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被中醫稱為“濕邪”,為“萬惡之首”。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邪上身,祛濕是一大難題。
然而,生活中,濕氣重的人越來越多,已經嚴重損害身體健康。
人到中年,身體2處越“大”,濕氣越重,壽命越短,越早知越好
第一處:腹部
這一點,女性更為明顯。
《傅青主女科》雲:“夫帶下者俱是濕症。”
女人,小肚子越大,濕氣越多,特點就是減不下去。
體內濕氣重,滯留在體內,無法排出,久而久之,便會慢慢導致小腹的水腫,這種嚴格來説,不算是肥胖,只是小肚子顯的比較大。
第二處:舌頭
舌頭胖大有“齒痕”,説明體內濕氣重。
是舌體兩邊有齒痕,舌頭又胖又大,“舌胖”是由於脾之陽氣虛衰,或兼寒濕而致舌體胖大。
有的人舌頭突然變得肥大,邊上有牙齒的痕印,是由脾胃虛引起的脾不化濕,説明身體內濕氣過重。
此外,濕氣重,還會出現下面幾個跡象:
1、大便溏爛,黏滯不爽,馬桶難衝乾淨。
2、肩痛、腰痛,身體各關節疼痛不適。
3、舌苔白厚,口中發黏,舌苔滑膩。
4、頭腦昏沉,身體困重,彷彿被厚衣包裹一般。
5、皮膚瘙癢、易過敏,總是滿面油光,甚至起痘痘。
6、頭油、頭屑多、眼屎多、眼睛渾濁不清澈。
7、食慾不好,容易反胃、噁心,消化不良。
8、皮膚起痘,長斑,濕疹,瘙癢,蕁麻疹反覆發作。
不想濕氣重,三個行為,儘早改掉
行為1、濕發入睡
很多人睡前沖澡,頭髮未乾就入睡。
可濕發入睡,易導致濕氣入體,整個人提不起精神。
此外,濕着頭髮睡覺,還會引起頭屑增多,枕頭潮濕有細菌等問題。
所以,睡前一定要將頭髮吹乾。
行為2:大量喝酒
中醫認為,酒助濕邪。
現代人喝酒,多數喜歡將啤酒冰鎮一下,那樣喝着爽。
但寒涼食物,會刺激胃腸消化功能,易使體內濕氣加重。
喝冰鎮啤酒對身體損傷會更大,所以,不想濕氣重,要注意少喝酒。
行為3、大量吃冷飲
冰鎮飲料、冰激凌、雪糕等,這類冷飲,要注意遠離,少吃一些。
這類食物,吃得多,容易導致脾虛,脾虛,會加重濕氣,不利於濕氣的排泄。這類冷飲還是要少吃為好。
去濕氣,堅持“喝一水”、“拍二處”,“做三勤”
喝一水:白鼓丁薏仁茶水
飲茶,是最簡單有效的祛濕方式之一。
用一些健脾利濕的材料,搭配泡水代茶飲,健脾又祛濕。
將玉米鬚、薏仁、赤小豆、馬齒莧、白鼓丁、芡實、山楂、淡竹葉,炒熟裝入茶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玉米鬚,入肝、腎、膀胱經,可利水消腫、平肝利膽,涼血、瀉熱,可去體內的濕熱之氣。
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濕。白鼓丁,利尿利濕,泄濕熱,改善濕熱所致噁心、舌苔發黃,紅腫痘痘等症,還可排除更多毒素。
薏仁,利濕健脾、祛風勝濕,利腸胃,消水腫。與赤小豆搭配後,健脾利濕、消腫解毒,祛濕效果更突出。
芡實,既能健脾,又能除濕。它能去除體內濕氣,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
淡竹葉, 以滲濕泄熱見長。山楂,歸脾經,可健脾,有助於祛濕。
幾種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濕,十分有益。
拍二處:
1、拍膕窩
膕窩,也就是雙側膝蓋後方的凹陷處。
膕窩是肝經、腎經、膀胱經經脈循行區域,也是委中穴所在之處。
經常拍一拍,可幫助打通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可幫助人體祛濕。
除了拍打,還可以按揉,把手掌搓熱,來回搓擦兩側膕窩,間斷按壓穴位,也是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
2、拍小腿
小腿部位,有諸多穴位,其中,承山穴、足三里、陰陵泉,這三大穴位,有助於健脾祛濕。
拍打承山穴,能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拍打足三里,可健脾促消化,陽氣生髮,減少濕邪。
拍打陰陵泉,可排滲脾濕,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祛濕排毒。
因此,經常拍打小腿,有助於祛濕。
三勤:
1、勤泡腳
熱水泡腳,也有助於去除體內濕氣。
足部有許多穴位,泡腳能夠疏通經絡、促進血液流通,幫助排出體內濕寒。
泡腳水温度以38~43度為宜,水量摸過腳踝,泡到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
泡腳水中,加入一點生薑、花椒、艾葉等,效果更佳。
花椒,辛温,香氣濃重,能夠祛除寒氣。
熱姜水泡腳,可促進腳部血液循環,驅走體內寒氣,能散寒、除濕。
2、勤運動
運動,也可以祛濕,還可強身健體。
但是,要注意,從中醫角度來説,祛濕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層濛濛細汗。”
醫聖張仲景很擅長用汗法,但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我們:“不可令如水流漓。”滿身大汗,就是如水流漓。濛濛細汗,只要有一點薄薄的汗意即可。
也就是説,運動時,切莫大量出汗,只是微微出汗為好。
3、勤梳頭
陽氣,是排濕邪的“根本動力”。
頭,為諸陽之首,頭頂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
平時多梳頭,可疏通氣血、通達陽氣,有助於體內更好的祛濕。
早上,是陽氣生髮之時,此時梳頭,可以促進陽氣萌生,幫助氣血流通。
從前額梳起,不論梳中間,還是兩側,都應當經過前髮際線,一直梳到頸後的髮根處,這樣才能有效疏通經絡。
梳頭次數,應保證在50次以上,上限以自己感覺舒服為準。
不論用什麼樣的梳子,都要定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