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受養豬業務拖累,大北農(002385.SZ)遭遇了上市11年以來的業績首虧。
大北農近日發佈的2021年財報顯示,過去一年,公司共實現營收人民幣313.28億元,同比增長37.32%;淨虧損為4.4億元,同比轉虧為盈,2020年公司淨利潤為19.56億元。
創立於1993年,於2010年登陸A股的大北農,業務佈局包括飼料、養豬、種業、植保等領域,其中飼料和養豬業務貢獻了近九成的營收。
但2021年Q4,豬價迎來寒冬,大北農養豬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該季度,大北農淨虧損達到5.48億元,同比下降215.79%。
與此同時,認為“植物轉基因技術帶來的增產增收將使轉基因種子成為未來種子行業的發展趨勢”的大北農正在不斷重視並佈局種子業務。據其今年4月22日發佈的公告,公司擬收購年營收過億的雲南大天種業51%的股權,進一步完善種業佈局。
生豬價格下降拖累公司利潤養豬業務虧損拖累了大北農2021年的業績。大北農在財報中指出,報告期內,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非洲豬瘟等疫病持續存在,養豬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報告期末,公司對存欄的生豬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公司養豬業務虧損。
“生豬價格波動會影響公司經營業績。2021 年生豬價格持續下行,生豬養殖虧損較大。未來若豬價繼續保持低位,公司養殖業務還將面臨虧損的風險。”財報提到。
大北農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飼料和養豬業務。2021年,飼料業務收入226.95億元,同比增長36.83%,佔總營收的比重為72.44%。飼料銷售量為 589.59 萬噸,同比增長26.47%,其中豬飼料457.56 萬噸,同比增長39.76%。
圖源:大北農2021年業績報告
作為公司第二大業務的生豬銷售收入46.99億元,同比增長23.61%,在總營收中佔比15.00%。報告期內,公司控股子公司生豬銷售數量為251.15 萬頭,同比增長129.04%;報告期末,公司控股子公司生豬存欄137.74 萬頭,同比增長7.16%,其中基礎母豬存欄11.05萬頭,同比下降23.98%。
儘管生豬銷售數量和銷售收入均實現了增長,但大北農養豬業務的營業成本卻增至50.07億元,較上年增加了176.32%,比生豬銷售收入46.99億元高出超3億元。
圖源:大北農2021年業績報告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1年Q4以來,豬價迎來寒冬,影響了大北農生豬養殖利潤,公司養豬業務毛利率大幅下降。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養豬業務毛利率降至-6.55%,同比減少了58.89%。
“公司+生態農場”“自繁自養”兩種模式養豬財報提到,從2002年至今,中國一共經歷了五輪豬週期。第四輪豬週期為2014年至2018年,第五輪豬週期為2018年至今。2014至2018年豬週期,生豬價格上漲24個月,漲幅97%,下跌25個月,跌幅50%。2018年至今處於第五輪大級別的豬週期,生豬價格上漲32個月,漲幅262%,2021年1月至今跌逾70%。非洲豬瘟出清對豬價上行產生了重要影響,疊加新冠疫情影響,近段時間豬價維持低位徘徊。
“對於養殖業來説,規模化是中國實現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近年來,由於遭受非洲豬瘟及新冠疫情疊加影響,促使生豬產能遭到重創。非洲豬瘟的爆發也從側面加快了我國養殖行業從散養到規模化、集中化的速度。由於疫病防控成本的提高,規模企業可以憑藉資本優勢加大投入,完善防控體系,提高補欄能力,擴張產能,從而在週期下行階段實現出欄量的逆勢增長。”大北農表示。
據大北農介紹,目前公司主要有兩種養豬模式,一種是 “公司+生態農場模式”,公司根據養殖產業鏈中各項資源配置情況,以委託養殖方式與生態農場主在養殖產業鏈中進行分工與合作。公司負責提供豬舍設計、豬苗、飼料、藥物、疫苗以及全程技術支持和服務;生態農場主繳納一定保證金並經公司驗收合格後,在公司領取豬苗、飼料、藥物、疫苗等物資,按公司標準進行飼養,達到上市日齡後,公司回收肉豬統一銷售,並支付一定的代養費用。
另一種是“自繁自養模式”,就是將種豬繁育、飼料生產、種苗生產、肉豬育肥等環節全程自養方式,使各養殖環節置於公司的嚴格控制之中,大北農表示,“這種模式在規模效益、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關於大北農養豬業務的前景,天風證券認為,2022年上半年因豬價持續較為低迷,大北農生豬養殖業務或仍面臨業績壓力,但是2022年下半年豬價有望回暖,同時公司肉豬養殖成本控制增強,生豬養殖虧損有望明顯降低。
佈局種子業務,看好轉基金種子發展在發展核心業務飼料和養豬之餘,大北農還不斷重視並完善種業佈局。
今年4月22日,大北農發佈公告稱,為推進關於玉米種業戰略併購和資源佔儲的策略,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創種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創種科技”)擬收購自然人股東陳喬保所持有的雲南大天種業有限公司(簡稱“大天種業”)51%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創種科技將成為大天種業的實際控制人。
交易完成後大天種業的股權結構 圖源:大北農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大天種業主營玉米等農作物種子生產和經營等業務,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羅單”、“大天等”系列玉米品種。2021年收入1.35億元,淨利潤1205.89萬元。
“通過取得大天種業控制權,公司可快速、全面開展玉米、水稻、蔬菜業務,進入中國種業的‘主戰場’,進一步完善創種科技種業戰略佈局,顯著提升行業影響力和地位。”大北農表示。
大北農自身的種子業務在過去一年也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2021年,公司種子銷售業務收入5.61億元,同比增長37.49%,佔總營收的1.79%,種子銷售數量為2393.84萬公斤,同比增長25.98%,其中水稻種子銷售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19.91%;玉米種子銷售收入2.29億元,同比增長75.25%。
大北農在財報中提到,近期國家種業政策持續利好;《國家級玉米、稻品種審定標準(2021 年修訂)》等多條制度出台規範種業市場;世界範圍內以“生物技術+信息化”為特徵的第四次種業科技革命正在推動種業研發、生產、經營和管理發生着深刻變革,千億元規模的種業市場、成長中的中國種企正面臨新一輪國際競爭。
“從國內外種子發展趨勢來看,植物轉基因技術帶來的增產增收將使轉基因種子成為未來種子行業的發展趨勢。”其表示。
財報透露,未來,大北農種業將以現代生物技術和育種技術為核心,圍繞我國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產業發展對品種的中長期需求,加速收集、挖掘和利用優質種質資源,建立全球主要農業種質資源企業庫,聚焦關鍵核心育種技術攻關,聯合國內優勢科研院所,構建大豆玉米生物育種創新聯合體,全力突破基因編輯技術、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大數據育種及人工智能育種技術,構建新型高效的商業化工程育種體系。
公司還提到,將在我國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主產區,全面佈局研發、繁育與測試基地,構建完整的育種、測試、展示、推廣種業創新鏈,助力重大新品種的持續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