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長版“小長假”已經結束。不同於以往“説走就走的旅行”,“無預約不出遊”成為今年“五一”旅遊的新亮點。在“預約制”漸成常態的趨勢下,如何讓遊客“來之能遊、遊之能樂、樂之能返”,實現旅遊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成為遊客和從業者的共同期待。
今年“五一”假期,疫情尚未結束,為了避免人羣聚集,各地採取許多新的管理措施。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衞生健康委節前就聯合發佈相關通知,要求景區建立完善預約制度,合理控制流量,確保安全有序運行。
為此,各地景區每日公佈預約數額,如故宮每天限額5000人、九寨溝每天限額1萬人、黃山每天限額1.5萬人……通過預約可以有效控制遊客流量,引導遊客錯峯旅遊,避免遊客扎堆、聚集現象,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旅遊體驗。誠如在北京一些熱門景區,遊客忍不住點贊景區“預約制”的實效——“山和花海代替了人山人海”“童年記憶中的北海公園回來了”。
同時,按照“實名預約制”“只開放室外區域”和“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等要求,多地景區將流量管控的關口前移,變被動的現場分流為主動的行前計劃和引導,也為景區秩序帶來新變。
疫情防控倒逼“預約制”漸成景區標配,但“限流30%”的紅線之下仍存在一些矛盾亟待破解。比如,儘管泰山景區在5月1日執行了接待量不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30%的要求,依然沒能避免局部擁擠情況發生。業內認為,景區內部出現的“冷熱不均”現象,與局部導流不到位、重要節點的管理存在短板有關。那麼,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在限制人流、提振消費、優化體驗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點,讓遊客來之能遊、遊之能樂、樂之能返?筆者認為,根本出路還是創新,以新改變回應遊客“詩和遠方”新期待。
這場疫情已讓不少景區將“歇業期”變為磨練內功的“黃金期”,並在這次假期中得到了檢驗,為更多景區提質升級提供了借鑑,其中包含理念思路、運營模式、技術手段等創新。“預約制”既是景區控流的有效手段,也是拓展景區全方位創新的載體。景區應兼顧經濟、安全和體驗,更精細、更柔性地運用市場和技術手段,通過優化線路組合、豐富遊覽項目、及時信息觸達、實時引流錯峯等措施,提升公眾旅遊體驗。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