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名創優品公佈2021財年Q4財報,淨利潤同比增長242%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財經

北京時間8月19日,名創優品(NYSE:MNSO)公佈了截至2021年6月末的2021財年第四財季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名創優品集團該季度營收利潤雙雙高速增長,新增門店數量超預期,活躍會員數量快速攀升,新業務TOP TOY發展提速,整體業績表現亮眼。

該季度公司總營收達24.7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同期同比增長59%。其中,國內營收1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海外營收5.2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179%。該季度Non-IFRS淨利潤1.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42%。


主營業務穩步發展 持續釋放規模效應

本季度名創優品國內門店淨增127家,海外門店淨增35家。2021全財年國內門店淨增406家,海外門店淨增121家,該季度名創優品全球開店步伐穩而強勁。

截至2021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全球門店數達4,749家,國內門店數2,939家,海外門店數1,810家,其新零售版圖已佈局全球99個國家和地區。


名創優品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張賽音表示,“本季度我們的國內業務繼續穩健增長、國際業務強勁復甦,無論是在收入層面還是利潤層面都取得了近八個季度以來最快的同比增長速度。同時本次我們宣告派發近3億人民幣的現金股利,公司未來的資本配置策略仍將聚焦於新的業務增長機會和店鋪網絡擴張,同時我們預期仍將持續通過分紅等方式提高股東回報。”

 

線上業績創新高 全渠道增長收效

娛樂營銷、跨界聯動等市場口碑動作不斷提升名創優品的業界口碑,而其在私域的運營深耕,也加速消費者對名創優品品牌的認可與青睞。公域打口碑、私域推爆款,組合拳式的流量創新打法也持續拉動名創優品線上用户的不斷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由於季度內包括“6.18購物節”,國內電商收入同比增長136%至近2億元,電商及O2O業務合計貢獻了集團總收入的12%,線上發力收效明顯。截至2021年6月30日,名創優品過去12個月活躍的消費會員數超過3,300萬,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10%。


本季度,名創優品持續擴大IP合作資源,玩具總動員、NBA和小黃人等IP聯名產品持續熱賣,過去兩個季度國內IP產品銷售額較2020年同期增長79%,較2019年同期增長59%。在聯名IP推出爆款期間,名創優品門店也多次引發“門店排長龍”、“上架便售罄”等火爆搶購現象。

名創優品已全面覆蓋全球頂流IP、二次元IP、國潮IP、創意潮玩IP、體育/遊戲IP和藝術時尚IP等六大板塊,已推出上萬款人氣產品。截至6月30日,名創優品已與全球超過80個IP版權達成戰略合作,其中超過30個IP版權為獨家合作。在全品類佈局上,名創優品保持領跑態勢,“聯名大佬”持續搶佔消費者心智。


在新供給、新渠道、新營銷共同催生新消費市場快速成長的背景下,名創優品近年來快速響應市場,不斷通過知名IP的深度捆綁,不斷搶佔粉絲羣體的消費心智。而其深入洞察消費者用户價值,通過精準性觸達、精細化運營等模式,也不斷催化用户層面的品質消費升級,助力其互聯網平台轉型的快速迭代。

 

新業務發展提速 原創IP加碼新消費

自成立以來,TOP TOY一直以國內潮玩“先鋒者”之姿佔領着新消費行業高地。財報顯示,2021財年第四季度,TOP TOY門店數淨增24家。截至6月30日,TOP TOY門店數累計達33家。其中夢工廠店6家,集合店27家。


原創IP應運而生,切中Z世代新消費需求。現階段,TOP TOY自有品牌SKU數量超過160個,其中原創IP數量達6個,達摩不倒翁和TWINKLE街機系列盲盒等原創IP產品銷售業績居於全品類銷售前列,另一款原創IP產品——TAMMY的日常系列盲盒也成為眾多消費者必囤的原創IP人氣款。


TOP TOY潮玩集合店,不斷提升品牌的想像空間。6月1日,TOP TOY上海環球港潮玩夢工廠店創下單店單日營業額破100萬的佳績。8月14日,TOP TOY深圳超級文和友潮玩博物館店亮相首日客流量近3萬人次,營業額超100萬。6月25日,TOP TOY原創IP BUZZ首隻10米高巨型雕像入駐杭州InS. Park。


名創優品創始人兼公司首席執行官葉國富表示,“第四季度,我們以穩健的表現為2021 財年圓滿收官。這一年,在疫情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之下,我們沒有停下海外擴張的步伐,而是將MINISO品牌帶入了第98個海外市場,海外店鋪數量逆勢增加121個;這一年,國內MINISO門店淨增加406個,我們抓住了下沉市場的發展機遇,新增店鋪超過60%來自於三線及以下城市;這一年,我們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發佈了‘X’戰略並推出了全球潮玩集合品牌TOP TOY,將繼續朝着‘成為全球領先的新零售平台型企業’這一願景前進。”

未來,名創優品將通過不斷重視產品開發和業務創新,探索更多商業想象空間。一方面,聚焦主營業務門店擴張與模型優化,不斷髮揮產品和供應鏈優勢,繼續推進IP戰略;另一方面,持續探索全渠道戰略,探索新零售業務機會和新消費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