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乃後天之本,飲食的運化全靠它。一旦脾虛了,人體的精微物質不足、氣血不足,就會產生一系列不適,胃的功能也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常説:脾胃虛弱,百病叢生。
脾虛的症狀△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脾虛的問題,特別在夏季,暑濕易傷脾,養生不僅要祛濕,更要健脾。健脾四神豆漿很多朋友愛喝豆漿,也會自己在家做豆漿,夏季我們可以在豆漿里加點料,不僅更營養,還有助於健脾胃。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的張立平主任醫師,在《養生堂》中介紹過一碗四神豆漿。
做法:準備等量的芡實、蓮子、山藥、茯苓各1份,洗淨後加清水浸泡12小時,放入豆漿機或者破壁機裏做成豆漿即可。方解:蓮子具有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之功效。
芡實被稱為“水中人蔘”,可以健脾益氣滲濕,也可以補腎固精。
茯苓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的功效。
山藥被稱為“脾胃第一補”,可以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這四味藥物搭配,長期堅持飲用,對調理脾胃大有幫助,尤其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羣。
注意事項:山藥有固澀作用,大便乾結的人羣不建議用。
一個穴位,專治脾虛穴位保健是中醫常用的養生方法,它也可以用來診斷疾病。《黃帝內經》中記載“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身體上的許多實證和虛證,都會在穴位上出現凹或凸的變化。
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的王軍主任介紹,當我們出現脾虛的問題時,足三里穴處會出現凹陷。通過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調理脾虛,起到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的作用。點擊視頻查看專家講解△【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即四指寬度,脛骨外一橫指處,脾虛的人羣可以摸到有凹陷。夏季很多朋友會做艾灸,可以用艾灸的方法來刺激足三里穴。
王主任介紹了幾種艾灸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01麥粒灸
麥粒灸是非常適合虛症的一種艾灸方式,通過少量多次的灸,補虛效果更好,而且煙味相對很小。
操作方法:從艾灸柱上取下一小塊麥粒大小的艾絨,團成艾柱放在穴位上,點燃一根香,用香去點燃艾柱,感到有點疼時取下,再換一個麥粒艾柱重複操作,每次灸5-10個。
注意事項:這種艾灸方法需要頻繁更換艾柱,如果操作不及時,可能會燙傷皮膚,建議手腳不夠靈活的人不要用。
02温和灸
操作方法:點燃一根艾柱,放在靠近皮膚的位置灸穴位即可,以不燙到自己為宜。
03雀啄灸
操作方法:點燃艾柱靠近皮膚,感到有灼痛感再迅速抬起艾柱,像鳥啄食一樣,上下來回移動艾柱。
如果有脾虛的症狀,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艾灸方法灸足三里穴,每隔一天灸一次兩側足三里,每次15分鐘左右為宜。
(養身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