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投資的擇時那麼難?

“擇時”是我們最經常看到的一種投資行為。

比如,感到經濟形勢可能會不好,金融危機快要來了,於是有人會把股票賣掉,更有甚者則開始做空市場。

這就是一種擇時。

那麼,擇時的本質是什麼呢?

擇時的本質其實是對市場、對接下來各種資產的表現一個短期或者長期走勢的預測。

但是,擇時還是很難的,無論是對於預測短期走勢,還是預測長期走勢來説。

我們來舉一個栗子-----2008年的次貸危機,

受到美國房地長市場的次級貸款的拖累,一夜之間美股和全球市場相繼崩潰。

但是你知道嗎?那一輪經濟危機的預兆,在2005年就開始顯現了。

在整個2006年到2007年,市場上已經有不少聲音説當時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太大,會連累整個金融市場。

你説誰信啊?----大盤和房價蹭蹭的往上漲,你説要跌了,不打你都算你跑得快!

電影《大空頭》,裏面主角之一的原型邁克爾·巴里(MichaelBurry)

為什麼投資的擇時那麼難?

從2005年就開始做空次級貸款了,結果是他硬扛了兩年多,直到2007年才賺到錢,中間的過程遭受了無數的質疑,要不是有對賭協議,投資人早就想撤資清算了事了。

在中國,2007年是一個瘋狂的牛市,整個一年滬深300指數漲了160%多

想象一下,如果你判斷稍微失誤一點,在2007年就認為泡沫太大離開市場了,你整整一年就會看着市場上的所有人大賺特賺---這大媽的股漲停,那大爺的股漲個不停,見面了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有人會説,如果我可勁兒的鑽研技術,成了技術大牛,是不是就可以能準確的預判?

可以!投資界啥事都可能發生。好事兒可能是別人的,但壞事往往是自己的。

但是我可以很不負責任的哈里扛啊----

擇時這件事之難,連最厲害的投資家都可能做得非常失敗。

老虎基金的朱利安·羅伯遜(JulianRobertson)。

為什麼投資的擇時那麼難?

早在80年代,整個投資界最耀眼的明星不止巴菲特一個,還有被稱作“對沖基金教父”的羅伯遜。他旗下管理的就是曾經大名鼎鼎的老虎基金。

這隻基金的戰績如何呢?

來看2000年3月,羅伯遜給投資者的股東信裏,第一段是怎麼寫的:

“1980年5月,ThropeMakenzie和我以880萬美元的資本成立了老虎基金。18年後,當年的880萬美元已經增長為210億美元,增幅超過259000%。整個期間,基金持有人在扣除所有費用之後,所獲得的年回報率高達31.7%。沒有人比我們的成績更好。”

接近20年裏年化回報率31.7%,你一定明白這是個什麼概念。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封股東信,也是朱利安·羅伯遜發給投資人的最後一封信。

在2000年5月,他就被迫關閉了老虎基金。

發生咩事兒了呢?

金融市場從98、99年開始颳起了“科技旋風”。那個時候最熱門的就是互聯網股票。

那時候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就只有一個概念,至於盈利,哼哼哼!

憑着噱頭,炒概念,股價能翻好多倍。

羅伯遜顯然認為市場的泡沫太大了。

於是他開始做空科技股。但在當時那個市場環境,再爛的公司股價也是飛漲,整個市場毫無理性可言。

結果由於做空這些股票,老虎基金損失慘重,老虎徹底被市場玩成了病貓。

等到了2000年2月底,老虎基金已經跌得不成樣子。

基金越跌,投資者也越拼命地撤資。

僅僅一年多時間,老虎基金管理的資產就從巔峯的230億美元狂跌到65億美元。

到了三月,徹底扛不住了,乾脆決定關閉基金。

但最令人唏噓的是,

老虎基金是在2000年3月30日正式關閉的。

結果到了4月,

整個市場就開始暴跌,一個月就跌了15%,接下來兩年跌了快80%。

就差一步,就那麼一小步。

為什麼投資的擇時那麼難?

想想如果羅伯遜是在這個時候做空的,他的回報是難以想象的。

你看,判斷和介入邏輯上完全沒錯,錯的僅僅是擇錯了時。

擇時就是那麼的困難。

這也是所謂的價值投資一個最大的優勢-----理論上,只要股價看起來便宜,所有低於某個水平的價格都是買入點。

而,技術派則是選擇的是這麼多價格裏的最優價格。

想想一下,技術派其實需要最佳擇時,也很可能是擇時的受害者。

那該怎麼做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2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投資的擇時那麼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