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
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
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即所謂的“六邪”
(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
是一年容易生病的季節!
三伏過不好是要留病根的!
今年7月6日開始就將進入三伏天,
大家要做好準備哦!
三伏天做好這些事養生就夠了!
三伏天重養心。
三伏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説,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
因天氣太熱會引起人體內的血壓波動,在牀或蹲坐時血壓是較為平穩的,但若起立過快,會導致頭部血壓鋭減從而導致身體受損。
所以在起牀、蹲坐起立時不要着急,最好能夠活動一下四肢,不需要時間太長,半分鐘即可,然後慢慢起身。
情緒養生:心態平和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天熱人體温度升高,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和心態不定,讓人感到煩躁不安、思維紊亂,易激惹、易怒甚至行為失常等。
常表現為失眠、健忘、情緒低落、食慾不振等,此時就需要有規律的作息,以安定情緒。
如果失眠,可以在仰卧或側卧時,放鬆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雜念後,心靜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養生攻略“衣食住行”
衣:夏天這樣穿更舒適
在氣温接近或超過37℃時,皮膚不但散熱功能減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穿得太少,還很容易被紫外線灼傷,甚至患上皮膚炎症,因此衣物材質要耐磨、輕薄,透氣散熱性也要好,對皮膚還無刺激性。
白色防曬又涼爽。從防曬角度來説,淺黃色防曬效果最差,深紅色和藏青色是最理想的防曬色,但深顏色容易吸熱,白色棉織品防曬指數達33~57,又不易吸熱,所以最適合夏天穿着。
領口袖口要寬鬆。出汗可帶走大量熱量,是夏天人體調節體温的最重要途徑,如果汗液蒸發受阻,很容易中暑。
避暑不可貪涼
三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養生要遵守“春夏養陽”的原則,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損傷陽氣。炎熱的暑天,開空調、吹電風扇、喝冷飲、吃雪糕都是常用的防暑降温措施,但避暑不可貪涼,應注意腹部保暖。
飯後人體血液大多集中於胃等消化器官,胃腸活動相對活躍,如果此時吃冷飲,胃壁黏膜血管收縮,胃的活動減弱,消化液分泌量減少,食物消化就會受到影響,形成飽脹狀態,引發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暑天飲食還要注意不可一味追求吃苦瓜等涼性食物,還需佐以葱薑蒜、香菜、韭菜等辛温之物,用荷葉、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湯粥非常適合此時節食用。
住:起居規範要定時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做些調整,以遲睡早起為宜。雖然個體差異很大,但大多數人應遵循這樣的原則:晚上10時至11時就寢,早上5時半至6時半起牀;午飯後半小時進行短時午睡。
午睡雖時間短暫,但它對改善腦部血供系統的功能、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提高午後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時午睡還具有增強機體防疫功能的作用。
此外,三餐及鍛鍊、用腦、休閒的時間均應明確。這種“定時”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時節尤其重要。
行:少動多靜 做好防曬
夏季養生提倡“少動多靜”,尤其是老人與小孩,以及體質較弱的人,儘量避免在小暑天氣中做劇烈運動,以減少損害人的陽氣。
這段時間可以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較涼爽的時候,適當進行小幅度比較緩和的運動,比如打太極,散步,慢跑等。
這個時節的運動只需要感覺到出汗就行,沒必要運動到大汗淋漓,劇烈運動很容易導致脱水,引發不適,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格外注意。
如果有出行需要,應選好時間,上午10時~下午3時儘量不出門,避開日光最毒辣的時候,外出時戴帽子、戴墨鏡、打遮陽傘、穿長衣長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