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文|秘籍君

許多新手爸媽,因為初為人父人母,帶孩子沒經驗,都會請家裏老人幫忙帶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寶爸寶媽看見老人給孩子把屎把尿,可能就自然而然地默認這種傳統的育兒方式,但是你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嗎?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案例,説的是一個月齡3個月的寶寶哭鬧得厲害,下身活動不自然,家裏人怎麼哄都沒有用,最後送醫院檢查,醫生説孩子的髖關節出現問題,初步推斷就是把屎把尿引起的。可見,其實傳承了多年的育兒方式,不一定靠譜。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國式“把屎把尿”。

很多年輕的人,即便沒有成為父母,也都一定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老人在帶娃的時候,接收到孩子的排便信號,或者推算出孩子該排便的時間,就把孩子抱起來,雙腳分開端坐,然後用雙手兜住孩子的屁股,將孩子的雙腿分開,抱坐在大人的腿上,同時讓孩子的背自然地靠在大人的腹部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把屎把尿”,可能整個過程還伴隨着大人的一些引導的聲音“噓——噓”,幫孩子建立條件反射,放鬆下來大小便。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有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把屎把尿”的現象非常普遍,有7%的養育者,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姥姥奶奶、保姆等等參與育兒程度高的人,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給他“把屎把尿”。有73%的養育者,從孩子出生2-3個月開始,就開始把尿了。但是,龐大數據的背後,也掩藏了對孩子非常大的傷害。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孩子學會控制大小便,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等到孩子從生理到心理都具備對大小便的控制能力。比如,孩子能夠察覺到便意、能夠表達出排便的需求、膀胱能儲存一定量的尿液等等。然後再對孩子進行個體化的訓練,孩子就會自己控制排便。但是,孩子具備這些能力,通常是在一歲半以後。如果孩子一出生開始就給他把屎把尿,危害非常大。

①不利於孩子養成正常排便習慣

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給孩子過早地進行如廁訓練。只不過,這個如廁訓練,不是孩子學會自己控制自己排便,而是由撫養者給孩子發出信號控制排便的信號。造成的結果是,當孩子被人“把屎把尿”,不論有沒有便意,他都會盡量配合排便。而在孩子真正想要排便的時候,他一個人又會感覺到很困難。所以説,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無異於揠苗助長,其實不利於孩子養成正常的排便習慣。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②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給孩子“把屎把尿”,需要撫養者根據個人經驗或者根據孩子當天的飲食情況,判斷孩子排便的時間。但是,這就容易出現一個問題,每次孩子需要上廁所了,都是大人去提醒孩子該上廁所了。如果遇到孩子還在開心地玩耍,或者專注地跟人互動,突然之間就被大人拉去上廁所了,他的專注力就會受到影響,做事情容易變得無法集中精神。孩子幼兒時期寶貴的專注力,因為幾次把尿毀掉了,實在可惜。

③引起孩子髖關節的不良發育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身體脆弱,需要更加細緻、輕柔的呵護。“把屎把尿”屬於不正確的護理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髖關節出現問題,比如骨頭在髖臼內滑行或者髖關節偏心接觸等等,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影響。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很多年輕父母對孩子排便訓練的知識理解不足,再加上部分地區對尿不濕的接納性差,所以同意讓帶娃的老一輩人把尿,從而成功實現孩子“不尿褲子”“省錢”的目的。但是,實際上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年輕父母再看到老人這麼做,要學會阻止。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在孩子沒有到自主排便的階段的時候,父母撫養孩子,要注意遵循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把刻意“把屎把尿”的行為,轉變為順勢而為。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先給孩子買尿不濕穿,讓孩子自由、舒服地上廁所。然後,父母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耐心,等待孩子的慢慢發育,等到孩子長到一定年紀,可以學習自己上廁所了,再對他進行如廁訓練,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話題討論:你有沒有給孩子把屎把尿?】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9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式“把屎把尿”危害多,老人喜歡這麼做,年輕父母要阻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