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醫家小二微信公眾號。

血常規是最常見的檢驗項目之一,基本上孩子們一發熱就會被要求檢查一個血常規,醫生根據血常規評斷孩子是病情,並以此給與藥物。家長們雖然拿到血常規後一頭霧水,但也一直覺得這種做法天經地義。但是這樣檢查對嗎?血常規裏面的內容又是什麼意思呢?能根據血常規判別細菌病毒感染嗎?今天咱們就來理一理!

好啦,下面開始了。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血常規裏都有什麼?發燒感冒看什麼?

看似血常規裏項目很多,其實歸納一下,就3大類,就是白細胞類,紅細胞類,血小板,大家把這3類弄清楚就行了,這樣一下就簡單多了。

下圖紅框裏面(1-11)是白細胞類的參數,藍色框內的(12-20)是紅細胞類的參數,綠色框內(21-24)是血小板類的。

有些血常規裏面會帶着檢查C反應蛋白,也給大家普及下。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對於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症狀的,對於家長朋友們,咱們弄懂了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就夠了。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1. 白細胞

白細胞是身體的衞士,當細菌或病毒襲擊身體時,白細胞就會去衝鋒陷陣、保衞身體。

白細胞是 5 種細胞的總稱,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細胞和嗜鹼細胞,每種細胞的作用方式各有不同。

孩子生病感染來源通常是細菌或病毒,醫生主要看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變化情況。

中性粒細胞

當人體被細菌偷襲時,身體就會快速產生大量的中性粒細胞,派遣它們到患病的地方上陣殺敵。由於中性粒細胞短時間內急速增多,白細胞總數也會升高。

在血常規報告中,如果看到中性粒細胞增多,大多可以認定是細菌感染,醫生可能會建議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療。

中性粒細胞增多,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淋巴細胞

淋巴細胞能識別出哪些是病毒,把它們包裹起來消滅掉,不讓病毒繼續搗亂,並且產生相應的抗體,便於下一次直接消滅它們。

在淋巴細胞與病毒戰鬥的過程中,淋巴細胞會大量複製,數量變多,但中性粒細胞的比例會下降。等到病毒被打敗之後,淋巴細胞的數量又會恢復到正常值。

淋巴細胞增多,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2. C 反應蛋白

C 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一般在手術或者受到創傷後,人體感染了細菌或病毒,血液中 CRP 的濃度就會升高。

由於 CRP 在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時都會升高,它的數值並不能作為判斷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的準確依據。

通常當 CRP 高於 20mg/L 以上時,醫生會認為孩子受到了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還是要結合白細胞的變化來綜合判斷。

C 反應蛋白水平低,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説到這裏,不知道家長們搞清楚沒?

總結起來其實很簡單:

如果中性粒細胞增多,或者C 反應蛋白高於 20mg/L 以上,那麼孩子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只是淋巴細胞增多,孩子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紅細胞判斷貧血的常用指標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紅細胞負責把氧氣運送到全身各處,再把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走。如果紅細胞的數目和形態出現異常,就可能影響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甚至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紅細胞中含有一種重要的蛋白叫血紅蛋白,大家的血常規報告單通常也有這項參數。

血紅蛋白中含有鐵元素,如果身體長期鐵攝入不足或營養不良,血紅蛋白的合成就會出現原料短缺,進而影響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出現貧血

我們通過檢查血常規,可以看出血紅蛋白濃度下降及相關的紅細胞參數異常。

另外,鐵元素讓血液呈現紅色,所以如果寶寶貧血的話,可能看起來面色比較蒼白,嘴唇顏色比較淡,家長們可以注意觀察這一點。

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壓積(HCT)。其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變化通常是同步的。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血小板是血管內的“維修工”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身體有磕碰、外傷導致血管破損時,血小板就會迅速在破損部位黏附、聚集幫助血管填補缺口。

如果血小板數目過低,人體止血能力就會下降。一旦血管出現破損,就可能出血不止、止血困難。

血小板(PLT)一般較為穩定,升高常見於某些疾病的恢復期;降低多見於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血小板破壞過多或過度消耗。

平均血小板體積(MPV)用於評估血小板的平均體積大小。如果血小板體積過大,會導致止血功能下降,即使有正常的數目,也可能出現止血困難的情況。

感冒發燒用檢查血常規嗎?多久檢查血常規?

一般而言,兒童的感冒發熱多是病毒性的,根據孩子的表現,比如:

●發熱會反覆,但是不會越來越嚴重;

●孩子不發熱的時候,狀態很好;

●流鼻涕、咳嗽等症狀會加重,但是發熱會減輕;

以上表現可以比較清楚的判斷是病毒感染,這時就不用查血常規了。

如果孩子情況不是上面説的,孩子症狀較重,或者孩子特別小,3月齡以下,那建議還是查個血常規,如果提示細菌感染,那該用藥就用藥,別耽誤了孩子。

如果要進行血常規檢查,那什麼時間查比較好呢?

一般來説,在感冒、發熱的12小時內檢驗血常規的意義不大,因為這時體內的白細胞、C反應蛋白等剛反應沒過久,還處於繼續的反應中,沒有穩定下來,這時查,會有誤導作用。比如,病毒感染剛開始的時候,中性粒細胞還沒有下降,有時甚至因為炎症問題,還有升高的表現,白細胞數量還是很高,這時如果查了血,那可能誤以為是細菌感染了。

如果孩子發熱、感冒症狀3天還沒有好轉的趨勢,甚至加重了,那這時可以檢查個血常規。這時血常規已經穩定了,有指導意義。當然,鑑於咱們家長一見寶寶生病,着急的根本等不到3天,那也至少等24小時再去查血哦,不然真的沒有意義,孩子還被扎一針。

孩子感冒發燒時,醫生怎麼評估血常規?

孩子出現感冒發燒了,血常規也是24小時之後檢查的,這時醫生認為這份血常規是有意義的,可以進行分析,但是分析時,會和孩子的臨牀表現相結合,不會只看血常規結果的。這是因為上面咱們説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的改變,不都是那麼規律的,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例子。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非常差,不吃不喝不玩,發熱總是不退,這時,即使白細胞非常低、中性粒細胞非常低,也不能認為是病毒感染。因為嚴重的細菌感染的時候,中性粒細胞都去殺細菌去了,和細菌同歸於盡了,新的白細胞還沒有生產出來,那可不就低嗎。

如果孩子發熱有反覆,但精神還行,就是有些煩躁,一查血常規,白細胞升的老高了,CRP也升高,感覺是細菌感染了對吧?但是這是EB病毒感染,這時的白細胞升高是淋巴細胞大量增生導致的;CRP升高明顯是因為孩子的炎症反應較重,導致的,還記得咱們上面講的,炎症期,CRP會升高吧?這裏CRP升高就是因為病毒導致炎症的原因。

所以,通過上面講的,分析血常規時,一定要結合孩子的病情,單看血常規是不行的。另外,如果通過血常規+孩子表現也不能分析出來時,醫生還會開具其他檢查,比如檢查懷疑的病原,進行PCT(降鈣素原),ESR(血沉),血培養等檢查,明確病因。

最後,講一個大家都挺感興趣的話題,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就是過敏嗎?

咱們知道嗜酸性粒細胞也是白細胞的一種,但是嗜酸性粒細胞吞噬細菌的作用非常弱,所以基本起不到抗感染作用。他的作用是限制體內的過敏反應。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上圖是嗜酸性粒細胞

比如你過敏後,起了個大包,非常癢,如果不是有嗜酸性粒細胞,可能這個包會更大,更癢,讓你更難受。這種細胞就是能讓你好過些。

所以,在過敏性疾病時,嗜酸性粒細胞會升高。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雖然過敏是嗜酸性粒細胞升高最常見的原因,但不是説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就能明確是過敏性疾病,別的比如寄生蟲感染、風濕、血液系統疾病時,他也會升高哦。

所以不能以為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就是過敏了,就給孩子忌口,不吃這不吃那的治療。還是要結合孩子的表現判斷哦。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來源:綜合整理自醫來er趣、丁香媽媽、崔玉濤的育學園,文章轉自:檢驗視界網。文章僅做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56 字。

轉載請註明: 血常規報告究竟該如何解讀?看完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