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養生,堅持做好“十個一”,健康過夏天,給秋冬健康打下基礎
熱在三伏,養在三伏,病在三伏。
過不好三伏,易留下病根兒,夏季留下病根兒,則秋冬十分易生病。
因此,一定要過好三伏,養護好身體,不留病根兒,給秋冬健康打下基礎。
1:一個温度——26℃
沒有空調,三伏天會更加難熬。
但是,要注意,空調温度以26℃為宜,不可太貪涼。
並且,室內外温差最好別超過8℃,一冷一熱,危害巨大。
如果,空調開太低,如20℃一下,容易引起夏至痠痛,全身乏力,頭痛、咽喉痛等,反而不利於人體健康。
此外,不做直接對着空調吹,尤其是滿頭大汗時。
入伏後,飲伏茶,解渴,消除疲勞。
除了傳統的綠茶,花草植物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紅蘇子葉茶,解暑降温,發汗祛濕,對於預防中暑有益。
紅蘇子葉,辛、温,入肺、脾經,發汗解表,健脾祛濕、防暑降温。
在炎熱的夏季,經常用其泡水,祛濕解暑,防暑開胃,祛濕解乏,十分有益。
谷谷丁,俗稱婆婆丁,隨處可見,藥食兩用,有着“天然下火草”之稱。
此時,谷谷丁,還被稱為“天然抗生素”,消炎殺菌、下火,效果尤佳。
谷谷丁,性質寒涼,將其發酵後,做成紅茶,可降低寒性,更適合飲用。
所以,夏季,容易上火的人,經常泡上一杯,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綠豆湯,清涼解暑,伏天來一碗,瞬間變清涼。
此外,喝點綠豆湯,即可補水,又補無機鹽,是夏季不錯的選擇。
夏天出汗,易造成身體營養素的流失,富含鉀、鈉、鈣等各種礦物質的綠豆湯,就成了消暑的必備佳品。
一般來説,綠豆煮的時間越短,多酚類物質含量越高,抗氧化活性也越高,解暑功能也是最好的,因此,想要消暑熱的話,綠豆無需煮開花。
不過,想要健康喝綠豆湯,要注意三點:
其一,不可天天喝,成人一週喝2到3次,每次一碗最佳。
其二,不能空腹喝,以免對脾胃造成傷害。
其三,不能過量喝,以免導致脹氣,損傷脾胃。
冬瓜,不僅能補水,還能防止中暑的發生,堪稱“夏季第一瓜”。
入伏後,吃點冬瓜,潤肺生津、除煩止渴、通利小便、消除水腫。
此外,冬瓜,是高鉀低鈉型蔬菜,對於保護心臟、防止中暑,都非常好。
冬瓜皮,消暑、健脾、利濕,效果很好,做冬瓜湯時最好帶皮煮。
5:一調味品——醋
入伏後,高温酷暑,想要刺激食慾,改善胃口,用醋調味,簡單有效。
並且,醋,性温,涼拌黃瓜等偏寒性的蔬菜時,可防止寒涼過度,十分有益。
醋,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會降低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並且,有利於食物中鐵的汲取。
所以,在炎熱的夏季,做菜加點醋調味,十分不錯。
高温的天氣,會影響到人們的睡眠。
因此,在中午的時候,補個15-30分鐘的午覺,十分有益。
補個午覺,不僅可以讓讓下午有個好精力,還可緩解疲勞,有益心臟健康。
午睡15-30分鐘,可改善冠脈血供,消除疲勞,減少心臟病發作幾率。
所以,炎熱的三伏天,多睡一份午覺,對身心健康,皆有很好的幫助。
三伏天,是逼出身體寒氣的好時節。
此時,依然要堅持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睡前用40℃的温水泡腳,祛濕排寒,提高睡眠質量。
睡前將雙腳浸泡熱水中,不僅紓解腳的疲累,也讓你全身放鬆,舒服愜意。
泡腳要泡透,泡腳水要沒過腳踝,泡約20分鐘,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泡腳水中,還可以加入生薑、花椒、艾葉等,一起泡腳,效果更佳。
三伏天,暑濕熱最重,對脾胃來説,是一大考驗。
經常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運化水濕,促進濕氣的排出。
閒來無事,按揉足三里5分鐘,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濕,有利長壽。
當氣温超過35度,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很容易出現心煩意亂的表現,此時,用靜坐的方式,來緩解煩惱,是不錯的方法。
端坐,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有助於平心靜氣,有益伏天健康。
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可養神,還可緩解視疲勞。
入伏後,運動上要有所調整,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除了游泳、釣魚、打太極,還可以選擇“走暑”去。
清晨或傍晚,天氣比較涼爽的時候,多走走路,把握三個原則。
要勻不要急,保持良好心態,一般40分鐘,2~3公里是最合適的。
走硬不走軟,不要因貪圖涼爽和舒適,在河灘、濕地和草地上行走,在硬地行走效果好,也不安全。
最後,走暑,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補水,隨身備一瓶水,適當補充水分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