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傍晚,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線上新聞發佈會稱,上交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自7月22日起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案。
完善指數編制方案是國際主流指數的通行做法。此次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充分借鑑了國際指數編制修訂經驗,立足境內市場發展實際,剔除風險警示股票、延長新股計入指數時間,並納入科創板上市證券,有利於上證綜合指數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滬市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具體來看,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從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的證券,從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計入指數。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三個月後計入指數,其他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一年後計入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後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指的修訂有其必要性。上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上證綜合指數發佈於1991年,是A股市場第一條股票指數,核心編制方法沿用至今。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多有呼聲,類似“上證綜合指數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場結構變化”等意見頻頻出現,今年兩會期間,包括代表委員在內的市場專業人士再次提議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法進行完善。
在匯研匯語資產管理公司CEO張強看來,上證綜指自發布以來,已運行近30年時間,隨着上市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原有指數的編制方法使得指數越來越失真,難以表達資本市場與宏觀經濟的相關性。指數的設定就是要更好地反映金融市場的大環境變化,其越能反映市場的狀況,對投資者的意義就越大;只有對市場起到象徵作用,才能更好服務金融市場。為了提升指數對市場的象徵意義以及更好服務於投資者,上證綜指的修訂勢在必行。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修訂上證綜指樣本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ST、*ST)的股票,這不會影響綜合指數的定位。
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了風險警示制度,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存在較高風險,基本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價值受到影響,難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況。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有利於上證綜合指數更好發揮投資功能,更好反映滬市上市公司總體表現。
“諸多國際主要綜合指數樣本範圍只包括市場絕大多數股票,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剔除納斯達克市場作為第二上市地的股票,STOXX歐洲全市場指數、恆生綜合指數只涵蓋市場市值95%的股票。截至5月底,上證綜合指數樣本中包含85只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合計權重0.6%。因此,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不會影響其綜合指數定位。”上交所稱。
此外,將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一般而言,證券市場新板塊上市的證券通常需經一段時期跟蹤評估後才會考慮計入市場代表性指數。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創板證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續跟蹤評估近一年時間,科創板整體運行平穩。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已成為滬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板證券計入上證綜合指數的必要性日益凸顯。科創板上市公司涵蓋諸多科技創新型企業,科創板證券的計入不僅可提高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也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中科創型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佔比,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好反映滬市結構變化。考慮到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涉及新股計入時間的調整,科創板證券按照修訂後的規則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有利於保障上證綜合指數規則的穩定性與連續性。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科創板上市公司納入上證綜指,一方面是對科創板企業的認可,另一方面也使得上證綜指涵蓋了代表我國未來的高新科技產業公司,使得指數更能代表我國最優秀、最有發展前景的企業。
本次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的實施,借鑑國際代表性指數編制調整的做法,擬採用無縫銜接的方式進行,即指數編制方案變更生效日點位與前一交易日點位無縫銜接,生效日實時點位基於前一交易日收盤點位及樣本股當日漲跌幅計算。“因此,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的實施不會影響上證綜合指數的連續性,不影響投資者觀測市場行情。”上交所稱。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