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嘉悦 ○編輯 金蘋蘋
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有62家信託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度報告,其中42家公司2020年的信託資產規模同比出現下降,39家公司的主動管理規模則環比增加,多家信託公司轉型初見成效。與此同時,由於轉型節奏、資源稟賦的不同,行業分化現象愈發明顯。
業內分析人士稱,隨着信託業整體轉型步伐加快,轉型對於各家信託公司的重要意義將得以體現,未來能夠率先尋找到差異化發展方向的公司,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近年來,在監管趨嚴、行業迴歸本源的背景下,信託公司加速優化自身業務結構。從近期密集披露的信託公司年報可以發現,轉型已初見成效。
據用益信託統計,截至5月7日,除了四川信託、新時代信託、華信信託、新華信託、華融信託和雪松信託外,其餘62家信託公司均已披露了2020年年度報告。
數據顯示,62家信託公司的信託資產規模在2020年合計減少9163.8億元,其中42家信託公司的信託資產規模在2020年有所壓降,而且多家頭部信託公司的壓降絕對值超過千億元,如中信信託去年規模壓降近3500億元,五礦信託同期信託去年資產規模減少1821.2億元,交銀國際信託減少1312.3億元。
儘管信託資產規模處於下行通道,但不少公司的主動管理規模卻逆勢上漲,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統計顯示,62家信託公司去年主動管理規模合計增加1.3萬億元,其中39家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規模有所提升。
“‘壓降’和‘轉型’是信託業這兩年的關鍵詞,信託公司整體規模和主動管理規模的‘一降一升’,恰恰反映出信託業轉型已初見成效。2021年行業關鍵詞依舊沒有變,融資類信託還將進一步壓降,但主動管理規模、標品業務規模會顯著提升。”滬上一位信託業研究員直言。
從業績表現來看,信託業的分化態勢仍在持續。用益信託數據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增長的信託公司有32家,其中五礦信託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1.64億元,同比增長24.22%;實現淨利潤27.84億元,同比增長32.27%。中糧信託則實現營業收入7.83億元,同比增長52.22%;實現淨利潤3億元,同比增長138%。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62家信託公司中,有15家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其中長城信託去年營收為-5152萬元,同比下降113.2%;淨利潤為-9821萬元,同比下降142.59%,國聯信託去年營收和淨利潤也分別下降了45.1%和49.3%。
一位信託業內人士稱,信託公司業績冷熱不均的背後,折射出及時轉型的重要意義。未來這種差異與分化或仍將持續,而部分信託公司也可能因此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
平安信託表示,公司業績向好的驅動力來自兩方面:一是積極響應監管迴歸本源的政策引導,通道業務、融資類信託和房地產業務三大監管指標大幅壓降;二是持續強化風控,全年風險資產實現零新增。
滬上一家老牌信託公司資產保全部經理也直言:“行業嚴監管倒逼信託公司轉變思路,為創新業務提供了較好的環境。一些利用公司資源稟賦開展特色業務的機構有望‘彎道超車’,後續行業排名或許也會隨着各家公司的轉型而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