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財姥爺,編輯:小市妹
7月22日,科創板開市3週年。
作為A股註冊制的試驗田,科創板的上市效率相比滬深主板大為提高。3年來,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數量達到了437家,佔同期A股IPO總數的35%,累計融資超過了6300億元,佔到了整個A股市場的40%左右。
受益於更開放、更具包容性的上市規則,中芯國際、百濟神州等一大批順應時代潮流的國內優質硬科技企業,得以順利登陸A股,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
對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講,首發上市後的第3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按照A股大小非解禁規則,持股5%以上的重要股東鎖定期是3年,這意味着,2022年7月之後,科創板將迎來新一輪解禁高峯。
今年7月份,科創板有77家公司解禁,釋放流通股105.34億股,單月解禁規模排名科創板開市以來第一,公開數據顯示,7月22日單日解禁市值超過2200億元。
通過IPO身價暴增的科創板新貴們,會不會在股份解禁之後瘋狂減持?如此高的解禁規模且以大股東解禁為主,市場扛得住嗎?
在很多小散看來,上市公司原始大股東就是股市的天敵,一旦限售股解禁,憑藉極其低廉的成本,他們會在二級市場肆無忌憚的拋售。
這種擔心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是不宜過分誇大,因為解禁和大規模減持,並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
與小非不同,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監高等重要股東,不但需要考慮控制權和股價穩定的問題,而且在減持時間和規模上都受到了更為嚴格的限制。
比如,在半年報披露前30日、業績快報與業績預告披露前10日不得減持;90日內通過集中競價減持股份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全年減持比例不能超過個人持股數量的25%,且需要在減持前15天進行預先披露。
根據這個規則粗略計算,科創板此次解禁股東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最大可減持股份的市值,不足科創板總流通市值的2%,對市場的衝擊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大。
提振市場信心的消息還有不少。
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中,目前已經有至少10家重要股東發佈了公告,表示自願延期解禁或者承諾不減持。
其中中國通號、容百科技、心脈醫療和虹軟科技等4家公司控股股東,將延長鎖定期6個月;新光光電共同控股股東中最大股東延長鎖定期12個月;天宜上佳、嘉元科技、華興源創和航天宏圖等3家公司控股股東以及交控科技第三大股東,承諾在股份解禁後6個月內不減持股份。
按照7月22日的股價計算,這10家公司延期或者承諾不解禁的股份,對應市值在900億左右,佔首批25家公司解禁市值的比例接近50%。
較低的估值和良好的成長潛力,是科創板大股東們惜售的重要原因。
過去三年的大幅調整之後,目前科創50指數的PE只有43倍,PB4.86倍,都已經在歷史低位區域。
而在2019年至2021年,科創板研發投入的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了29%,近三年研發投入強度均保持在13%的高水平;科創板公司營收復合增長率為28%,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70%。與其他板塊相比,科創板已成為A股近三年研發投入增長最快、投入強度最大的板塊,業績增幅也大幅領先於A股其他板塊。
根據分析師的一致預測,2022年科創板企業淨利潤增速將達到59.8%,這意味着到屆時科創板的PEG可能低於1,科創板的性價比進一步凸顯。
把歷史的視角拉長來看,當前的科創板,可以參考2012年年底的創業板。
彼時的創業板,同樣迎來了大非3年解禁期,也經歷了長達3年的調整,但是創業板公司“大非”解禁後大股東減持的時間離解禁日普遍較遠,減持的比例也比較小。
在創業板首次大規模解禁之後,創業板指數雖然受到情緒影響出現了短暫下跌,但很快就迎來瘋狂拉昇,在2年半的間裏暴漲了7倍,甚至帶着滬深主板一起高歌猛進,那是屬於A股最後的瘋牛時代。
有了創業板的經驗,面對這麼便宜的價格,比散户更精明的大股東們減持意願應該不會太高,即使想賣,也得賣個好價錢啊。
▲科創50指數PE走勢,來源:Wind
拋開科創板解禁的潛在壓力,即使上市公司面臨大股東真正的減持,投資者也應理性看待,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
客觀上講,減持本來就是投資人應有的權利,依法合規的減持,是正常市場行為,是投資者退出市場的合理合法的手段。
有進有出,有買有賣,資本市場才能保持流動性和持續成長的動力,如果二級市場不允許減持,一級市場的融資也很難發生,資本市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事實上,大股東出現減持,很多時候對公司的發展並不會有負面影響。
比如海康威視的早期投資者龔虹嘉,自2011年5月限售股解禁以來,共計減持超過40次,累計套現300億,被稱為“A股套現王”。
但是龔虹嘉的不斷減持,並沒有讓海康威視陷入低谷,憑藉強勁的技術能力和穩健的業績表現,海康仍然在安防行業內傲視羣雄,在二級市場備受機構投資者的追捧,是白馬股的典型代表。
作為第二大股東,龔虹嘉本來就不謀求海康的控制權,他早年投入的200多萬資金,也早已經翻了數萬倍之多,減持部分股份,引入更多有背書和支持能力的投資人,反而對海康更有意義。
▲海康威視前10大股東,來源:同花順
即使是實控人的減持,如果沒有改變其控股地位,其減持股份也無可厚非,不必過分解讀。
比如京東的劉強東,在卸任集團CEO後累計套現超過60億,但是,他並沒有真的跑路,截至2022年3月31日,劉強東持有京東13.8%股份,通過AB股制度獲得了76.1%的投票權,減持操作並不會影響他對京東的控制權。
奮鬥了這麼年,在不影響控制權的前提下,把自己紙面上的一部分股份換成真金白銀,這不是人之常情嗎?
況且,在辭任CEO之前,劉強東還捐贈了價值150億的股票用作慈善用途,手頭現金可能並不富裕。
再比如馬斯克,最近2年為了應付税款及收購推特,賣掉了價值超過200億美金的特斯拉股票。
馬斯克雖然是世界首富,身價超過2000億美金,但是其資產幾乎全部是旗下公司的股票,現金流並不好,之前請女朋友吃飯,他甚至還得跟女朋友借錢。在這種情況下,適當減持調整一下財富結構,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很多人擔心大股東甚至實控人減持帶崩股價,也不符合資本市場的長期邏輯。
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減持,其實只會在短期內從交易和情緒層面影響股價,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實質影響。而長期來看,影響公司股價和市值的核心因素,只會來源於實際經營業績,跟大股東增減持並沒有直接關係。
對於真正的優質公司來講,如果大股東出於資金需要而減持部分股份,甚至是在估值低位折價減持的話,那些有緣接盤的長期投資者,應該感到慶幸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