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用筆千古不易,指的就是中鋒大法,那麼什麼是中鋒?書法史上對中鋒的概念提出質疑者不在少數,對中鋒用筆也存在不同意見,至今沒有統一的和權威的意見,筆者以為中鋒就是立鋒或叫聚鋒,而側鋒是指空中逆入,側切入筆,着紙之際立刻變為中鋒,先立鋒後倒伏行筆也叫側鋒,這也就是有人把側鋒也歸入中鋒的原因。側鋒也有起筆、行筆和收筆之分,嚴格説中鋒和側鋒是密不可分的,始終交替使用,無中鋒便無側鋒,無側鋒便無中鋒,筆者以為運筆的過程就毛錐直和彎的過程,所以説筆鋒必先直後彎,彎後必挺直,如此反覆不已,關鍵是,每一筆都存在着先直後彎再直的一個或多個過程,這就成為非常精妙而難以駕馭的筆法。深通此理,必須假以時日和悟性,這如同老子的“道”一樣,可説又不可説,有點文字禪的味道。
那麼什麼是中鋒呢?中鋒就是筆毫的末梢,是筆力集中到達的地方,是墨汁集中流注的地方。善用筆者,能使筆站起來以鋒芒運使,這叫“立峯”,筆鋒挺而健,有效地傳達指腕的力量。在曲張之際和剎那之間“殺”入紙中,獲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效果,如果不能發揮“鋒”的用場,單以筆腹橫掃頓按,筆畫必質感薄弱,墨象飄浮。
用劍使刃筆用鋒。古人強調“用筆在用鋒”,必須把握三個要點:
一是堅持立鋒行筆。作書是否有筆力,全看一支筆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來,筆毫能否站立起來,使之直立運使。清代蔣和談用筆雲:“如善舞竿者,神泛竿頭,善用槍者,力在槍尖也。”筆鋒立得起來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殺得入紙,才有澀勢,寫出來的線條如鑄如刻,凝重沉着。古人所謂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的比喻都是指立鋒用筆。唐代張懷瓘“如利鏤金,長錐界石,仿茲用筆,坐進千里”。明董其昌雲:“予學書三十年,悟得書法,而不能實證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處自束處耳”,又云:“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悟得此語者,方得用筆妙諦。
立鋒用筆示意圖
立鋒關鍵在善於利用筆毫的彈性,因勢利導,更關係到功力,功力到時,雖極柔長鋒羊毫亦錚錚作彈。
初學者可能開始時體會不到鋒端的彈力,鋒立不起來,可用薄長如竹篾一類柔的彈性之物,做用力壓下又竭力撐起的動作,注意力放在尖端上,領會其運動的技巧,再運用到毛筆上,通過類比取意,自能悟得筆法。
二是筆鋒無處不到。任何一點一畫,從始至終,四面八方,都應是筆鋒的軌跡,俗話説:筆要用到家。如寫一點頓下後,須頓中有提,使筆鋒走至原筆腹按下的位置,使筆力充分作用於紙面,如此方得收筆處堅實凝重的筆觸。劉熙載《書概》説:“張文史(張旭)書,微有點畫處,意態自足,當知微有點畫處,皆是筆鋒實實到了。不然雖大有點畫,筆心反而不到,何足之可雲!”這裏的“大有點畫”指簡單的筆腹按下,能按不能提,提而鋒不立,筆畫再大,也是筆腹形成的虛浮呆滯形象,而非鋒端真力貫注的堅實筆質,細審歷代大家如王羲之、歐陽詢、褚遂良、趙孟頫、文徵明等墨跡,無不如此。
筆鋒無處不到,理論上所説的筆鋒的頂端,實際運用上,鋒指的是鋒端及筆毫近的那一段,再遠些就是筆腰,筆腰是筆毫產生彈性的部位,也有不少書家慣用筆腰,如顏真卿等,“力點”常不在鋒而在筆腰,腰一觸紙即能彈走,所以頓重而能清勁。可惜很多學他的人,一頓即倒,腰軟無力,外形相似而神情大異。近代康有為,筆腹腰也運用得很精彩。
從學書的進程來説,初學者一開始就應努力練習立鋒的本領,儘量以鋒端運使。練到筆鋒什麼情況下都能彈起來的程度,則無論筆鋒、筆腰、筆根、筆側,無不能力透紙背,就如武功高強之人,無論拳、肘、肩、臂全身各處,無一不能發力傷敵。
三是把握筆鋒的彈性限度。彈性物體都有個彈性限度的問題,在一定力的範圍內,彈性物體可迅速恢復原狀,超過限度,彈性破壞難以復原。毛筆性柔,彈性是很有限的,惟軟則奇怪生焉,才有變幻莫測、鬼神皆驚的中國書法。主要有四個方法:
1、筆鋒不可使盡。就是要控制毛筆下按的程度:一般要在筆頭一半以內,向來有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的説法,用意即在使用近前端的筆鋒,筆鋒變形程度小,易於恢復。真正的書法家幾乎都是用 “大筆寫小字”,就是這個道理,而“小筆寫大字”即使個別書家寫得好,也譭譽參半。
2、用筆運行回頂立鋒。運行過程中,要不時將散卧軟弱的筆毫扶立起來。筆往前運走,就免不了要倒下來,彈性就會減弱下去,需做個“回頂”的動作立起筆鋒,如折角處的挫鋒、挑鈎處的蹲鋒、捺底出鋒前的微微回縮等,所謂挫、蹲、回,都是回頂用勁的一種,均能使散敗的毛筆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復原立起,甚至使筆處於特殊的強勁狀態,錚錚欲彈,大大增強了筆力。
3、收筆立鋒。一筆完成之後,用收筆動作使筆頭恢復成挺直齊順的原狀,如同掭過一般,可直接書寫下筆,保持了行筆的前後連貫性。回鋒反彈,回鋒時正好逆着行筆方向提筆,將筆鋒回頂彈直,所以回鋒動作正確與否,應看筆鋒是否最有效地彈直順齊。
4、提按回鋒。用在出鋒的地方,先以迅疾之筆作按勢,借急按的反彈之力提筆從而彈起筆鋒。如懸針、長撇的用筆,懸針和撇的中後段常常顯出豐腴之態,就是借勢出鋒用筆的自然結果,其它捺、挑鈎也是這樣先重按而後提筆才回鋒挺直的。
所以運筆的時候,筆毫總是一曲一挺,時展時聚地運行着,尤如鐘錶的發條,錚錚彈走,筆一提起離紙,筆頭就能恢復挺直齊順,這就是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其所説的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宋代蘇軾雲:“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倒,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筆鋒收起時象懸着重物的繩子一樣挺直,這正道出了立鋒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