在臨平落地,它們具有的虹吸效應正加速創新要素在臨平集聚。
這些正在集聚的創新要素,將會與臨平的製造業產生“化學反應”,推動製造業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產業佈局、組織架構、智能製造等方面加速進化。有了創新加持的製造業,未來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間。
融杭接滬
事關未來城市綜合能級
臨平不僅有着較好的製造業基礎,更有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這裏是長江三角洲圓心地,也是G60科創大走廊和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戰略交匯點;由高速、高鐵、內河組成的暢達交通網絡,縮短了臨平與上海及長三角主要城市的時空距離。
在筆者看來,能否打好“融杭接滬”這張牌,直接關係着臨平未來的城市綜合能級。
先看融入杭州主城區。在杭州部分行政區劃優化調整中誕生的臨平區,無論是地理位置、區域面積、城市建設、功能配套,都是與杭州主城區最接近的。
臨平需要以“主城區”的標準要求自己,儘快從縣域經濟向都市經濟轉型,實現與杭州主城區一體化發展。此外,臨平也需主動做好“橋樑”,聯動起杭州主城區與周邊海寧、德清等地區,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再看接軌大上海。上海有着周邊各地“垂涎”的大企名企、科研院所、高端人才,這些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崑山,在上海的輻射和帶動下,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首位。背靠杭州的臨平,能否成為長三角南翼的“崑山”?這需要交給時間,但臨平已經開始在行動。
比如,產業聯動方面,臨平正加快推進長三角G60浙江科創基地“飛地”孵化器(經開區企業樓)建設,構建“研發、孵化在上海(松江),生產、轉化在臨平”的產業新格局。
再如,協同創新方面,臨平正面向上海以及長三角優質高校、科研院所探索柔性引才機制,積極承接上海以及長三角創新成果,推動基礎創新、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在臨平的落地轉化。
品質提升
好的環境也是生產力
不論是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最終都落到人。
如何能將人才引進來,並且留得下、願意留,甚至紮根在臨平?那就需要從人的需求來做好工作。
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對生活品質是有要求的。比如,城市規劃是否合理、城市建設是否現代化、公共服務是否齊全、市民素質是否整體較高……
這方面,一直是原餘杭區委區政府駐地的臨平,有着相對優勢。上文也提到,臨平在城市建設、功能配套等方面都與杭州主城區相接近。
這些城市品質,能夠把人才吸引進來,但真正讓他們紮根的,還得靠城市的氣質。這種氣質,直白講就是文化。而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的運河文化和1000多年的金石文化等相互融合,涵養了臨平“兼收幷蓄、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
好的環境,也是生產力。
因此,臨平正搶抓喬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機遇,推動空間重塑、功能重構、產業重整,等高對接地面道路、休閒場所、功能配套、生態環境等綜合要素。臨平等高對接的,就是杭州主城區。
與此同時,臨平還把文化作為城市的“根”與“魂”,深入挖掘三大文化,高水平建設大運河(臨平段)國家文化公園、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持續提升超山風景名勝區運營管理水平。
一座品質新城區,正在滬杭之間冉冉升起。它能否成為浙江的又一人才高地,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