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郭子碩
百萬億投資需求激增,綠色金融科技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央行11月8日宣佈創設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的發展,並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這是央行首次推出結構化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精準支持企業綠色轉型發展。
在“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引領下,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界共識,綠色金融迎來重要發展契機。9月25日,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表示,按2018年不變價計算,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國未來三十年的綠色低碳投資累計需求將達487萬億元。
投資需要評估。央行要求,金融機構公開披露發放碳減排貸款的情況以及貸款帶動的碳減排數量等信息,並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這些信息進行核實驗證,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不過,碳減排量核算體系尚未明確,而生態環境部也暫未明確專業機構名單和相關驗證資質。第三方評估機構如何量化、評估綠色項目的碳減排量,如何將碳排放量金融化?為此,時代週報專訪了第三方評估機構綠融(廣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綠融科技”)總經理張涵。
綠融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中國首家綠色金融科技服務商,致力於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提供綠色金融與碳中和解決方案。目前,綠融科技正為南方電網、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企業提供綠色金融、碳中和相關數字技術服務。
“碳減排”如何與金融結合?
綠色金融產品範圍廣泛,覆蓋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股票、綠色投資基金、綠色擔保和碳信用,以及綠色保險、租賃和金融衍生品,還包括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雙邊和多邊氣候資金。碳減排大背景下,金融業務如何展開?
張涵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指出,目前金融機構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實事求是地做好碳核算,二是如何真正發揮綠色金融的“影響力”與“額外性”。“以規模最大的綠色信貸來説,綠色信貸是服務綠色發展的信貸,一筆貸款減少了多少碳排放,數值需要科學、精確地計量,這就是央行等監管一直強調的‘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張涵表示,這也與國際國內碳市場所通行的MRV原則(Monitoring監測、Reporting報告與Verification核查)不謀而合。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也指出,碳減排支持工具的設計按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充分體現公開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確保工具的精準性和直達性。
碳減排支持工具只是綠色金融的組成部分之一,但央行定調該貨幣工具的“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定位,對所有綠色金融工具都有啓示意義。這意味着,要做好碳核算,金融機構需和第三方評估機構合作,利用數字評估系統解決企業碳排放量的測算問題。
評估機構根據不同場景研發服務債券、融資租賃與信貸等金融產品的評估認證及碳核算工具、平台,以提高綠色金融產品的碳核算效率,使成本顯著下降。“比如我們建立數字化的‘碳-綠色金融’信用模式,替代人工碳核算,以應對人工認證低效高價、道德風險、標準性差等頑疾,解決綠色金融產品的碳核算問題。”張涵説。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綠融科技研發出綠色金融智能評估認證系統“綠色金融共識”,利用區塊鏈分佈式記賬、可追溯等技術特性構建金融信用體系;同時發揮區塊鏈共識機制作用,結合大數據應用,以實現綠色金融產品的智能化認證與ESG風險管理。
“綠色金融共識”屬於智能數字化認證與量化管理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手段確保相關信息、數據的真實、高效、不可纂改、可追溯並規避道德風險;同時,利用智能合約技術實現自動、半自動化認證,從而構建高效、低成本的碳中和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金融科技是金融助力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力量。比如,科技公司聯合金融機構,共同探索基於碳屬性的金融產品的風險定價模型,並將碳屬性評估嵌入到各類金融產品的發行和交易過程。
綠融科技與浦發銀行合作推出全國首筆碳中和掛鈎貸款,基於區塊鏈提供的認證信用基礎,設立與碳減排量掛鈎的差異化利率機制,信貸申請方光伏發電企業減排量越大,享受的利率也將更低。金融機構利用利率槓桿形成激勵機制,推動企業減排。
綠色金融要充分發揮效力,就要創設與綠色屬性、環境效益掛鈎的金融定價機制,把環境因素納入金融投資決策。“利用金融手段正向引導企業重視環境效益,構建影響力,這就實現環境外部性的內部化。”張涵認為,金融機構支持綠色項目的信貸必須體現差異,“如果沒有差異,綠色信貸就沒有‘影響力’或‘額外性’。”
“比如,央行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向商業銀行提供1.75%的低成本資金專項支持碳減排項目,這就體現出金融工具給碳減排項目帶來‘額外性’,也意味着支持碳減排項目的綠色信貸存在‘影響力’。”張涵進一步表示。
綠色金融科技方興未艾
通過海量碳核算認證經驗,第三方評估機構構建數字化碳核算系統,以實現碳排放數據的“可操作、可計算、可驗證”。
“任何綠色金融產品的評估認證核心都與綠色債券的‘四大基石’一致,即資金是否用於綠色產業項目、是否建立了適當的綠色項目評估與選擇程序、募集資金的跟蹤管理是否合格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合格。”張涵表示,對服務“雙碳”的綠色金融,更需要對碳減排效果進行精準量化。
現實情況是,企業污染排放數據填報並不規範,存在異常數值或空值現象,中小企業排污數據更流於表面。比如,企業能源消耗數據總體披露比例過低,空氣質量數據和污染排放數據披露時間過短等。金融機構難以精確識別“漂綠”項目。
而金融機構較難建立專業團隊進行有效評估碳排放量,需要專業機構或專業技術工具的支持。綠色信貸規模大,且碳減排核算、驗證的精度要求較高,因此,人工認證難以提供適當的性價比。“綠色金融發展需要新的技術、模式,為企業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張涵説。
在張涵看來,數字技術的最大作用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綠色金融領域已出現數字技術的應用方向,但綠色金融發展尚處初期階段,綠色金融科技方興未艾,未來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金融科技具有場景、渠道、數據和技術優勢,能高效形成規範化的綠色信息披露報告,助力企業綠色項目符合監管要求,同時降低企業信息披露成本。
“金融科技重構信用體系。”他認為,金融機構利用科技實現去中介化,增加直接融資,以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綠色金融的普惠性將愈加濃厚,這也將進一步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將聚焦‘如何更好地將環境外部性內部化’,建立綠色信用體系,用綠色信用來影響金融決策與定價。
張涵還認為ESG等非財務風險的識別與管理同樣不能依靠“人工打分”,這需要基於數字科學搭建適當的方法與體系。環境效益核算要求科學、精確,數字技術比人工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