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過後,天氣愈加寒冷。中醫專家提醒,此時中醫養生當以温潤護陽、禦寒防病為重點,健康度過冬季。
避寒就温防冬病
大雪時節,氣温明顯下降,尤其以清晨和夜晚較為明顯。天氣寒冷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和支氣管痙攣,進一步導致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上升。因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嬰幼兒等體質偏於虛弱的人羣,應該特別注意禦寒保暖。尤其是頭頸部、肩背部、胸腹部、足部這幾個部位,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應重點防護。
頭為“諸陽之會”,靠近心臟,血流量大,向外散發熱量也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氣温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散失總熱量的30%,氣温越低,熱量散失的比例就越大。如果頭部受寒,陽氣受損明顯,容易出現頭痛、頭暈、耳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如果胸背部受寒,容易導致胸陽閉阻、心脈不通,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假如腹部受寒,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等胃腸不適症狀。如果足部受寒,容易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所謂“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容易誘發潛在的疾病。專家建議,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準備好帽子、圍巾、披肩、棉襪、棉衣等禦寒衣物,降温時及時添衣保暖。
温潤滋養強體質
大雪時節,寒風凜凜,人體陽氣也相對偏弱。所謂“冬天進補,開春打虎”,適當進補不僅有助於抵禦寒冷,還能增強體質。牛肉、羊肉、雞肉、蝦等食物富含蛋白質、脂肪,熱量較高,營養價值也高。中醫認為它們性質温熱,具有補脾暖腎、益氣養血等功效,是冬季備受青睞的食材。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北方的冬季空氣乾燥,飲食應儘量避免爆炒或油炸等烹調方法,也不宜使用過多辛燥香料進行調味,以免增加食物的燥熱之性,避免出現上火長痘、口舌生瘡、咽喉疼痛、便秘出血等燥熱陰傷、邪熱傷絡的症狀。
另外,對陰虛血燥的人來説,牛肉、羊肉、狗肉等大熱之品不宜多吃,而鴨、龜、鱉等肉類性平或偏涼,可以適當食用。鴨肉性平、微寒,能滋陰降火、生津血、補五臟;烏雞性平味甘,能滋陰清熱、補腎養肝,這些食物都是十分滋養的冬季補品。
烹調時還可以適當加入沙蔘、玉竹、石斛、黃精等藥材,既美味又滋補,有補益虛損、滋養身體的功效,能幫助大家安然過冬。
冬吃蘿蔔賽人蔘
冬季適當進補,可以為來年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但如果進補不當或過度,再加上冬季人體陽氣潛藏、能量消耗減少,容易導致內生積熱。這樣一來,反倒對健康不益。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指出:“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裏,胃中煩熱。”這恰好道出了民間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的深意。
冬吃蘿蔔賽人蔘。生蘿蔔味辛、甘、性涼,熟蘿蔔味甘、性平,歸脾、胃經。生吃蘿蔔或榨汁飲用清新爽口,能清熱生津防燥,適合肺燥咳嗽、咽乾口渴、大便燥結之人;燉熟的蘿蔔軟爛美味,能下氣消谷、化痰消導,適合脾胃不和、氣脹食滯、痰多不暢之人。
常按足底固陽氣
古人認為,鼻根是苗之根,乳根是宗氣之根,耳根是神機之根,腳跟是精氣之根。鼻子、耳朵、乳房是人體精氣的3個凝聚點,而雙足是全身陰精陽氣的最終匯集點。與人體五臟六腑相對應的十二經脈有一半起止於雙足,有60多個穴位。現代足部反射學認為,人體所有器官組織在足底存在立體分佈的縮影反射區,對足部進行適當按摩,可以調整內臟功能,促進身體健康。民間更有“人老先老腳,養生先養腳”之説,可見足部養生對人體的重要性。
專家表示,足底的湧泉穴為腎經起始穴位,以一側大拇指或足跟按揉對側湧泉穴,每次按摩30下~50下,以足心感到發熱為度,能起到固陽氣、降虛火、滋腎水、鎮靜安神的作用。
來源:汴梁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