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野菜在野外隨處可見,算不上什麼珍貴的物品,也就是這些年來掀起了一陣吃野菜的熱潮,偶爾在菜市場能見到農民自己挖的野菜,價格也不貴。但凡事有例外,一向不為人所重視的野菜之中,也有賣得特別貴的幾種野菜,原因自然是好吃並且稀少。
在咱們北方的大草原上,有一種野菜被視為野菜中的“奢侈品”,曬乾後的價格能賣到160元一斤,很多人將它作為珍貴禮品,自己都捨不得吃。這種野菜當地稱之為“摘蒙花”,只吃它的花,它的葉子雖然也具有食用價值,但人們吃花不吃葉。
摘蒙花也叫麻麻花、扎蒙花,普通人聽到這名字可能會有點懵,但陝北、內蒙古一帶的人來説,這個名字卻讓人感到十分親切。不少人小時候都陪着家裏的長輩去野外採過摘蒙花,是非常美好的回憶。那麼摘蒙花究竟是什麼呢?
它的學名叫做細葉韭,和咱們平時在野外見到的野韭菜不一樣,葉子比較細長,並且也有些粗糙,所以一般不吃它的葉子。能夠食用的部分便是它的花朵,確切點説是它的花蕾,沒有開放的花蕾。很多人都聽説過韭菜花吧!摘蒙花就是韭菜花裏最頂級的那一種,香味非常濃郁,比普通的韭菜花好吃多了。
普通的韭菜花也可以製作韭花醬,但遠遠不及野生的摘蒙花,要知道它之所以有奢侈品的稱號,就説明它的品質極佳。摘蒙花是一種耐旱、耐寒的野生植物,在沙質土壤中長得非常好,國內的主要分佈地除了內蒙古大草原,在甘肅、河北、陝西、山西等地也有大量分佈,但就地理位置來説,內蒙古的更受歡迎一些。
在草原上,每年到了七八月份的時候,摘蒙花就到了它的花期,牧民們此時便會大量採摘花蕾,一部分做韭花醬,還有一部分曬乾了保存。草原上最正宗的涮羊肉片,用的調料不是芝麻醬,而是韭花醬。不過第一次吃韭花醬的人可能吃不慣這個味道,齁鹹齁鹹的,等習慣了之後才能品出它的獨特香味。
韭花醬是怎麼做的呢?做法非常簡單,首先是挑選沒有開花的韭菜花,這一步很重要,開了花的花托已經開始老了,粗纖維會比較多,而沒有開花的會比較嫩。其次一定要反覆清洗乾淨,因為韭菜花中會有較多的浮塵,最好是多洗幾遍,然後晾乾。
接下來把韭菜花切碎,切得越碎越好,也可以用攪拌機攪碎,或者是用搗蒜的容器將它搗爛。切薑末放入碎韭菜花中,再加入適量的鹽攪拌均勻即可放入容器中密封醃製。這種做法是最簡單的,也可以在其中加入蘋果蓉、梨子蓉,這樣可以增加它的風味。
醃製好的韭花醬在冰箱裏可以保存一兩年,平時吃飯的時候挖一點出來,特別下飯。如今也有專門種植韭菜花的農民,只是這種種出來的花和野生的相比,香味遜色不少。
讀者朋友們,你們採摘過韭菜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