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虧損,股價兩月跌逾60%,每日優鮮該如何才能掙到錢?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就連買菜這件看起來再尋常不過的小事,也在隨着物流和互聯網的發展而逐漸改變,尤其是突然爆發的疫情給一些行業致命一擊,卻也帶給了另外一些行業機會。哪裏有商機,哪裏就有資本,生鮮賽道上也呈現着競爭激烈的局面,前不久破產的同程生活就是無奈出局的案例。
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新鮮的蔬菜,疫情意外地給生鮮電商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每日優鮮一度在生鮮領域成為行業的領跑者。然而現在看來,一直有着“中概生鮮第一股”之稱的每日優鮮,日子似乎也不太好過,上市還不到兩個月股價就破發,此後更是從13美元的發行價一直持續下跌到不足5美元,跌幅近63%,總市值也從32億美元跌到不足12億美元。
在美股上市以前,每日優鮮曾經推過充值送新股配額的“優惠活動”,在新股認購的期間,認購每日優鮮的投資者,只要在每日優鮮的平台充值50元,就可以享受額外中籤10股的優惠,充值100元就可以額外中籤20股,並且名額有限。從營銷的角度來看,每日優鮮這種把營銷手段用在股市上的方式,一個是可以為自己的平台帶來流量並且增加現金流,另外還能為新上市的股票提升人氣,既能讓客户使用自己的平台,又讓客户獲得了股權收益,可謂是兩全其美。
然而上市還不到兩個月,每日優鮮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原本看起來雙贏的策略,卻被投資者質疑是在割韭菜。從業績上來看,2014年成立的每日優鮮,已經連續虧損了九個季度,過去的三年中,每日優鮮的淨利潤都持續虧損。2021年一季度,每日優鮮營收15.30億元,對應的淨利潤為-6.10億元。
然而,同是做生鮮電商的叮咚買菜同樣在今年6月上市,股價相比於每日優鮮卻平穩得多。雖然受到了中概股近期表現低迷的影響,但是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卻是大不相同,前者總市值腰斬到不足12億美元,後者總市值超過了50億美元。
那麼,每日優鮮到底遇到了哪些難題呢?
最惹人關注的顯然是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模式。所謂的前置倉,就是把自己的倉庫設置在離一定目標客户羣體最近的地方,如此就能夠實現快速送達商品。考慮到生鮮有不耐保存,儲藏時間短的特性,前置倉可以最大限度讓產品保持新鮮。“又鮮又快”,也就成為每日優鮮一直以來主打的最突出的優勢。
但是,前置倉模式就猶如一把雙刃劍,它的劣勢也同樣不能忽視。典型的就是獲客成本高,也就是在固定的週期內,獲取單個客户所要付出的成本,是判斷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如果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履約成本高昂,就需要強大的現金流輸血來持續這種模式。畢竟前置倉作為一種重資產,倉儲、物流、租金等等成本都是不可忽視的支出項,再加上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喜好差異不同,導致貨物有積壓的風險。
此外,為了在競爭激烈的生鮮賽道當中快速搶佔市場份額,每日優鮮也曾經開啓了燒錢的經營模式。
社區團購的賽道上湧入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多家互聯網企業的加入,讓圍繞“電商+生鮮”的競爭越來越劇烈。互聯網巨頭依靠着自己巨大的流量,採取調動團長組羣送貨到小區,或者消費者到自提點提貨的模式,實現了輕裝上陣而又快捷便利的效果,這對每日生鮮的前置倉模式發起了猛烈的衝擊。
由於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呼聲日漸高企,監管層也依法採取措施來維護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生鮮電商們的競爭逐漸趨向於良性,這也給其它企業帶來喘息的空間,每日優鮮就推出了智慧菜場,試圖實現線上平台和二三線下沉市場的互補。
面對難以實現盈利和股價跌跌不休的局面,每日優鮮該如何破局?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